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年春节即将来临,深圳的街上已经有了过年气息,很多家庭都开始采集年货,为团圆饭做好准备,孙海洋也是其中一员,然而,孙海洋一直期盼的团圆,却迟迟没有到来。今年已经是儿子孙卓被人贩子拐走的第十三年,这十多年里,他几乎跑遍了全中国,把孩子的照片贴满大街小巷,他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亲爱的》,让无数观众落泪。其实每到过年,对孙海洋一家来说都是最难熬的,对于他来说,孩子被拐的这些年里,自己经历了太多的遗憾和痛楚,他和妻子甚至从来不在小儿子面前提起这个伤心往事。这些年,他们从未放弃过寻找。1月10日中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孙海洋时,他正在整理多条关于儿子的线索。“找了十多年,心里已经没了仇恨,作为爸爸妈妈,只希望知道孩子的下落,看看他过得好不好。”孙海洋说。
NO.1
电影《亲爱的》父亲原型
/p>
打个盹的功夫,孩子店门口被拐走
年,一部打拐题材的电影《亲爱的》上映,片中孩子被拐后,父母的痛苦与数年追寻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影片外,主人公原型之一的孙海洋却没等来属于他的圆满结局,依然苦苦奔波于寻找孩子的路途中。
电影《亲爱的》片段
已经46岁的孙海洋和妻子生活在深圳,平时除了经营包子店,有空就会整理志愿者们发来的线索,有些是可能与孙卓相关的信息,有些是其他被拐卖儿童的消息,他在其中仔细甄别有用的内容,准备发到丢失孩子的家长群里,同时计划自己年后的寻子路。“我心里也知道基本没啥用,可每一条都不能放过,万一真碰上呢!”孙海洋无奈地对紫牛新闻记者说,儿子被拐后,因为不想面对周围的熟人和邻居,他就搬了家,但始终留在深圳,这是个曾经带给他无限希望的城市,同时,他也害怕一旦有天孙卓回来,找不到家。此前,孙海洋一直在湖南一处县城做包子生意,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小时候生活比较清苦。年孙卓出生后,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孙海洋带着妻儿离开县城,去大城市闯荡。年10月1日,一家三口来到了深圳白石洲,这个城中村当时正好有一间店面要出租,隔壁就是一家幼儿园。孙海洋把店面租了下来,将三岁半岁的儿子送去幼儿园学习。然而,幸福的日子转瞬即逝。10月9日晚,孙海洋结束了一天的生意,有些疲惫,做完作业的孙卓在门外玩耍,孙海洋就在屋内打了个盹儿,等他醒来后,本来在门外的孙卓不见了。“我跑出去问街边的邻居,他说我亲戚带着孙卓出去玩了。我一听这话就知道坏了,我才搬来没几天,哪里有亲戚?”据孙海洋回忆后来在监控上看见的内容,是一名约40多岁、身高cm左右的瘦男子,穿着白衬衫、灰色裤、棕色皮鞋,给孙卓买了零食和玩具,随后将他拐走。线索就在这里中断了,没有人知道孙卓被带到了哪里。
孙卓被拐前的照片
孙海洋和妻子也从这一刻踏上了找孙卓的路,他们把原本生意红火的包子铺改成了寻子店,并贴出悬赏小广告,赏金从最开始的10万元上升到20万元,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当年孙海洋张贴的寻人启事
NO.1
从单独寻找到加入寻子联盟
从没停下过脚步
“最多的时候每天都能接到上百个电话,其中有不少是骗子打过来的,开口就是要钱,说给钱就告诉我儿子在哪里,但是具体的信息又答不上来。可我觉得哪怕是骗子的电话都没关系,起码说明有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