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行合一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复制链接]

1#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dashoubi.org.cn/news/zxzx/2021-10-31/181029.html

?

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至知。——明·王阳明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知行合一,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的重要思想观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这里的“知”指的是良知,“行”则指人的实践。在王阳明看来,“知”和“行”应是一体,以知为行,知决定行。在生活中掌握并运用“知行合一”,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1

知行合一:先行动起来

“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孔夫子说:“三思而后行”,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考虑周全再开始行动,然而大部分人思考的时候就犹豫不定,内心的勇气被消磨殆尽,再加上自身的惰性,“三思”便成为自己拖延的借口,一拖再拖,最终实在无法拖延的时候,才急忙开始行动。然而在行动中种种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可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只能草草了事。事前的三思往往会使得事实脱节,因此不管结果如何,应该先去行动,而不是反复思考。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王阳明自小就立志成为圣贤,但他的父亲却认为他太过狂妄,竟说出如此大话。但是事实证明,王阳明从立志开始就一直在行动,从未止步。他四处寻觅良师益友,不断学习如何成为圣人,尽管失败多次,也没有阻止他成圣的决心。曾经,他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特意去格竹子,可惜没有悟出什么道理,但他并未气馁,反而通过这次失败他明白了借助外物找寻到的并不是真理,为他创办心学奠定了基础。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吃过才知道是酸甜还是苦辣,穿过才知道鞋子是合脚还是夹脚,什么事都要先做才能发现问题,然后边行动边思考,才能更好地去解决问题,并且勇往直前。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万次,不如去实践一次。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2

知行合一:注意循序渐进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世间万物都是靠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想要知行合一,就必须循序渐进。《荀子·劝学》中说:学习,从哪儿开始呢?到哪儿终结呢?尽管人都有无尽的潜能,但做人做事还是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只有专心致志地做事,才能在一件件事情中不断领悟到真谛。小树刚发芽时,不能浇太多的水,随着它一天天长大,浇灌的水量才能逐渐增多,俗话说:“欲速则不达”。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否则成功将会与你背道而驰。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3

知行合一:要在事上磨炼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王阳明的弟子中有一位是朝廷官员,他特别想学习知行合一的精髓,但是公务太忙以至于无法专心学习,便问师父该如何取舍。王阳明笑了笑说:“我从来就没要求你丢下公务来听我讲学,其实你平常的断案就是在修行心学。当你面对犯人的时候,不会因他的无礼而动怒,不会因他的讨好而开心,不会因他的恳求而丢弃主见,更不会因自己事情繁杂而敷衍了事,无论何时都能注意自己的所思所想,时刻反省纠正,这便是知行合一的真谛。”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因此,知行合一是要依附在切实的事物上,一旦离开反而毫无边际,甚至会无从下手。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是在修行。能力固然重要,但心态更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磨炼自己做事的方法,锻炼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心境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遇事不慌,临危不乱。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4

知行合一:笃行才能出奇迹

“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当年孔子去找师襄子学习琴技,他每天弹奏同一首曲子,师襄子看不下去,便告诉孔子:“你弹的真不错,试着弹弹别的曲子吧。”孔子说:“虽然我很熟悉这首曲子,但是并没有完全掌握弹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完全掌握技法了,可以试试新曲子了。”孔子又说:“我虽然掌握了技法,但却没有领悟作者写这首曲子的情感。”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提醒孔子:“你已经领悟了作者曲中的情感了,是不是可以尝试弹新的曲子了?”但孔子依旧说:“我还未能参透这位作曲人的为人如何。”慢慢孔子弹奏出来的曲子清新脱俗,跟普通的琴师完全不一样。孔子很开心地找到师襄子,他说:“我终于明白了作曲人的为人如何了,他应该是志向高远,能够统治四面八方的诸侯,历史上只有周文王姬昌才是如此之人。”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正因为孔子花费了超出常人的数倍时间和精力,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才弹出如此曲子。这便是“熟能生巧,巧能生化”。孔子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他在别的曲目弹奏上也十分得心应手。如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心浮气躁,无法神定气闲地去做事情,“笃行”正是我们所缺少和需要学习的态度。一件事,不是说表面上学会了就行,只有通过“笃行”来不断地琢磨学习,反复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规律内化于心,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得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中。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个人要想有所进步,必须平衡想和做的问题。只顾低头做事,不停下来思考,容易方向偏差,但如果只一味的思考,而不去实践,最终也将一事无成。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获得最终成功。

青龙道长云:

知行合一,笃行致远,善行终生不怠君子也。

转发分享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读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