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荀子
(前?—前)。山西新绛人。
儒家革新派,战国末期伟大的唯物哲学家,
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教育家,
是继儒家圣人孔子、亚圣孟子之后,
被称为“后圣”的儒家圣人。
《荀子》一书,与《老子》《论语》《孟子》
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化思想经典著作。
《荀子》卅三篇,一部古经典。
哲、*、法、教、天,辩证初究探。
荀子,名况,字卿,赵人,出生于古荀国(今山西新绛县西)。
荀子是战国末期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儒家革新派,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末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及秦相李斯皆其弟子。
“荀卿有秀才,年十五,始来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应劭《风俗通义·穷通篇》)齐宣王时,在都城(今山东临淄)稷门设立“稷下学宫”,招天下著名学士,居稷下,著书立论,食大夫禄,号称列大夫。齐湣王时,稷下学者多至万人,成为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荀子第一次至稷下,孟子正居齐。孟子主“人性善”,荀子主“人性恶”,可能就在此时,青年荀子同老年孟子(二人年龄相差近60岁)进行了“人性善恶”的辩论。
荀子为了求学和实现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治理想,一生三次居齐,三次入楚,两次还赵,一次游秦,其游踪遍及赵、燕、齐、楚、秦五国。他先后居稷下五十年。他建议齐相改革齐*,立国不能只凭权势,要有胜人之“道”。
荀子第一次入楚,正逢秦将白起攻楚,取郢都。荀子叹曰:“秦师至而鄢、郢举(失陷),若振槁然。是岂无固塞隘阻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他寄希望于经过变法而日益强盛的秦国,前去见秦昭王及秦相范睢,“以三王之法说之”。还赵,“临武君与荀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赵以为上卿”。荀子五十岁时,再度来到齐国,在稷下学宫“最为老师”,在列大夫中被尊为卿,“三为祭酒”(学宫领袖),“聚人徒,主讲学”。他两次被楚相春申君任为兰陵令,荀子第二次任兰陵令,已届耄耋之年,“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居家)兰陵”,“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荀子是先秦最博学的哲人之一。他的学说涉及哲学、*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名学(逻辑)、历史、军事和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他对先秦诸子几乎都作过批判,又有所吸收,立足于儒道,汇通百家,成自己学派。他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万物都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变化,并无鬼神命运的操纵;但人可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认为顺从天而颂扬它,不如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
孔子惟天命,老、庄任自然,只有荀子正确说明了人对自然界的关系。这种人定(指心定、性定,团结合作)胜天的思想,正是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发展的反映。荀子认为“人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人的道德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接受教育得来的,圣人也是由学而成。因为人性恶,并提出“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主张,这种观点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荀子反对“法先王”的复古倒退,主张“法后王”,制定法制,强调“一天下”,“一制度”,实行战国末年已经成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
荀子是具有和孟子同等地位的儒学大师,是孟子之后最大的儒者。秦汉儒生所传《诗》《礼》《易》《春秋》诸经说,多出荀子,因之在儒家传经事业上,荀子又远高于孟子。
荀子传世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最后六篇系其门人弟子所记。《荀子》一书,长于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而且多用排比,文词优美,气魄雄浑。《赋篇》正式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对汉赋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用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适于演唱,对后世文学创作也有一定影响。荀子亦堪称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下期预告
尉缭:没有他,秦难统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