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886.html李斯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丞相,他师从战国晚期的儒家大师荀子,荀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李斯作为荀子的主要弟子之一,却没有学到老师的真学,只学会了帝王之术,成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他害死法家奠基人韩非子,和赵高合谋,害死皇长子扶苏,立幼子胡亥为帝,最终被胡亥下令腰斩,被诛灭三族,落个身首异处、家破人亡的下场。
李斯的老师荀子,因其徒弟助秦王危害世人,声名狼藉,又因荀子主张“人性恶论”,与主流思想冲突,其言行被后人淡忘,荀子真的认为人性本恶吗?
荀子(公元前年-公元前),姓荀,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是儒家学说代表人之人,主张人性有恶,他的弟子根据其言行著有《荀子》一书传世。
人们认为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源于《荀子》中的》《性恶篇》,其实荀子并不认为人性本恶,他只是认为人性有恶,需要后天教化,不同意孟子“人性向善”的主张。
荀子的《性恶篇》开篇就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现代文的主要意思是说:“人的本性含恶,人性善良是伪装的。人的本性生来就有趋利避害、相互争夺、嫉恶如仇、声色犬马等恶性,所以必须学习礼仪道德、用法律进行规范,然后才能相互谦让,行为举止符合道德要求。
荀子和孟子都是儒家学派代表人,都非常认同孔子的“仁爱”学说,两人的区别在于,孟子认为人性向善,荀子认为人性向恶。
不管是人性向善,还是人性向恶,他们都认为后天学习仁义道德非常重要,他们对人的本性并没有回答,认为人性含善恶,人性是自然的。
孟子认为人性向善,如同水一样,水向下流是水的本性,人向善是人的本性,得出的结论是“人之初,性向善”。
可是孟子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人性向善如同水向流,不能证明人性向善是天生的,人能向善,人就不能向恶吗?所以孟子这个主张是有问题的。
同样荀子认为人性向恶,认为人性天生含恶,趋利避害,相互争斗是本来就存在的。那么就有人就会问,既然天生含恶,那么人性的善是从哪里来的呢?荀子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伪装的,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来的,所谓的仁义道德都是圣人教化产生的。
荀子这种说法比孟子要靠谱些,至少从逻辑上说的通,但是往深处想,还是有问题的。人性既然没有善,那么怎么可能通过教化就能变得善良呢?无论人怎么教化动物,动物也不会讲仁义道德。
关于人的本性,孔子、孟子、荀子都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人性有善恶,是自然的,没有说人性本善,也没有说人性本恶,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论,是后人讹传的结果,都不是儒家学派的主张。
可是孟子和荀子为什么又在争论人性的善与恶呢?其实他们的目的都一样,是为儒家学说主张的仁爱思想寻找依据,为他们实行教化之道寻找理论基础。
因为人的本性向善,所以人要按照仁义道德的标准去处世,不然就不是人。
因为人的本性向恶,所以人要学习仁义道德,需要圣人教化,才能称为人。
因此荀子主张人性向恶,其目的是为推行“仁爱”学说,是为了推行王化,他的思想还是儒家思想,并没有转化为法家思想。
李斯拜荀子为师,认为师父主张人性本恶,没有领会到老师的真正意思,他认为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就要用严刑峻法镇压人性的恶,用权术玩弄人心,将老师的“仁爱”思想变成了“帝王之术”,用“帝王之术”帮助秦王嬴*一统天下,建立了秦朝。
李斯到了秦国,向秦王献上离间之计,离间其他六国,从中取利,逐个消灭了六国。
李斯得知法家创始人韩非子来到秦国,害怕自己失去重视,密谋将韩非子害死在牢中。
李斯辅助秦始皇进行“焚书坑儒”,烧毁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书籍,禁止私学,控制人们的思想。
李斯与赵高合谋害死秦始皇的长子扶苏,立无能的幼子胡亥继位,秦二世与赵高合谋将李斯处以腰斩,诛灭李斯三族,最终秦朝二世而亡,真是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综上所述,荀子作为李斯的老师,主张人性有恶,不是让人去作恶,横行霸道,而是为了实行王道教化,在推行王道的过程中辅助法化。可是李斯却没有领会老师的真正意思,没有得到老师的真传,用帝王之术成就了秦始皇,也因帝王之术落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