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上发生最早而争辩最烈的,就是人性问题。
荀子针对“顺从人性发展,而形成争乱”的结果,对人性提出“性恶”的看法,并且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化性起伪”。
那么,在荀子的设想中,所谓的人性,究竟是什么呢?接下来,玲珑便带您了解一下他著名的“性恶”理论。
荀子雕像
性、情、欲
荀子在《性恶》中说道: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看来,荀子认为“性”是先天自然生成,不用学而能,不用事而成。换句话说,“性”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不用经过后天学习就会的。
“性”既然是天生而成,那么,人性包含哪些内涵,具有哪些特质呢?荀子指出: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禹桀之所同也。”
由上可知,人人具有相同的天性。事实上,“性”的内涵不仅包括“饥而欲食”等感官欲望,还有“目辨黑白美恶”等感官能力。而且,从“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得见,“性”还具有可塑性。
大禹雕像
除了探讨“性”,荀子也连带探讨了“情”与“欲”,他将性、情、欲三者分别加以界定:
“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通俗地说,此谓性成于先天的自然,情是性的本质,欲是情的反应。情连接了性与欲两者的关系。
《礼记》中说:“人生而有欲”,当欲得不到满足,此时又没有后天的度量分界,那么,人与人之间必然互相争夺,而最终导致争乱。
秦军作战画像
人之性恶
荀子由顺从天性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来对“人性的善恶”下了最终定义:
“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可见,这是荀子以社会群体的治乱与否,所作成的价值判断。
在荀子眼中,如果顺从“好利疾恶”的情性,追求“耳目之欲”的自然发展,则不免争夺相生,整个社会国家将危殆不安,故谓“人性为恶”。
荀子雕像
由此可知,荀子的“性恶”主张,是由行为的结果,来探讨人性;也是从争乱结果的“恶”,上溯推知人性的“恶”。
换言之,这是从感官欲望的流弊,来说明“性恶”。
除此之外,荀子指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的一种本能。他亦从这个方向来对“性恶”作出了解读:
“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
众所周知,当一个人本身不具备某个事物时,才会积极向外追求。引申来说,人之所以意欲为善,关键就在于人性本为恶。
乱世画像
推敲荀子提出“性恶”的时代背景,即可从中看出他对自己身处乱世的无奈。冷静想想,荀子所处的时代,与现代社会是否有相似之处?
“性恶”之“恶”,是在社会群体中才产生的,事实上指的是社会“偏险悖乱”的现象。
荀子自觉不自觉地说出了人的自然本质,与社会的自然属性。由他的“性恶”主张,可见他具有相当独特的观察力。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
性伪之分
仔细想想荀子的说法,真实得令人冷汗直流!虽说“恶由性出”,不过荀子也提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教育。
“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在这里,荀子所说的“知仁义法正之质”和“能仁义法正之具”,并非指天生的善性,或者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而是指人所共有的“可以为禹”的那种先天素质。
但是,这种素质本身并不是事实,必须加以教育,才能将其变成事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没有“可以为禹”这种素质,便不能进行教育,或即便教育也是枉然。
孟子画像
接着,荀子提出了“伪”的概念,旨在谈论人性的改造与提升: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学是知识,事是经验。知识与经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可学、可事而成就者为“伪”,“伪”提供了后天化“性”的可能。
在荀子看来,人性的发展,不决定于自然本性,而决定于环境和教育。他谈“伪”,正是为了强调后天人为教育的可能。
性伪合
针对“性”、“伪”相互间的关系,荀子有如下主张:
“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李斯是荀子的学生
“性”是朴素本质,“伪”是后天修饰;先天朴素的人性,加上后天礼义的人为,两者相合与互动,方能成就圣人。
尽管荀子以为“人性恶”,但他看透了一件事——人毕竟是人!所以他强调了“性”与“伪”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统一。
由此可见荀子对儒家教育思想的坚持。虽然他教出了韩非、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但这却是他和法家最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