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https://m.39.net/disease/a_5390504.html关于淳于髡的叙述,《史记》上写道: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在先秦时代,“髡”是一种刑罚,是指被人剃掉须发。放在今天来看或许没什么大不了,可在当时那个年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被人强行剃光须发,可是一种十分具有侮辱性的惩罚。
“赘婿”一词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按照当时的习俗,家里的长女不能出嫁,要留在家里主持祭祀,所以长女若是要成亲,只能招男人入赘。若不是家里真的穷困到无力娶妻,也不会有人选择入赘。
由此可见,淳于髡确实是出身于社会的底层,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在混战不断的战国时期混得风生水起,成为稷下学宫最具影响的学者之一,更是得到了齐国三代国君的赏识和器重,被记载在了《史记》上,名流千古。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先后进行了变法改革,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因此,各个领域、阶层的学者和思想家有了一展拳脚的机会。他们著书立说,互相高谈阔论,很快就出现了思想领域“百家争鸣”的局面。
各个学派之间既互相争斗,又互相学习借鉴,他们虽然从不同的利益团体出发,却又不是政治的附庸,不依附于某一个政治团体,而是遵循“用我则留,不用则去”。
而在这一时期,齐国因为经济发达、政治开明,加上齐国国君给予士人的待遇更为丰厚,于是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派汇集稷下,使得稷下学宫成为了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
稷下学宫始建于田齐恒公时期,兴盛于齐威王、宣王,一直延续到末代齐王时期才衰弱下去,最终消失于秦统一六国时。
而早在田齐恒公创办稷下学宫时,淳于髡就已经是“稷下先生”。到了齐威王即位后,淳于髡更是被拜为“上卿”,曾经以使节的身份多次出使其他诸侯国,周旋于诸侯之间,不辱国格,不负国命,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家。
一鸣惊人
齐威王当政初期,因为贪图享乐,不理会朝中政事,荒淫享乐彻夜饮酒,把朝中政务都交给了卿大夫打理。
周边的各路诸侯见此趁机攻打这个新兴的田齐政权,齐国内政纷乱,岌岌可危。而朝中大臣又不了解刚即位的齐威王的秉性,不敢贸然进言。
在齐国内忧外患之际,淳于髡却敢于挺身而出,用自己擅长的“隐语”讽谏齐威王,最终促使齐威王下定决定,变法图强。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史记·滑稽列传》
齐威王胸怀大志,并非昏庸无能之辈,淳于髡的讽谏一下子点醒了他。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髡的讽谏促使齐威王下定决心、变法图强。他上朝召集各县令县长七十二人,奖励了一个,处死了一个,整顿了内政,并整肃军威准备迎战诸侯。各诸侯国都很震惊,纷纷归还了侵占齐国的土地。
淳于髡的才能得到施展,得益于齐威王对人才的尊重,不计出身。也正是因此,淳于髡开始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逐渐从一个不治而议论的“上大夫”变成了可以代表齐国出使他国的外交官。
出使楚国
有一次,齐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楚王看到他身材矮小,便鄙夷地戏谑道:
“难道齐国就找不出一个像模像样的人了吗?而派了先生你来!先生有什么特长呢?”
面对楚王的嘲讽,淳于髡这一次并没有用隐语,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
“我并没有什么特长,只有腰中七尺长剑,是用来斩杀无状之王的。”
楚王见此惶恐地说道:
“请先生息怒,我不过跟您开句玩笑罢了。”
看到这里,使人不得不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晏子使楚的故事,两人一样都身材矮小、貌不惊人,却都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气度折服了傲慢无礼的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淳于髡生活的时代要比晏子晚一百多年,对这位齐国历史上的贤相,淳于髡十分佩服,也处处以他为榜样。
又有一次,齐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并特意带去一只鹄作为赠送楚王的礼物。谁知刚出城门,鹄就飞了。淳于髡却没有慌张,而是托着一个空鸟笼,优哉游哉地去拜见楚王,对楚王解释道:
“齐王使臣来献鹄,过於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这一番话,说得十分巧妙。“不忍鹄的饥渴,让它出来喝水”,说明淳于髡的仁;“想要刺腹绞颈而死”,说明淳于髡的勇;“担心别人非议楚王”说明淳于髡的忠;“不愿另外买类似的鸟来代替”,说明淳于髡的信;“痛心齐、楚两国之间的通使断绝”,说明淳于髡的义;“服罪”、“领罚”,说明淳于髡的诚。
这样一个仁、勇、忠、信、义、诚兼备的人,试问楚王又怎么忍心去治他的罪呢?
果然,楚王最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赏赐了淳于髡大量的金银财宝。
推荐贤才
淳于髡的才能得到施展,得益于齐威王对人才的尊重,不计出身。
在齐威王死后,其子齐宣王即位,因为执政初期便贪恋酒色,以致于当时稷下学宫的许多人才离开了齐国,淳于髡也不例外。
稷下学宫的成功使得其他各国纷纷效仿,其中魏国的梁惠王在各国用重金厚礼招贤纳士,淳于髡、孟子等人纷纷来到了魏国。
梁惠王亲自接见了淳于髡,两人一连交谈了三天三夜,毫无倦意。面对才学过人的淳于髡,梁惠王十分钦佩,甚至许下“卿相”的职位。
在魏国期间,虽然魏王对淳于髡礼遇优厚,但他却不为所动,一直没有出仕做官。
后来,淳于髡离开了魏国,辗转多地后最终还是回到了齐国。
见识到了其他国家的情况,淳于髡深切明白,如果继续让齐宣王这样骄奢淫逸而不重视人才,齐国多年的基业将不复存在。
于是淳于髡通过借古喻今,大胆地向齐宣王进言,希望他能重振稷下学宫,广纳贤才。
面对淳于髡的劝说,齐宣王一开始并没有重视,反而以“国中无士”的理由来搪塞淳于髡,毕竟经过这么多年,齐国的许多贤士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离开。
然而,淳于髡却并没有放弃,反而在一天之内向齐宣王举荐了7位贤士。看见自己国家还有这么多人才,齐宣王当然很高兴,可内心却不禁有些怀疑。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我淳于髡向来与贤士为伍,我的朋友个个都是德性高尚、才智非凡的人,大王您找我寻求贤士,这就像在河里舀水,在火石上取火一样,轻而易得,取之不竭,您怎么能嫌我一天之内给您举荐的贤士太多了呢?我周围的贤士多得很,岂止这7个人!今后,我还要继续向大王推荐呢。”
最终,经过淳于髡等人的劝谏、督促,齐宣王悟出“得士则昌,失士则亡”的道理,重新营造稷下学宫,以优厚的待遇招纳人才,使得齐国国势复盛,稷下学宫也再度恢复了以往的繁荣面貌。
相对而言,齐宣王算不上是个明君,可毋庸置疑的是,在齐宣王执政期间,齐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稷下学宫达到了最繁荣鼎盛的时期。
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总结
都说“伴君如伴虎”,淳于髡一生辅佐了齐国的三代君王,甚至还做过太子的老师,可见齐国国君对淳于髡这位稷下元老的信任和倚重。
邹忌拜相时,淳于髡便率稷下先生七十余人向其问难,使得邹忌重视礼法、厉行改革;荀子到稷下游学时,淳于髡这位出身低微的稷下先生,已经是稷下学宫中元老级的人物,荀子经常向他请教,其“隆礼重法”的主张受到了淳于髡思想的影响。
纵观淳于髡的一生,你会发现他所学十分博杂,学无所主。但是,淳于髡的思想并非没有自己的章法。从史料关于淳于髡讽谏国君、问难师友的记载来看,他是兼重礼法而更倾向于法治的。
淳于髡得享高寿,他死时,弟子送葬者有三千人,足见其门徒众多、德高望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