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的前世今生从丧家狗到至圣先师 [复制链接]

1#

孔子的前世今生:从“丧家狗”到至圣先师

公元前年的一天,在郑国国都(今河南新郑)的东门外,有位老者,独自站立,颇有圣贤之像,但怅然若失,郑国人跑去告诉子贡说“累累若丧家之狗”。

这位老者就是年届60的孔子,与随行的弟子走失了,手足无措。“丧家之狗”,并非贬损之辞,而是他周游列国而不被重视的真实写照。因此,孔子听子贡转述后,直呼“然哉!然哉!”

▲北京国子监孔子雕像

所谓圣贤之像,据路人描述,“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脑袋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下半身比夏禹短三寸。尧是上古的圣君,皋陶是尧舜时代的贤相,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子产是郑国的名臣,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圣贤。

然而,郑国百姓不会想到,孔子自己也未必能料到,颠沛流离、憔悴颓丧的“丧家狗”,在后代的地位会不断攀升,他的学说被中原王朝奉为官方正统,他本人也被历代帝王尊为先师、先圣、文宣王和至圣先师,成为了万世师表的“素王”。

▲鲁国遇险

一:血统高贵,天生异相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迁居鲁国的宋国贵族后裔,可以说祖上阔着呢!

先说这宋国,其实来头很大,它是周朝灭掉商朝之后,为了安置遗老遗少而建立的诸侯国。也就是说,追根溯源,孔子的先祖说得上是商王后裔,血统高贵。鲁国贵族孟僖子说,孔子是“圣人之后”(《左传》昭公七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在宋国,孔子的远祖也是响当当的高门贵胄,最有名的就是六世祖孔父嘉。他做过宋国的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还被宋穆公指定为托孤寄后的顾命大臣。只不过,孔父嘉后来被华父督所杀,孔家就此衰落。

到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时,被迫离开故土,举家迁到鲁国定居。公元前年,已经70岁的叔梁纥娶了20岁的颜氏女,在陬邑(今山东曲阜)诞下了个天生异相(“首上圩顶”,即头顶凹陷)的婴儿,是为孔子。

▲明仇英绘《孔子圣迹图》之“空中奏乐”,相传孔子出生时,有仙人在空中奏乐。

叔梁纥当过陬邑(曲阜)宰,相当于今天的县长,但在当时,只能算个普通公务员,孔子也不是什么贵族公子哥。尤其是,在孔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孤儿寡母的,孔子不仅没有过上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还需要做很多社会底层的工作来维持生计,比如委吏(仓库出纳)、乘田(畜牧主管)等。因此,孔子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年少资浅,出身低微,自然容易被人轻慢。据记载,孔子17岁时,去参加季孙氏招待“士”的宴会,被其家臣阳虎挡在门外羞辱了一番,可见,当时鲁国的贵族,根本没把孔子放在眼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二:孔子养成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不过,孔子显然不是安于接受命运安排的人。前面说,孔子天生相貌就不一般,又继承了父亲的高大基因,身高“九尺有六寸”,人高马大的,人们见了也觉得他非同常人(“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不仅如此,孔子打小就跟别的小孩子不一样,玩儿过家家都是祭祀之类的礼仪活动。俗话说三岁看老,也难怪孔子后来这么重视、提倡“礼”。

▲明仇英绘《孔子圣迹图》之“俎豆礼容”

但如果仅仅是玩儿过家家,显然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限于家庭环境,孔子应该没怎么正经上过学,至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但孔子爱学习,爱请教,“十五而有志于学”。

相传,他曾问礼于老子,问乐于苌弘,向郯国国君请教制度,从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在齐国听人演奏韶乐,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至于研究当时的那些典籍文献,学习书本知识,那更不消说,删述六经,《诗》、《书》、《礼》、《乐》、《易》、《秋》,门门精通。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孔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孔子授业图

三:仕途坎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孔子一身本领,仕途却比较坎坷,可以说很不得志。年少时干的都是些“鄙事”,“三十而立”后,小有名气,但找工作也不顺利。公元前年,孔子到齐国,齐景公虽然又是请教政治又是请教礼仪的,殷勤得很,却以出不起季氏那样的高工资为借口,没给他安排个一官半职。而且,在齐国大夫要谋害孔子的节骨眼上,齐景公以“我老了,用不了你”为由,置孔子于不顾(《史记·孔子世家》)。

▲元大德11年《大成至圣文宣王追封碑》拓本之“晏婴沮封”,传说齐景公不用孔子,是因为晏婴使坏。

直到了公元前年,孔子已是“知天命”的年纪,终于得到鲁定公的重用,一度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并代理相国(“摄相事”)。这是孔子仕途的高光时刻,夹谷会盟、堕三都(拆毁贵族三桓氏的私邑)、杀少正卯。只是好景不长,很快又失意。

公元前年,孔子率弟子离开鲁国,开启了长达十四年的流亡生涯,期间周游了卫、曹、宋、郑、陈、蔡等国,始终不受重视,在宋国还曾差点被人杀害,在陈蔡之间一度绝粮断食,十分狼狈,也难怪此时孔子会自认为“丧家狗”了。

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我的主张要是得不到赏识施行,我就驾一叶扁舟去海上流浪。孔子之道未见推行,孔子也没有“乘桴浮于海”。他晚年回到鲁国,编书立说,授徒讲学。在经历儿子孔鲤(公元前年)、高徒颜回(前年)和子路(前年)等相继去世的沉痛打击后,鲁哀公十六年(前年),风烛残年的孔子去世,时年73岁。

▲清焦秉贞绘《孔子圣迹图》之“退修诗书”

至圣先师:孔子成圣,《论语》成经

孔子生前,郁郁不得志。孔子身后,赢得万世名。历史的进程将孔子推上了圣人的位置。这其中,既有徒子徒孙的努力,也有朝廷的加持。

现在常说,老师和学生是相互成就,学生要靠老师安身立足,老师也要靠学生扬名后世。这话也适用于孔子和他的徒弟们。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人,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但他的徒子徒孙们不以为然,一个劲儿地把他往圣人的位置上推。

子贡说他是“天纵之将圣”(《论语·子罕》),孟子称他是“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者也”(《孟子·公孙丑上》),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对他可谓极力推崇。

▲孔子及其弟子像《局部》

徒子徒孙们在下面拼命往高了举,历代朝廷也在上面使劲往高了拔,只不过这个过程在一开始稍微曲折了一些。

我们常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经过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儒家学说在战国时代已经是显学了,在诸子百家中比较出类拔萃。然而,当时的诸侯国普遍采用的是法家学说,尤其是统一六国的秦朝,非但不用儒家,反而焚书坑儒,汉初采用黄老之术,儒家也不受重视。

但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自此,孔子的圣人地位逐渐得到官方的认可,从“褒成宣尼公”(汉平帝元始元年,1年)到“文圣尼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年)、“先师尼父”(隋文帝开皇四年,年)、“文宣王”(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年),到最后的“至圣先师”(明嘉靖九年,年)。相应的,《论语》被立于官学,从五经、十三经到四书,成了“经”书,学校要教,科举要考。

▲孔子和颜回

四:孔子之道:“吾从周”到“不复梦见周公”

从“丧家狗”到“至圣先师”,一方面要靠自我奋斗,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孔子生长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周代之礼已经日渐式微,天下即将进入战国的大乱世。但是,孔子是一个复古主义者,希望天下都能行仁政,复古礼,尊周公之道,即“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孔子眼中的周公之道,也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都集中体现在《论语》中。这本小册子,只有20篇、条,不足字,但言简义丰,博大精深。其核心,是“仁”。据杨伯峻先生统计,《论语》中讲得最多的就是“仁”,高达次。人要讲“仁义”,治国要行“仁政”。

▲《论语注疏》(南宋时期蜀刊本,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

然而,在周室衰微、群雄竞逐的时代,这套学说显得很不合时宜,孔子不受待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但他除了说点“乘桴浮于海”之类的气话外,仍然四处奔走,争取每一个饯行自己的思想主张、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机会。

李零先生评价孔子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一辈子都活在周公的梦里,可笑也可爱。就像后世志在匡扶汉室的诸葛亮那样,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经历,反而带来了一种悲情色彩和独特魅力。人们可以不认同他的政治理想,但不能不承认,孔子是一个矢志不移、言行如一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可夺志”的匹夫,是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的君子。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周公之道是行不通了,但孔子的思想光耀千古。可以说,两千多年来,如果论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应该没有人比得上孔子,没有书比得过《论语》。要想真正了解孔子,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还非得读读《论语》不可,正所谓“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