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楼宇烈先生漫谈ldquo乡贤文化r [复制链接]

1#

楼宇烈先生

谈到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这是一种做人的学问。即便我们知识再多,不懂做人的道理,也不能说是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乡贤”就是中国文化滋养出来的人,是本土本乡因德行而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达之人,而“乡贤文化”就是这一地域历代圣贤积淀下来的文化形态,它影响和激励着民众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追求,从而,引领社会,造福社会,维持社会和谐。过去乡间有“乡贤”,城市里有“贤达”,二者都是所在地域人民的榜样和表率。

既仁且智,立志希贤

儒家是把圆满具足“仁”和“智”作为圣人的标志,初步做到“既仁且知”(知,通智),就是君子。那么“仁”和“智”是什么?我觉得先秦著作《荀子》的解释是比较深刻的。荀卿是战国末年的大思想家,我们常称他为“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乃荀卿所作,当然可能是后人参与编纂,但编得很有意思。《荀子》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在屋子里休息,子路进来,孔子问:“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孔子评价说:“可谓士矣。”你可以称为读书人了。一会儿子路出,子贡进来,孔子又问:“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孔子评价说:“可谓士君子矣。”你可以称为读书人中的君子,也就是说子贡在道德实践的方面高于子路。后来子贡出去,颜渊进来,孔子再问:“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孔子听后非常高兴,大加赞赏说:“可谓明君子矣。”你不是一般的君子了,而是“明君子”,顾名思义,是指明白、通透的君子。

孔子像

“何谓仁?何谓智?”以上三种内涵都可以包括其中,但确确实实是有不同的境界。“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容易知己难”。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看清自己的问题,才是真正明白通透的人。人也贵有“自爱”,所谓自爱,就有要有自尊;要自爱,就是不做不该做的事情。所以,颜渊的回答是最合乎孔子理念的根本宗旨的。

《论语》中关于“仁”的概念有很多。颜渊问“何谓仁?”孔子回答很明确,“克己复礼为仁”。“仁”就是管好自己,让自己的行为合乎礼。“礼”既是人性自然的发露和引导,又是历史积淀形成的社会公共规范,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生活在有组织的群体中间,必须遵守群体的规范,想任何问题都不能只为自己想,还应为群体想、为社会想。社会是“人人为我”的,因此要做到“我为人人”,不能仅仅想自己,更应当考虑群体,一切言行举止应合乎群体的要求规矩。“克己复礼为仁”,这就是自爱!因此,懂得自爱、爱人,才能被人爱,这是做人的根本道理。就应该从自爱做起,才能爱人,然后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其根本点就立足于人的自觉和自爱。《论语》曰“为仁由己”,不是别人要求,而是“由己”,即自觉地、自律地“为仁”。

“何谓智?”在中国文化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是最根本的智慧。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对个人来讲,就是要人人懂得做人的道理。《礼记·学记》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是什么?就是“为人之道”。人不学习,就不懂为人之道,不能成为君子。教育的目的,对于社会而言,就要“化民成俗”,即要引导社会构建一个良好的习俗或风气,大家沐浴这样的风气中,便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处事。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通过国家教育,让人明白做人的道理,让整个社会构建好的习俗和风气。教育离开了这个根本的目的,那无非只是学了些静止的知识而已,而不能够成就人之为人应该具备的“人格”(“人的品格”)。

汉武帝时,淮南王的门客们集辑了《淮南子》一书,其中也说到“智”与“仁”:“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提出了知晓人道是最根本的智慧;接着讲“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仁的根本在爱人类。两千多年前老祖宗所说何尝不切合今天的现状?现代人很多也沦落到这样的状态:爱小狗小猫爱得不得了,对于人类却爱不起来,甚至为了小狗小猫不惜伤害人类。

扫叶山房本《淮南子》

总之,我们做人,我们的教育、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就是要“既仁且智”。中国文化的重点,在于人类要认识自己的特定身份。特别是儒家的文化,首先强调做人要跟动物区别开来。这是最基本的,不要像禽兽一样,更不能连禽兽都不如。但人和动物有多少差异呢?孟子讲“几希”,就只是一点点区别。荀子更明确把我们天地之间的万物分成四大类:第一类,是水火,“水火有气而无生”,只是生命元素却没生命气象;第二类,是草木,“草木有生而无知”,草木有生命,但没有知,知是知觉,情感;第三类是禽兽,“禽兽有知而无义”,有知觉没有仁义;第四类,是人类,四者皆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之贵,就贵在他有“义”。所以禽兽是有情而无义,人是有情而有义的。什么叫义?孟子讲,“仁者,人心也;义者,人路也”。义就是人应该走的路,路需要辨别清楚,也就是要知道应该走什么路、不该走什么路、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不该走。“义”为尽其份内之所当然;“利”言求其私欲之所欲得。义利之辨即公私之辨,人需“见利思义”。董仲舒说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做人,要辨别心术之正邪,见到“利”的时候,要考虑“利”该不该得,是正当还是不正当的“利”。我们不能够见利忘义,而应该见利思义,或者甚至于要以义为利,这才是为人之道,也正是人跟动物的区别所在。

董仲舒像

在今天,我们不仅要跟动物区分开来,受过良好教育的读书人,更应该有志向让自己担负起社会的榜样作用、表率作用、引导作用,立志成圣成贤。作为士,一个读书人,应当有这样的理想和目标。一个社会的精英,有责任做社会的引领者,成为一个贤人、甚至圣人。

什么叫贤人?过去我们笼统地讲“圣贤”,圣人是“与天地合其德”的“大人”,是通透的,洞彻了天道、地道、人道。而圣人是极少数的,或许难以企及,而我们成贤却是力所能及的,这就要高尚其志,在“仁”和“智”上面下功夫。

乡贤的四个标准

贤人应该具备怎样的品德呢?《荀子》记载,鲁哀公问孔子:“人,大约可以分为几种状态?”孔子回答说:“人有五仪”,分别是:第一类是庸人,庸常的普通人;第二类是士,是受过教育的读书人,比普通人受更多的教育,比如子路;第三类是君子,历史上,君子最开始更多指身份地位的差异,后来更着重于品德的差异,君子与小人相对举,君子品德高尚,是能践行道德的人;第四类是贤人,有明确的要求;第五类是大圣。进而,鲁哀公又问贤人的标准,孔子总结为四个方面。前二者是从德行方面而言,后两条是德行结合了实际利益来讲的。

第一条“所谓贤人者,行中规绳”。贤人的行为是中规中矩的,以至成为人们学习效仿的标准。但这不是做作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说“行中规绳”“而不伤于本”,不违背本性,是本性的流露。

第二条是“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言论可以为大家所学习和效法,但也不是做作的、故意的,故“不伤于身”。言行中规中矩足以为天下人效仿,这要求贤人做得要恰如其分,“不苟且为之”,《荀子·不苟》中提到“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对于自己的言行作为,不以不正当的难能为可贵;对于自己的学说,不以不正当的明察为宝贵;对于自己的名声,不以不正当的流传为珍贵。只有行为、学说、名声恰如其分才是最重要的。

荀子像

最后两条,是过去乡贤们经常做的,是对自己的要求。“富有天下而无怨财”,财富很多,而不令人产生怨恨,财产来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正正当当,是合理合法所得。第四条“布施天下而不病贫”,把所有财产拿出来奉献社会,但不会鄙视贫穷。古代乡贤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做了诸如办学、开仓、修桥、补路等公益事业,可谓是贤人。孔子对此有非常明确的四个标准,今天打造乡贤文化,大家应该明白入手的这些方向。

过去很多地方事务都是靠乡贤们维持的,在传统社会里“王权不下县”,县里基本是社会自治。县衙门里没几个人,乡贤们在维持地方自治和社会和谐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如果地方能够培养一批乡贤,对于维持地方和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贤达”之“达”的两重深意

在城镇里,贤人过去更多被称为“贤达”。达是达人,不是今天年轻人的网络用语“达人”;“贤达”就是“闻达”,声名远播,在社会上人人皆知。贤,要做到以上四条;而达人的“达”呢?《中庸》里有“达道”“达德”的说法。

所谓“达道”?《中庸》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是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是中国文化实践的原则,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要以“中”为标准,无过无不及,才能达到“和”。什么是“和”?“和”不是孤立的、单向的,而至少是两个不同的方面协调之后的结果。做到达人不能只顾一面,要思考怎么才能做到让社会、让人际关系达到“和”的状态。

何谓“达德”?中庸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智仁勇,天下之达德。”《中庸》的知仁勇和人们习惯理解的智仁勇还不太一样,值得我们细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