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一:社会转型视角
这一立意侧重的点是变化、变革
立意二:华夏认同视角
这一立意侧重的点是思想文化交流
立意三:社会的失序与思索(精神家园的失去与重建)
这一立意侧重的是探究诸子百家思想出现的原因和内容。
能通过分析战国时期的变法,初步感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认识改革是国家实现富强的必经之路(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能通过探究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情况获得历史变迁的信息,习得史料实证的意识和方法(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通过了解百家争鸣,体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感受传统思想文化的魅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导入新课:
问:从材料中能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人们对神灵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崇信神灵,因为信奉神灵不能避免国家灭亡,甚至会导致国家灭亡;出现了民本思想,因为当时国家间的竞争表现为人口的竞争;
教学设想:通过人们从信奉神灵到不信奉神灵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抛出问题:不信神,信什么呢?既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又顺利导入新课。
一、新的时代
引出意识形态的概念
讲述:意识形态是为了说明现存制度的合理性或变革的必要性,因此,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变革有不同意识形态。春秋战国时代发生了什么变革,使得原有的意识形态失灵了呢?
出示春秋和战国形势图
问:从中能获取什么历史变迁的信息?
预设: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边疆地区的诸侯国占据主导,这是因为边疆地区的生存竞争压力更大(面临外部势力的入侵),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因而也最高,实力反而强大起来;北方诸侯国修建了长城,这是因为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增加了(北方出现了游牧民族威胁);
教学设想:通过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指导学生如何比较历史地图,如何从历史地图的变化中获取历史信息(提出假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北师大李凯教授认为“过于纷乱的历史现象。如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的更迭、魏晋南北朝历史演变等,复杂且难以展开,老师最好列表呈现,也可让学生课下梳理,贵在简洁。”
课件展示战国七雄和变法运动
问:从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各国都推行了变法改革;原有的制度不适应国家的发展;变法能够增强国家实力;变法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如胡服骑射改革;
讲述:这些变法改革不仅增强了各国的国力,它还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各族人民逐渐产生了共同的身份认同,即华夏认同。比如楚人原被认为是蛮夷(《史记·楚世家》:三十五年公元前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但进入战国之后,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而被视之为华夏的一部分。华的意思是文明程度高的族群,夏的意思是文化发达的地区。华夏合起来意思就是黄河流域是一个文明先进文化发达的地区。这种先进体现在哪里呢?
教学设想: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
二、新的生活
出示材料:
问:从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出土的铁制农具种类比较丰富;出土铁制农具的地区比广泛;铁制农具占比相对高;铁制农具的使用比较频繁和广泛;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从前有较大提高;手工业特别是冶铁业获得了发展,因为从出土情况看,不少作坊的主要产品是铁农具;
讲述:铁制农具比较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也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变化,加上列国争雄的需要,使得各国变法成为历史的必然。问题在于,既然各国都推行改革,改革也确实增强了国家实力,但为什么最后统一中国的是秦国,或者说,为什么秦国改革的成效最为显著?
出示材料:
问:从中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涉及范围广;改革力度大;加强了权力的集中,举国体制更能适应战争状态;
讲述: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新的观念
讲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瓦解了,经济上,井田制崩溃了,文化上礼乐制度也崩坏掉了。这样的变革是原有意识形态所无法解释的。哲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之所以会信奉某种思想,必然是因为这种思想能够解释现实,能够指导自己的实践。既然原有的思想无法解释激烈变化的社会现实,那人们必然渴望有人能够提出新的思想,使人们可以对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做出合理的解释和理解。
什么样的人能够从思想理论上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让社会恢复秩序,让人心得到安定呢?从历史上看,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从来只有一类人——那就是知识分子。当时被被称之为“士”。正是因为士人有文化,这就使得春秋战国激烈动荡中的各国君主或为自保,或为开疆拓土,纷纷招揽这些有学识的士人。最著名的就比如在齐宣王的朝廷中,被爵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的游士一时有七十六人。
这些游士从不同的角度对变革的时代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同时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诸子百家都提出了怎么的解释和解决方案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从社会关系的变化上去感受百家争鸣出现的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士,士的活跃使历史对新思想的呼求从一种需要变成了一个现实
1、儒家:仁*与礼治
(出示材料)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
提问:孔子对社会失序和人心混乱的解释是什么?
(人而不仁)
讲述:在这里,孔子创造出了“仁”这一核心观念(教师作标记)。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说“仁者爱人”,也就是说仁就是爱人的意思,怎么爱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是不是就够了呢?不是,孔子又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总之,这里的仁显然指的是一种道德观念。孔子意识到仅仅强制维护礼节、仪式一类的行为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没有来自内心的道德追求和自我约束,那么礼和乐就只不过是徒具形式,也就只能礼崩乐坏了。
根据这一解释,孔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那就是通过加强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克己复礼)孔子之后,孟子、荀子分别从不同方向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由“仁”发展出“仁*”,并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还解释了仁*的合理性——那就是人性本善。在孟子看来,人类像是迷途的羔羊,只要帮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就可以了。孟子将自己的方案称之为王道。
而荀子则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荀子认为人性是本恶的,所以需要用礼法来规范人们的行动。但既然人性是本恶的,你又如何指望人们会遵守礼法呢?荀子开出的药方就是不仅要通过道德教育去养成,还要通过严刑厚赏来迫诱。这样,荀子的礼与法家的法就有了一个根本的相同点,那就是人们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荀子的思想与法家是如此的接近,他的学生中出了一个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和一个辅佐秦始皇实行法家*策的李斯,就容易理解了。也因此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宗师,而视荀子为旁门别支。
引导学生去了解儒家的思想的演变过程。由于儒家思想的复杂性,这里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2、道家:无为而治
讲述:儒家强调道德的教化,主张有为,而道家学派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主张是无为。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他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规律),既然如此,解决问题的方案自然就是顺应自然,统治者只需摆个样子,一切由人民自便,不加干涉,就如同大自然对于万物一样即可天下太平。老子将这一方案称之为“无为而治”。老子设想的理想社会就是“小国寡民”,那里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据说老子曾是周天子手下的一名官员,大概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馆长。后来干脆就放弃官位,骑着一匹青牛归隐山林去了。至于庄子,很多诸侯曾经派人以相的高位来邀请他,但都遭到了庄子的拒绝。对庄子来讲,精神的自由才是最可贵的东西。
3、其它学派
除了儒家和道家之外,法家学派的思想对中国的社会的影响也很大。此外,还有墨家、兵家、阴阳五行学派等。这些学派学派相互批评,历史上称之为百家争鸣。
虽然诸子百家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治国平天下的*治方面,但并非只局限于此。事实上,诸子百家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思想探索,一个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内容,除此之外,他们在在两个方面进行一定的思考,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诸子百家对于这些问题的思索,以一种极端化的方式,最大限度深化了一家之言,达到了一种深刻的片面,而这些深刻的片面结合在一起,共同影响了后世中国历史的发展。
(约2分钟)
总之,在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怀着对社会的关爱,从不同角度作出了不同的思想解释,它们的思想此后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华文明最核心的部分。诸子百家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提出的治国方案各异,但治理社会、安定人心的思想倾向和根本宗旨却是一致的。我们在日后的历史和当今的现实中会发现,每当人们对社会现实感到困惑不解的时候,就会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去寻求帮助。他们的思想,已经成为后人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
——马克思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