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先秦儒家养民思想孔子是雏形孟子很系统荀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前言

孔子的养民思想只是雏形,他的养民途径论述的也比较少,而孟、荀强调君主养民很频繁,很系统。春秋周制有瓦解之趋势,但其变革力度远不及战国,百姓的生存问题并不是很突出。孔子认为养民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基础,教化民众才是君主最根本的追求。

百姓拥有至美的品性与行为是君主的最根本义务,这可能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适应。在孔子时代,德与位已开始出现分离,但孔子以德辅政,并未将自身之德凌驾于国君之上。自曾子始,以德抗位逐渐成为早期儒家的思想特色。

孔子画像

孔子主张养民思想,孟子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诫君主要养民,鞭挞梁惠王、斥责邹穆公、大骂虐民的统治者

孔子的养民思想较为零散笼统,但也初现雏形。此外,孔子主张养民思想,不像后世儒者强调财富的扩张,而是主张百姓的自足自用,不在乎财富的绝对数量,而看重分配的相对均衡。这是时代、阶级的局限。

到了孟子、荀子生活的时代,百姓生存岌岌可危,他们多次劝诫君主要善养万民。从孟子所述观之,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仁政的落脚点,人君不能养民则是率兽食人。

孟子所处的历史环境与孔子大为不同,孔子生于春秋之末,孟子生于战国后期。孟子面对的是杀人盈城的社会现实。诸侯国纷纷摒弃仁义道德,致力于富国强兵的霸业,百姓流离失所。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的社会现实和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时代背景,促使百姓成为亟待拯救的劳苦大众。

孟子画像

所以,孟子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诫君主要养民。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百姓困苦不堪,生灵涂炭,作为统治者就要怀着一颗人饥我饥,人溺我溺的仁爱之心,去保民、养民,实行不忍人之政。他鞭挞梁惠王率兽食人,斥责邹穆公上慢残下,大骂虐民的统治者为独贼,对不了解民间疾苦的君主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孟子站在百姓的角度劝说统治者,荀子把善生养人作为君道之首,荀子的礼更像是个严格公正的客观机制

孟子是一个以理想主义话语进行言说的学者,他不盲目跟从时代之风,鼓吹富国强兵等功利主义思想,而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建议君主实行制产裕民、薄赋税、止争战、正经界、救助鳏寡孤独、救助灾民等措施,足以可见其高远热忱的济世情怀。

荀子主张为政者要爱民养民,他把善生养人作为君道之首,君主养万民才是政治之第一要义。其主要养民思想有节用御欲、强本、裕民以政、善养弱势群体等思想。章太炎认为相比于孟子的养民思想,荀子的养民思想十分博大。

荀子画像

章太炎认为荀子的养民思想比孟子的博大,最重要的原因是提出了以礼养人。荀子多次强调的礼,是基于现实社会而提出的。以礼来养民,比孟子的以仁养民更具现实性。荀子认为无群,个人无法存在;无分,群又难于维系。

只有分,才能别贵贱、贫富、远近、亲疏、职业等,才能节用御欲,不作无厌之求,只有分才能使得社会组织内上下相得,各尽其职,合为一体。如此一来,欲望与财富协调增长,相得益彰,这就是礼的养民作用。

荀子的礼更像是个严格公正的客观机制,不论是王公士大夫还是庶民百姓,都要合乎礼义,违者则得到惩罚。可见,荀子的养民思想,实则不平等中暗寓平等。

章太炎画像及简介

孔子、孟子、荀子的养民思想有少许不同,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社会变革程度并不激烈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孟子、荀子的养民思想有少许不同。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是殷之遗民,又敏而好古,欲通过恢复周制来挽救风雨飘摇的社会。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激烈程度远远比不上战国时代。

社会上只是出现了违礼行为,战争规模也不及战国,民众的生存问题不像战国突出。相较于养民,孔子认为教民才是根本。孔子的养民途径也言简意赅,不外乎足民、均无贫、轻赋税、惜力役。富民足民思想,只是强调满足民众基本生存,其程度远不及战国时代孟子、荀子的强本重农思想。究其原因,与战国时期基层家庭形态的变革有很大关系。

战国时期中国从井田经济过渡到小农经济,个体小农家庭的逐渐独立。脱离家族这一风险屏障的个体小农,有着天然的脆弱性。一家几户、男耕女织这种狭隘的农业经营方式,虽生产自主性增强,但并没有使得小农富足温饱。

战国时期图片

相反个体小农必须独自忍受政府赋税徭役的压榨、战乱、自然灾害。这就使得百姓的生存问题日益凸显,故孟子、荀子大力强调养民思想。孟子强调制民之产取民有制,主张统治者要养民,而对教化则是一笔带过。孟子认为养民是政治的第一要务,只有百姓物质富足,才能谈及教化,衣食足,才能知荣辱。

孟子的养民是让人民自己创造物质生活资料,荀子的养民思路是制礼以养民,更为现实

孟子的养民并不是让执政者去养活人民,而是让人民自己创造物质生活资料。这种养民途径,远比孔子的惠政足民、等级社会内的均平分配等思想积极主动很多。

孟子画像

孟子是个以理想主义话语言说的思想家,在各国纷纷提倡富国强兵之际,他极力劝谏君主养民爱民,予民以惠,逆时代潮流而发,摒弃变法图强的功利主义思想,本着人性善和不忍人之心,再三劝诫统治者养民,足以可见孟子救民救世的热忱。

荀子的养民思路是制礼以养民,主张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强调政府要轻徭薄赋、爱惜民力,强本重农。荀子生于专制天下之前夕,能够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声。荀子心中的君主是一个道德高尚、权威公正的圣人。

荀子画像及名句

圣人制礼,以礼来明贵贱亲疏,辨权利义务,以礼来防止民无限扩大的欲望,以礼来规范百姓的责任与分工,以礼来监督政治生活。荀子的养民思想,比孟子养民思想现实很多。

总结

孔、孟、荀的养民思想,都涉及了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分配、消费,且尤其重视生产。百姓趋利,不用监督,自然会精心耕作。但政府横征暴敛,敛利于民,夺民农时,致使百姓生活难以为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统治阶层过分追求享受,骄奢淫逸,不仅会损民利、致民怨,还会挫伤小农生产积极性,使社会流于懒惰、浮躁,最终还是会影响生产,所以,孔、孟、荀尤其强调轻徭薄赋这一养民思想。

儒家学派-孔孟荀

这三人的养民思路,其言虽殊,但却殊途同归,最终指向都是劝诫统治者要重民爱民,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以达到百姓富足、万民安康的目的。养民是政治之首要任务,统治者要致力于养民安民事业,建设一个老安少怀四海之内,若一家的至平之世。然而统治者是否施行了养民措施,完全取决于执政者的道德品质。

孔、孟、荀的养民思想是基于仁爱这一道德情感提出的,他们的养民思想,更像是对百姓未来美好生活的规划与设计,内容很博大,意境很深远,有着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参考内容来源:《秦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