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史鉴从荀子的ldquo人性恶rdq [复制链接]

1#

荀子作为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孔孟学说的基础上,以“化性起伪”和“人性本恶”为道德教化的理论基础,特别强调了“礼”或者说“秩序”对人的引导和规训的作用。荀子认为人作为有欲望的机体,并不存在孟子所说的善之“四端”。为此,“只有藉圣王所作的礼义’、‘法度’之教化,方能‘化性起伪’,改变人的恶之本性。”荀子虽然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但仍然提倡仁、义、礼、智。他认为这些品德是君子行走于天地间的基础,如果将这些德行运用于治国理*,那么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百姓安康幸福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个人的生活来说,他称:“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相反,如果道德败坏,心术不轨,即使显耀四方,也会被人所鄙夷抛弃。

荀子像

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而认为人性生来为恶,人人皆有利欲之心,所以需要用“礼义之道”加以教化,方可成就贤人品德和圣人之治。也就是说,性恶论是其倡导教化的前提。荀子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面对这种人性恶的现实,不能放纵人的本性,否则世界就会充满暴虐、淫乱等扰乱社会秩序和损害社会风化的事,“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其实,荀子所谓的“性”便是康德所言的人的“动物性”或者柏拉图所说的的“欲望”。荀子强调在礼乐制度和仁义教化的熏陶和引导下,使作为动物的人更多地体现作为人的尊严,即去强调我者与他者的不同。在孔、孟礼乐教化基础上,高扬“义”的原则,强调以礼、乐、刑、教的综合教化方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荀子在《乐论》篇中指出:“乐和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确实,礼的本质是“异”,即差异,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的各色人等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一个社会不承认差异,就没有动力,但是只讲差异,不讲和同,就无法和谐人心。因此,“制礼”的同时又“作乐”,乐的和同与礼的差异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实现社会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

对于现在的*治工作而言,我们需要承认大众的“欲望”,而不是将每个人都当做圣人君子看待,在*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引导性和规范性,束缚“欲望”的膨胀。而作为*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员干部更要杜绝自己的一己私欲,以更加严格的道德标准和*治标准要求自己,做到“行为世范”。要正确引导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地发展,最首要的就是自身不断强化廉*意识,成为人民群众的榜样和模范。

山东师大纪检监察

文字:徐 翔

图片:网 络

编辑:吴晗余

审核:褚庆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