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治疗吗 http://m.39.net/disease/a_5419408.html

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国王,为了得到一个人才,会不惜去发动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这位战争的发动者就是秦王嬴*。而值得他发动战争、梦寐以求想得到的人便是《韩非子》一书的作者一一韩国人韩非。

韩非是韩国的一位公子,其生年已不能详考,与秦国丞相李斯是同时代人,大约生于公元前年,死于公元前年。韩非出生于韩国贵族世家,*治起点很高。他喜欢研究刑名法术之学,也曾钻研过黄老南面之术。他曾拜当时著名的儒家大师荀况为师,与后来做了秦帝国丞相的李斯有同门之谊,二人曾经一道学习,相互切磋,他的聪颖曾经引起李斯的嫉妒。

或者由于和韩王有宗室的关系,或者由于在韩国王宫担任了一定的职位,韩非对于韩国的前途非常忧虑,不忍心看着韩国走向灭亡。他见韩国日渐削弱,急切地探索起弱致强之道,数次书谏韩王,但韩王不能用,于是退而发愤著书,从而成为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认为,韩王不能以法治国,不能以权势驾驭群臣,不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去求人任贤,反而重用那些徒有虚名的人担任重要的官职,这是韩国不能振兴的重要原因。

在韩非看来,“儒士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对国家有害的人反而博得了好的名声,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厮杀的将士却没有得到应得的爵禄。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是韩国积贫积弱的症结所在。为此,他发愤著书,先后写了《孤愤》《五蠹》《说难》《主道》《二柄》《八奸》《十过》《有度》等有声有色、内容十分深刻犀利的文章,以讥讽韩国当轴。

司马迁说:韩非的著作是“观往者得失之变”的求强之术。

韩非的目的在于拯救故国,可是他讲的道理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所以,韩非的著作传到了秦国,秦王嬴*阅读之后大为赞赏,感叹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正好李斯在他身边,立即回答说:“此韩非之所著书也。于是,秦王嬴*立即派兵攻打韩国,战争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得到韩非这个人。

对于韩国来说,韩非是无足轻重的,在大兵压境之下,韩王便拱手把韩非送给了秦王。

秦王嬴*得到了韩非,非常高兴。然而渴求得到的东西,一旦真正到了手,就不觉得那么珍贵了,韩非并没有立即得到重用。

李斯与韩非是同学,自认为才能不及韩非,担心自己在秦国的地位受到威胁。姚贾是秦王的宠臣,对于韩非也十分不满。因为韩非曾在秦王面前直言不讳地批评他不该贿赂燕、赵、吴、楚,浪费国家的财物,并嘲笑他出身卑贱。

于是,李斯、姚贾联合起来,在秦王面前诋毁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嬴*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就派人把韩非关进了监狱。李斯借此机会,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逼迫其自杀。韩非想见到秦王嬴*,当面提出申诉,但由于李斯、姚贾从中作梗,无法实现。等到秦王嬴*悔悟不该如此处置韩非时,韩非已经在云阳狱中死去多日了。

韩非的命运,和公孙鞅、吴起两个法家先驱人物一样,是个悲剧,法术被君王采用,然而自身却遭惨死,结局都十分不幸。

不过,古人认为,人的不朽表现在生前能够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韩非以立言而不朽。忌妒他的人,可以谋害他的性命,但无法消灭他的言论和著作以及他身后的巨大影响。

韩非的著作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流传了,但那时流传的不过是些单篇的文章。秦汉时期,韩非的作品被编订成集,称为《韩子》。司马迁说韩非的著作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说《韩子》有55篇,现有的《韩非子》这部书,篇数刚好是55篇,与汉初班固所见的篇数相同,但其中有些是其他人的作品。

韩非是中国古代法术势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曾批评申不害“徒术而无法”也指出,申不害辅佐韩昭侯,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所以韩国不能称霸。他又批评公孙鞅“徒法而无术”,指出,公孙鞅辅佐秦孝公,推行法治,虽然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因为不善于权术,人君得不到利益,大权旁落,未能达到帝王之治。

因此,韩非主张兼用法、术。同时,他又采用慎到的势治学说,重视权势的重要性。韩非强调说:“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在这样的认识驱动下,韩非从时代的要求出发,研究创新法家的治国理论。他吸收了公孙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集三派之长,同时又汲取了老子、荀子思想中的积极成分加以发挥,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韩非认为,法是官府公布的成文法,是编著在图籍上的法规;术是君主暗藏在心中的权术,是驾驭臣民的手段;势则是君主掌握在手中的权势,是控制臣下的凭借力量。韩非把这三种学说综合起来,形成法家完整的*治学说。这样,韩非的*治学说就集前期法家代表人物之大成,为大一统帝国君主集权制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从而催化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

在韩非的*治思想体系中,法治、术治、势治各有侧重,互为作用,互为依托。概括起来说,就是君主凭借地位和权势运用术数来驾驭群臣,并通过群臣的辅助,使老百姓严格遵守已经公布的成文法规,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帝王统治术,也正是韩非集法家思想大成之所在。

作为韩国贵族,又曾与李斯一起跟随注重现实问题的著名学者荀况求学,种种经历,使得韩非对于当时的*治局势与时局问题的症结洞若观火,可谓了然于胸。

李斯长于游说,被秦国重用;韩非因为口吃,不善言谈,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著书立说上。韩非的贡献,在于为即将出世的秦帝国在理论上做好了准备。李斯则辅佐秦始皇从实践上为这个帝国创建了一套新的*治模式。

韩非看到韩国在战国时期日益走向衰亡,这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