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白癜风 http://www.znlvye.com/千丘日记:年代以来的时光印记
重温我从小到大的日记,把日记背后忧乐参半、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及故事之外的故事,真诚地讲给你听……
《千丘日记》之处方笺上的日记《捉螃蟹》
夏天何处去,唯有与水嬉。
我的这篇写在处方笺背面上的日记,较为生动地记述了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捉螃蟹的趣事。
把手伸进河滩边的洞里去摸索着捉螃蟹,会不会被螃蟹咬呢?先回顾一下日记内容吧——
▲故乡的茨岩河,它就应该那么小而有趣。
今年六月热似火,很少有人在(门)外干活。可是小河里早已有许多在追逐嬉戏的小朋友。
小朋友里也包括我和我的几个一同砍柴的好伙伴。
这正是捉螃蟹的好时机,我们几个人各带一个油布口袋,用来装螃蟹。下水不久,大家就一起捉起螃蟹来。
我们先从通冲桥下捉起。开始我翻了许多的石块,下面都没有螃蟹,他们也两手空空。
我发现螃蟹一般都躲在河滩两边的洞里,于是我找来一根树枝,用来帮着捉。
第一次,我用树枝朝洞里乱打乱敲,任凭我怎么威胁它,它还是不出来。我没办法,第二次又用树枝去引诱螃蟹出洞,可仍旧没有结果。
我以为里边没有,就有点泄气了,但一看他们也用这个办法捉了好几只螃蟹,我(就)用手去看(探)到底有没有螃蟹。
(我的)手慢慢地伸向洞内。“哎哟,哎哟……”我的手一个劲地抖动着,口里直叫喊。原来是螃蟹咬着我的手指不放。
我抖掉手中的螃蟹,只摸着被咬起的两个(血)口子的手指。
他们听见我的叫声,立刻围上来踩住螃蟹,问我怎么样(了)。我只是(脸带)忍(着疼)痛,笑着说,不怎么样(没关系)。
过了一会儿,我摸(捂)着(受伤的)手又去捉(螃蟹)。不料,在洞口就捉着了一只。我把它捉在手中,仔细一看:
(只见它)全身披甲,有五对脚,眼睛(里)好像(各)有(一个)(突出的)柄。钳子形的前一对脚在不停地舞动,一对突出的眼睛直盯着我。
我把它丢在地上,只见它节肢有力,眼睛炯炯有神,可是一贴地就像丢盔弃甲的逃兵。我赶快把它捉到口袋里。
我们一直捉到离桥半里路的地方,大家都捉了满满一口袋,有几个还捉到几条活蹦乱跳的鲤鱼呢。
夏天真是我们少年儿童快乐玩耍、捉鱼捉蟹的好时候。
▲暑假里的日记《捉螃蟹》
在湘西,几乎每两座山之间都会有那么一条小溪或小河。
我们家乡的那条河叫茨岩河,小时候的夏天,我和伙伴们梦萦魂牵的就是茨岩河了。
家长们也对我们放心,一是河并不大,也不是太深,危险系数不大。再说我们的水性一般练得都还可以,又是一帮人出去,相互有个照应。
我们那时,常常到河边的水田里,打滚或涂抹得一身一脸的泥巴,再大呼小叫地往水里跳。
在小河里除了游泳外,就是捉鱼摸虾捉螃蟹了。
我们用来装螃蟹的,通常是日记中提到的油布口袋。年代还没什么塑料袋,供销社卖出的很多东西都是用牛皮纸之类包装的。
我记得那时很多乡下人用油布口袋当成钱袋,小孩子们看到家长掏出装钱的油布口袋时,那种欣喜若狂真是今非昔比。
日记中提到的通冲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横跨茨岩河上,去我们村的山坡上放牛砍柴,几乎都要从桥上经过。
最为回味悠深的是,我们小时在桥下洗澡时,桥上总有人恶作剧地往下扔牛屎猪粪,害得我们叫苦不迭。
不过,不必记仇记恨,我们也会在别人洗澡时,往桥下扔牛屎猪粪哦,吔!
再说,在农村,牛屎猪粪是宝贵的农家肥,我们根本不会觉得脏。
▲通冲桥,童年最真的记忆。桥上有人赶牛,河中有娃戏水。
我们小时候总被大人告诫:手被螃蟹咬了,把手放到水里就解脱了;但是,如果被乌龟王八咬了,就只能等天上打雷才能震脱开来。
因此,我们小孩子时很怕接近乌龟王八。
我们家乡把雨后的彩虹叫“螃蟹衔杠”,传说是成了精的螃蟹在水里衔一根杠,在天上就反射出彩虹来了。
日记里说螃蟹寄居在“河滩两边的洞里”,那确实,现成的洞,不劳螃蟹费心。后来上学读到先秦荀子的《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我们农村孩子是深有感悟的。
我小时候还曾相当地异想天开,寻思着:在人的世界里,会吃油炸螃蟹;如果在螃蟹的世界里,它们是否也吃油炸人呢?
▲故乡的茨岩河,往东流。
最后说说日记里提到的“他们”,都有哪些个小伙伴呢?怎么一个人的名字也没提到?此时此刻,我也不能确切地记起一个人来。
所以,今后写日记提到人物的时候,最好都把名字一一记下来。
这要向唐代的柳宗元学习,他的《小石潭记》篇尾记述——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你看,姓崔的两位小生的具体名字都体现出来了。
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此言不虚。
▲我想,捉螃蟹的伙伴中,一定有站我右边的这位邻居表兄刘华喜。
这期就到这里,我是千丘生。
良田千丘,看见人性生长,看见您的分享与赞赏!
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