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在中国文明的地位非常高,也是每个接受过教育的人都需要学习的,因此国人的所有信仰都是来源于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中国历史上的哲学流派。
1、阴阳家
阴阳家创始人邹衍画像
阴阳家是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的一种哲学流派,齐国人邹衍是其创始人,其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哲学思维之一。
阴阳学说是讲宇宙论的一派,它把宇宙的原理归结为阴阳两隔主要原则,认为天地、日月、昼夜、晴明、水火、温凉等运动变化中一分二的结果,这样就抽象出来阴和阳两个相对的概念,阴阳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事物。
阴是代表女性的原则,柔弱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阳是代表男性的原则,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用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八字概括,两者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由此产生了中国人心目中所见的宇宙一切现象。
2、儒家(孔子、孟子)
孔子画像
儒家是由孔子所创立(先师、思想领袖)、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至今仍在延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术流派。
“儒”字的本义是读书人(儒生)或思想者,儒家主要由学者和思想家所组成。他们讲授古代的经书,因此是古代文化的传承。
儒家思想主张“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和自身修养,其中心思想是“仁”,意谓人与人之间应注重和谐的关系。
3、墨家(墨子)
墨子画像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家学派内部有严格的纪律和组织,这一派已经自称是“墨者”,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兼爱,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完全的、不分彼此,无差别的博爱;
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战争对于败者的伤害及,伤人命、损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
节用,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节葬,废除远古留下来的葬礼习俗,曾批判儒家推崇的“厚葬”,儒家认为父母去世,子女要三年守孝;
明鬼,相信人死后会有灵魂,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
非命:否定命运的存在,认为世界是公平的,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奋发图强,不敢怠倦;
非乐: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很大,对国家没有生产的行为,是没有用的事情,曾批判儒家的“礼乐治民”;
天志,天是有意志的最高主宰,天的意志是兴利除害。
到秦汉之交,墨家已经衰落,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4、名家
名家以擅长论辩著称,他们在论辩中比较注重分析名词与概念的同异,这一派的兴趣是分辨名实,究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创了中国的逻辑思想探究。在古代成文法公布之后,就有例如律师这类人,根据法律条文进行辩护,古代称为“辩者”,也称为“名家”。
主要有两个主张:
去尊:人与人之间应当平等,这在中国思想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偃兵:反对用暴力统一天下;
先秦名学到了秦始皇灭亡六国后就衰落了。
5、法家(韩非子)
韩非子
在中文里,“法”的含义是规范或法律。这一学派源自一些政治家不赞成当时一些儒生强调政府要以德治国,他们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必须建立在一个成文法典的基础之上,强调以法治国。
法家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战国、秦朝时期,法家理论得以全面实践,秦朝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
我们熟知的商鞅变法就是法家的一个典型案例,秦国自商鞅变法后,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为后世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6、道家(老子)
老子画像
道家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基石,这一派人都“尚无”,“无”也就是“道”,并认为他是人天生的本性,也就是“德”。“德”是“道”在任何事物内的具体化,成为事物内含的能力,如果把它译成英文,或许译作“能力”较妥。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从哲学流派上来看,某一件事,从不同角度去看,完全是不一样的境界。对生命、对思想要多思考,不枉度这来之不易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