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墨子,我国东周战国初期宋国人,出生于农民之家,他创立了墨家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家学派是诸子百家学派中除儒家学派之外受众最多、传播最广的学派。墨子虽创立了墨家学说,但他从小受到的思想教育仍是儒家思想。墨子一生勤俭节约,胸怀大志,忧国忧民,在他看来“民以食为天”,只有人民解决了物质需求之后,精神需求才会被凸显出来。
在《墨子》一书中,阐明了墨家学说的十个主要主张。分别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尊天、明鬼。其中提及“非乐”思想的主要集中在《非乐上》篇和《三辩》篇之中,此外,《非儒》、《节用上》、《公孟》等篇也有所论述。
墨子时期甚至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是天方夜谭,又何谈音乐?王公贵胄、诸大夫们只知纵情享乐,丝毫不体恤百姓,促使民不聊生,这也是墨子反对精神享乐、反对奢乐的重要原因。
墨子所非之“乐”,主要是针对以器乐为核心主体的音乐活动(即“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而非劳动人民平常劳作之时、休憩之余的音乐(即并非反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一层面上的音乐)。
所以,墨子并非反对概括性的音乐概念,而是反对声势浩大、劳民伤财的音乐艺术活动。
墨家所提倡的“非乐”言论也备受争议。观各家对墨子“非乐”的抨击之言主要是针对其实用功利主义与片面极端性而言。
《荀子·解蔽》云:“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梁启超有言:“墨子非乐之精神,全起于生计问题,概墨子以严格消极论必要之欲望,知有物质上之实利,而不知有精神上之实利;知娱乐之事,足以废时旷业,而不知其能以间接利陶铸人之德行,增长人之智慧,舒宣人之筋力,而所得者足以尝所失而有余也……盖墨学之最大缺点在是。”
不可否认的是墨家音乐思想中的功利实用倾向,确实大大削弱了其美学价值,把精神与物质相对立,也表现出其音乐思想的局限性。
对于墨子“三表法”的内容,在《墨子·非命》上、中、下三篇中都有论及,在墨子提出“三表法”之后,墨子后学对此进行解说传承。
《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于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非命中》:三表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也,征以先王之书。用之奈何?发而为行政。此言之三法也。
《非命下》:何谓“三法”?曰:有考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恶乎考之?考先圣大王之事。恶乎原之?察众之耳目之请。恶乎用之?发而为政乎国家万民而观之。
其实际内容概括为:上本之于古圣先王之事或天鬼之志;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所谓“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是说立论先要在古代圣王所作的记载中找到根据。墨子在其《尚同》《尚贤》等二十四篇政治伦理著作中,几乎都引用了“古者圣王之事”作为理论基础。
墨子在《尚贤》表示“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是也”,根据夏商周三代先王的养万民、怀天下、尚贤臣等特征,遂限定他们为圣王。
所谓“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墨子在《尚贤》中指出“只有爱利万民,万民才能誉之为圣王,如果贼杀万民,万民必非之为暴王。”
说上之所赏必须是下之所誉者,即宗教对国家社会乃至人们的思想影响极大。所以墨子提出检验立言标准的当数百姓之言,也即是把这种检验标准从天上拉回了人间,这是历史的进步。
所谓的“(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是说将此言立为法而实行之,如果对国家百姓有利,其言则为是;于国家百姓有害,其言则为非,注重实际应用的效果。
在墨子的学说之中,“百姓之利”“为万民兴利除害”等重民思想是他主要考虑的问题,这和墨子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关。
墨子在论述其第三表的思想时,同样忽视了一些问题,在阶级社会中,人们是分属于不同的阶级,不同阶级则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还有反映其经济地位并为其服务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他的“三表”法则在人类探求真理标准的初始阶段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他企图建立一条判断是非的客观标准,第一次提出以众人经验和社会效果来判断言论是非,对社会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后人探索墨子逻辑学说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
墨子的学说及“巨子”的组织,不知为何在秦以后就寂灭了,后世研究墨家的学者也极少,有人说,如果墨子一不小心取代了孔子,或许赛先生和德先生就不需要进口了。
他的思想里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有科学、民主、平等、博爱的影子。而中国人二千年来,缺的就是这一点墨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