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让人头疼的匈奴,现今去了哪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http://pf.39.net/bdfyy/bdfzd/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匈奴,一个从字面上来看就带有侵略性与落后性的名字,《荀子·天论》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不会因为小人吵吵闹闹而停止自己正义的行为。有人说匈奴这一民族是夏朝最后一代国君夏桀的后裔,因为夏桀昏庸无道,被自己的子民反抗杀死,他的后人害怕受到株连,于是离开中原逃往古代北方的荒漠草原。

然而,正如中原王朝一代又一代地更替,匈奴的每一代君主也丝毫没有掩饰他们想要占领中原的野心。面对匈奴来袭,历代王朝所采取的措施都不同,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匈奴在史料记载中真正的起源以及他与中原各国的爱恨情仇吧。

匈奴从哪里来?

匈奴的历史有七百年之久,但由于他们是一个没有形成自己文字的游牧民族,所以后人对匈奴的了解研究只能依靠同时期的别国史料。

世界上对匈奴最为系统的记载是我国的《史记·匈奴列传》,在此之前的著作大多是针对匈奴某一事件的片面性记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这里的“三代”指的是商周秦三代,而“中国”则特指古代中原地区。由此可以推断,太史公司马迁也支持匈奴是夏朝后裔这种说法。

我们现在所说的匈奴,大多指活动在蒙古高原一带的匈奴,事实上匈奴所占有的领地,并不仅仅是蒙古高原这一处。匈奴东边的邻居是东胡,在古代,中原以内的汉人对外族统称为胡人,而东胡也就是在魏晋年间入主中原的鲜卑族祖先,他们所居住的地方是现在的察哈尔一带。

匈奴的南界与楼烦,林胡接壤,这两个国家被战国时期的赵国所破。此外受匈奴控制的地方还有如今的新疆,向北则一直延伸到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如此庞大的规模,称匈奴为帝国也不为过。

匈奴的日子怎么过

《史记》中记载匈奴是游牧民族,每年随着牲畜草场的移动而迁徙,擅长打猎骑射,遇到天气恶劣水土不调的年代,他们为了生存会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以掠取粮食财物。匈奴人练习骑射不仅仅将它当成吃饭的手段,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培养孩子的骑射能力,因为孩子太小没有办法驾驭高头大马,所以就让孩子坐在羊背上练习骑射。

草原的漂泊生活让匈奴具备很强的忧患意识,在与天斗与地斗与周边国家对抗的年代,他们比范仲淹早了两千多年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刻入骨血。

然而牛羊之类的牲畜可以靠放牧获得,粮食布匹银钱这些东西要怎么办呢,要知道中原国家面对匈奴的进攻同样会采取反击。面对把军事当学问研究的中原王国,匈奴每次的侵扰顶多算是无理取闹,有勇无谋。没办法,在奋起直追以前,还是老老实实做贸易吧。

其实匈奴很乐意和邻居们做生意,因为匈奴冶炼铁器的技术不够成熟,有身处大陆核心地带,所以对盐铁的需求都非常大。而且匈奴也是分等级的,匈奴的首领一般被称为某某单于,而单于的家属们也就是匈奴贵族,对奢侈品的热情和需求一点不比中原少。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还有一点,匈奴很擅长做中间商赚差价,匈奴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对东方的各种资源进行垄断,在开辟丝绸之路以前就开始将中原的丝绸产品转卖给西亚各国,尤其是当时的罗马。

匈奴与中原的百年对抗

匈奴一边与中原贸易,一边又吃着碗里看锅里地想和中原打架,匈奴与中原的关系可谓是相爱相杀,不过互相想灭掉对方的情绪更多一点。人总有疲惫的时候,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年代,一场战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一个国家的存亡而言非常关键。

面对啥也没有破罐子破碎的匈奴,很多中原国家在春种秋收之时没有精力和他们打架,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各国无疑都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防御工程,比如长城,而建造长城的各国中有属燕国,赵国,和秦国最为出名。

到了秦始皇时期,有一天一个占卜的人跑过来告诉他,占卜的结果显示好不容易统一的六国很可能因为“胡人”进犯而毁于一旦,秦始皇对此很担忧但同时也想到一个办法,他将古代燕国赵国所修长城给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修建了万里长城。

对此,汉代贾谊在著作《过秦论》中有这样的评价:“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由此可见,修长城的必要性。到了汉朝,文景二帝提倡黄老之学休养生息,因此对匈奴的态度也相对平和。但到了汉文帝的孙子汉武帝这里,匈奴的克星出现了,他们分别是汉武帝刘彻本人,以及皇后卫子夫的哥哥卫青,以及卫青的外甥霍去病。

霍去病在抗击匈奴的时候曾放下狠话:“匈奴不灭,无以为家”,因为有这样的爱国将领保卫国家,致使匈奴在汉武帝时期换了七位单于都未能攻入中原,最后更是因为汉武帝的精兵铁骑而导致本国的分裂,可谓得不偿失。

结语

匈奴这一民族在今天已经无迹可寻,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与无数游牧民族一样,对中原文化充满向往,最终因为自身文化的缺陷而舍弃本源,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难以长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个拥有文化却不愿与时代共同发展进步的文明也注定不会长久。

借由他族文明之口来了解匈奴这样一个民族,其实很难去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其文化进行全面认识,身为后人的我们想要更多地了解这段历史,只能寄希望于考古学家们的挖掘,来揭开这一古老游牧民族的神秘面纱。

参考文献:《史记》,《匈奴史稿》,《匈奴简史》,《战匈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