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702.html“才具虽无用,襟期亦未非。
良难营脱粟,谁肯质深衣。
为士当知耻,观人不相肥。
还家缺车马,犹解步如飞。”
为士当知耻,观人不相肥。
有人谈古代名士,其观点认为古代“名士”之特征是“以背离传统、从零开始、独立建树”,并认为其思维是“开创性、空旷性、叛逆性、独特性”。其论甚谬。亦有人谈士,认为博学即为士,且认为这个时代之“士者”,在庙堂或大学。
何为士?士,任事之称。《说文》曰:“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士者,古代四民之一。《管子》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榖梁传·成公元年》曰:“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而士为四民之首。何休注:“士民,学习道艺者。”《白虎通·爵篇》:“任事之称也”。又曰:“通古今辩然否谓之士。”《周语·齐语》注则曰:“讲学道义者也。”窃以为,古代之士,非但指博学为士,应以德行为首。
《礼记·王制》曰:“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又曰:“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
郑康成曰:“秀士,乡大夫所考,有德行道艺者。升之司徒,移名于司徒。升之学,则身入大学矣。”
《公羊传》则曰:“德能居位曰士。”
由此看来,周之前所称之士者,德行、道艺二者兼之,方可称“士”。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古代论士者亦多矣,以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其论首重德行。
《东周列国志》:士之立身,忠信为本。
《宋史·陈思让传》:士子操修,必须名实相副。
《宋史·刘颖传》:士以不辱身为重。
《宋史·刘挚传》:士当以器识为先。
《元史·隐逸传》:士无求用于世,惟求无愧于世。
《清史稿·儒林传》: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吕氏春秋·士节》: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墨子·修身》: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元史》:士之为学,若五味在和,醯酱既加,则酸咸顿异。
《宋史·常秩传》:士学不为己,而俯仰随时。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三国志·苏则传》:士不事其所非,不非其所事,而岂徒哉!
《新唐书·刘仁轨传》: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后汉书·王允传》:士虽以正立,亦以谋济。
《退斋笔录》:士可杀,不可辱。
《明良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荀子》:士有争友,不为不义。又曰: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
诸葛亮《论交》: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诣夷险而益固。
《宋史·王遂传》:士友当亲,而贤否不可不辨;财利当远,而会计不可不明。
《孟子·公孙丑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
《汉书·李寻传》:士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
《宋史·王当传》:士之居世,苟不见其用,必见其言。
《元史·石抹明安传》:士生于世,当立功名、书竹帛,以传无穷,宁肯碌碌无闻,与草木同腐邪!
《元史·乌古孙泽传》: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
《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君子从而士之也者,犹颜子、子路之士孔子也。士之者,成(诚)士之也。(文图/善业文化)
士无求用于世,惟求无愧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