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荀子中七句天机,道尽天下之道,说尽人 [复制链接]

1#

《荀子》的作者是战国末期的著名儒家代表人物荀况,因为其字为卿也常称其为荀卿,而后世多称其为荀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治家。对我国儒学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荀子主张“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截然不同,荀子看来人自出生是无善无恶的,有的只是人类的天性,善恶都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所造成的。

荀子的门徒众多,比较有名的有大秦丞相李斯,法家创始人韩非子。另外荀子还是历史上第一个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后世将他与屈原并称为“辞赋之祖”。有人认为荀子的思想才是世间的*通大道,有治国安邦之能为,有权衡天下的帝王之道,这一点在李斯的实践下也得以印证,不过李斯的思想有些偏颇,以至于最终不得善终,苏轼在他的《荀卿论》中就曾写过“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此文节选以荀子言论编撰而成的《荀子》一书中的七句至理名言与君共品,望你我从中皆有所得。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释义:雕刻如果不能够长久的坚持,即使拿一块腐朽的木头也不能折断。如果可以坚持不懈的学习雕刻之能,这样的话即使是金子玉石也能镂空雕琢。意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份坚持不懈的恒心,才能取得莫大的成就。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释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去询问,直到明白为止,不会做的事物就要去学习,直到掌握为止,即使自己能做到的东西在人前也要表现谦虚礼让,这样才是有德行的人的表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释义:千里之行也是因为一小步一小步的积攒而来的,宽广浩瀚的江海也是一条条小溪汇流而成的。意思是说不管多大的成就也是从小到大得来的,不管何事都需要不断的积累才能有所成绩。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释义:不经历天寒地冻不知道最耐寒的树木是松柏,不经历艰难的事情,分辨不出谁是君子小人。喻义,只有共同经历一些磨难和世间的考验才能分辨身边人的真实品质。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释义:不登上高山,不知道天有多高。没有站在深渊山涧之前,就不会明白地有多厚。喻义,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狂妄自大只是自己的境界太低,目中无人的人也不过是只井底之蛙。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篇》释义: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健的筋骨,但是却能在土壤之中自由穿行,在地下畅饮黄泉之水,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只是因为它用心专一使然。喻义,人若是专一且能持之以恒,即使没有过人的天赋,也一样能取得非同凡响的成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释义:大自然自有它遵循的规律,不会因为有像如尧这样的明君而让他永存,也不会因为有像如夏桀这样的暴君而让他立即消亡。这就是天道之所在。此句的意义在于,大自然是不会根据任何人的意志做出改变的,人只能顺应这种天道,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