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真的杀人了吗?
孔子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鼻祖,被尊奉为圣人,为世人所熟知,被世人所敬仰。
然而,作为被世人公认的信史《史记》中,却实实在在、详详细细地记录了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件,不能不令人产生巨大的疑虑: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对《史记》为信史的评价,班固在《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三十二的赞语中这样写道:“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由此可见,班固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是相当高的,而且也非常清晰地肯定了《史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即使如此,我个人认为,也未必都是真实可信的,毕竟很多内容都是司马迁搜集来的,甚至很多是从前代诸子百家的作品中转录的,而这些转录的内容也不能保证都不真实可信的。
关于孔子诛杀少正卯的记载,见于《二十四史》之《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第一九一七页):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於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注:1、少正卯中的“少正”是当时的一个官职名称,卯是其名,官职加名的这种称呼,在当时是一种习惯性的称呼,跟我们现在职位加姓的叫法是一样的。如:张局长、李科长、赵经理等。
2、文中的“粥”通“鬻”(yù),“卖”的意思;“涂”通“途”,“道路”,“路上”的意思。
这句话的大意是:
鲁定公十四年(前年),孔子年已五十六岁,担任大司寇代行国相职权,脸上难掩喜悦之情。他的门人说:“听说君子遇到灾祸时不惧怕,遇到福事时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是有这种说法。但不是还有种说法是‘人生的乐趣在于能凭借显贵地们仍谦虚地礼贤下士’吗?于是,孔子诛杀了乱政的大夫少正卯。执政三个月来,市场上贩卖羊、猪的人都不敢漫天要价了;男男女女在道路上都分开走路了;道路上丢的东西没有人拾走据为己有了;四方的宾客来到鲁国的都城办事,也不必向管事的官吏请求送礼,而且都能够得到满意的接待,好像回到自己家一样。
《史记》中的这段记载,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孔子当上大司寇时已经五十六岁了;二是他非常高兴;三是他答非所问地说了句‘人生的乐趣在于能凭借显贵地们仍谦虚地礼贤下士’吗?四是明显的目的是宣扬孔子诛杀少正卯后社会出现了定安的局面,礼制得到了恢复。
整体上说,这段话是在正面的褒扬孔子的。
仔细研读后,发现,其实这段文字中,对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在时间和孔子的年龄上,是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地方的。其记载的孔子任大司寇是在定公九年,是年孔子年五十。这在其它史料中是有佐证的。第二年,也就是定公十年,孔子摄相事,这年,孔子年五十一岁。到了定公十四年,孔子年应该是五十五岁。而《史记》中明确写着:“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这明显是错误的。
有研究者认为,《史记》记载关于孙子诛杀少正卯事件,是司马迁引自《荀子.宥坐》:“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孔子说人有五种罪恶,而少正卯把这五种罪全占了。最后说:少正卯是小人中的雄杰,不能不诛杀。
荀子被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当时的各家学说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并且他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试想一下,荀子对孔子尊崇备至,且自称是其继承人,他会无中生有且故意说孔子的坏话吗?这是说不通的。
另一方面,若司马迁真的是引用了荀子的观点,也说明了司马迁对荀子的敬重与认同。
对《荀子》及《史记》中记载的这桩孔子杀少正卯的事,钱穆先生是较早提出质疑的学者之一。
钱穆先生在其著作《孔子传》序言中说:“然司马迁之《孔子世家》,一则选择材料不谨来,真伪杂糅;一则编排材料多重复,次序颠倒。”首先对《史记》中《孔子世家》提出了质疑。其次,在本书第五章“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中又说:“又《荀子》及他书又言孔子诛少正卯,其事不可信。”这是对《荀子》记载孔子诛杀少正卯的直接否定。
钱穆先生在其另一部著作《先秦诸子系年》中,对《史记》之《孔子世家》中关于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进行了辩驳。其中,最为直接的证据是,孔子离开鲁国到卫国的时间是定公十三年,并且有史料记载,孔子在卫国住了很长时间。也就是说,定公十四年的时候孔子根本就不在鲁国。
假定钱穆先生的定论是成立的,那么又一个疑问出现了:孔子本无诸侯之位,司马迁以其至圣,而列为世家。司马迁对孔子推崇备至,若是没有依据,司马迁会这样写吗?
读过大量资料后,发现,认定和否定双方都有大量的证据和推论,都认为自己的论证和观点是成立的。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不过,细细想来,一桩二千多年前的故事,历朝历代,事至今日,人们仍穷追其实,充分说明了这件事以及事件的当事人对后人的影响之大。反向思辨,更说明了孔子的伟大!或许,这才是人们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