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
“自古英雄出少年”语出宋朝民间小说《隋唐传奇》,原句为“自古英雄出炼狱”,用以夸赞古今众多英雄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必须要经过磨炼、打击、学习和忍耐。后演化为“自古英雄出少年”,除了夸赞,更多是对年轻人的信任、劝勉、鼓励和期待,流传甚广,妇孺皆知。
劝勉年轻人向上向学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彼时诸子百家之学兴盛,私学纷纷设立,广收弟子。各家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言传身教,不断勉励、说服青年人潜心向学、勤奋读书,迫切为国家和社会储备栋梁之材。先师孔子即称赞和勉励年轻人“后生可畏”。孔子认为,年轻人的优势在于体力充沛、精力充足,恰是学习的大好时机,年少之时应积极向学,不虚度光阴年华,假以时日将大有可为。因之,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孟子发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呐喊。后生要长成为英雄和可畏之人,实则当从年少之时就开始学习积累。中国古代对“学”的理解和认知是宽泛的,不仅仅指涉知识、技术层面的学习,更是糅合了学问、道德、修养、志向等的安身立命之学,以成就顶天立地之“大我”。
学以立德。《大学》开篇即讲明“学”之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彰显美好的品德,达到至高的道德境界是我国古代教育所推崇的学之根本。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既有修身立德、成圣成贤的个人要求,又有治国平天下、经世致用的社会需要。儒家给出了君子之德最完整的描绘,孔子以“仁”释“德”,并统摄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个体达到较高的道德修养就可以施仁政于民。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仁者爱人”,孟子则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仁政思想。爱民、富民、安民、利民是我国古代年轻人在求学过程中需要及早确立的价值情怀。
学以立志。我国古代教育要求年轻人培养远大的志向、乘风破浪的志气和坚不可摧的意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位卑未敢忘忧国”等等,这些励志名言激励着古代年轻人服务家国天下、救世安民,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有志者事竟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大丈夫精神则铸就了我国古代年轻人不畏难、不畏险、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学以立功。我国古代教育观反对把年轻人培养成脱离实际、崇尚空谈、百无一用的“书生”,而是要建立事功、积极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大学》篇把“格物致知”置于八目之首。孔子曾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告诫学生“言必信,行必果”。荀子提出:“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南宋永康学派陈亮提出“重实事”“讲实学”,致力于“济时、救国、经世、致用”的“事功”之学。到明代大儒阳明先生更为明确地提出“知行合一”思想,知行本是一个功夫,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真学问”。
近代以降,中国遭受列强入侵、蚕食和压榨,民族存亡危在旦夕。五四运动前,梁启超、陈独秀、李大钊等思想先驱以新精神、新思想、新学识启蒙青年,唤起救国救民的青春力量,希冀以青年之奋斗和创造精神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将青年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缔造并领导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造了青年运动的百年荣光。毛泽东同志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影响和激励了一代代中国青年不懈奋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