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修心王凤仪先生句疗愈身心的经典 [复制链接]

1#
王凤仪先生王凤仪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间教育家,伦理道德宣传家,女子教育的开拓者。早年是农村长工,未曾读书,因笃行忠、孝,自诚而明。三十五岁那年,听大善士杨柏宣讲善书,因悟“贤人争罪,愚人争理”,而沉痛后悔自己的过错,身患十二年的疮痨,一夜之间豁然痊愈。感叹人世,男不尽忠孝,女不知贤淑,世俗风气难以挽回,立志劝化世人。同年十月,善士杨柏遭诬陷被捕入朝阳监狱,王凤仪效法“羊角哀舍命全交”故事,誓死前往朝阳府营救杨柏。行至途中,夜间忽然出现光明,好像白天一样,王凤仪豁然开悟,乃明心见性。三十八岁那年十月,父亲去世,王凤仪志夺古人守墓三年,三年守墓中洞悉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人,成效显著,创造了古今罕见的奇迹。《化性谈》是大善人王凤仪先生所作,语似俚俗,而意境深远,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经教,权宜说法,活泼自然,不仅是为圭臬(guīniè指圭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且为经天纬之大经大法。其要旨在教人尽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实行“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王善人常说:“人是什么性,就有什么命。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以上为五阴性)又说:“身界人主贱,心界人主贫,意界人主富,志界人主贵。”说明人生的富贵贫贱,否泰苦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能够阅读到此书的人,皆是大有福德之人。下面是王凤仪《化性谈》全文1.我常研究,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里越难过,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祸,不是苦海是什么?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管十分,别人恨十分,不是地狱是什么?必须反过来,能领人的才能了人间债,尽了做人的道。能度人的就是神,能成人的就是佛。2.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无德怨自修,小人有过怨他人。嘴里不怨心里怨,越怨心里越难过,怨气有毒,存在心里,不但难受,还会生病,等于是自己服毒药。人若能反省,找着自己的不是(错误),自然不往外怨。你能,不怨不能的;你会,不怨不会的,明白对面的人的道,就不怨人了。3.现今的人,都因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不乐。其实我这个人,好就是好,歹就是歹,管别人看得起看不起呢!只是一个不怨人,就能成佛。现在的精明人,都好算帐,算起来,不是后悔,就是抱屈,哪能不病呢?4.“不怨人”三个字,妙到极点啦!(不怨人就是真阳土)5.我常研究,火逆的多吐血,气逆的多吐食。要能行道、明道,气火就都消了。6.上火是“龙吟”,生气是“虎啸”,人能降伏住气火,才能成道。有人惹你,你别生气,若是生气,气往下行变成寒;有事逼你,你别着急,若是着急,火往上行变为热。寒热都会伤人。修行人,遇好事不喜,遇坏事不愁,气火自然不生,就是“降龙伏虎”。能降伏住,它就为我用;降伏不住,它就是妖孽了。7.禀性(怒、恨、怨、恼、烦,又称气禀性)用事,鬼来当家。因为生气、上火一定害病,生病就是被鬼给打倒了!正念一生,神就来;邪念一起,鬼就到。可惜人都不肯当神,甘愿做鬼!8.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动就生火。一着急,火往上升;一动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额外的贪求,火就妄动。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着急,就不起火,该有多么轻快!9.动性(耍脾气)是火,心里生气,才是气。佛说“七处心灯”,我说不如掐死一头。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心一动,道心自灭,争贪的念头就生出来了。因争生气,因贪上火,气火攻心,整天烦恼,就是富贵,也没乐趣。所以古人治心,如同治病。我说把心掐死,多么省事!10.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为什么呢?就因为心里存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11.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毛病(缺点)是“收赃”。“聚灵”是收阳光,心里温暖,能够养心;“收赃”是存阴气,心里阴沉,就会伤身。人人都有好处,就是恶人,也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上找。所以我说,找好处是“暖心丸”,到处有缘,永无苦恼。12.找好处是真金,要想找好处,就得以志为根,在没有丝毫的好处里,找出真好处来;在忍无可忍时,还能忍得住,就是“大义参天”。13.认不是生智慧水,水能调五味、合五色,随方就圆。人的性子,要能炼得像水一样,就成道了。所以古人说“上善若水”。14.人和天地是一体,天下的事都是自己分内的事,世界没好,咱们哪能没有不是?不是(错误)到处都有,低头也是、抬头也是、睁眼也是、闭眼也是。看妻子不好是低头不是,看老人不对是抬头不是,看别人不对是睁眼不是,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闭眼不是。依我说,有不明白的道、不会做的事,都是不是。人要能找着本分,才知道不是。人把天理丢了、道理迷了、情理亏了,才不知道认不是(承认不对即自己认错)。15.要能把不是认真了,自然神清气爽、心平气和。16.认不是生智慧水,找好处生响亮金。17.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上地狱门。18.认不是胜服“清凉散”,找好处胜用“暖心丸”。19.我所讲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五个字代表来说的,和佛家的五戒、道家的五元、儒家的五常是一样的。20.人的苦都在性子中呢!不服人是阴木,好争理是阴火,好怨人是阴土,好分辩是阴金,好烦人是阴水。21.木性人招难,火性人受苦,土性人受累,金性人受贫,水性人受气,像聚宝盆似的,内里有什么,就聚什么。太上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一点也不错。所以我说,好事歹事都是性子招的。22.常人的性子都有所偏:偏于火的争理,偏于土的欺人,偏于金的伤人,偏于水的厌人,偏于木的顶撞人。能化除这一偏之性,自然得道。23.阴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迷眼花、两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鸣牙痛、瘫痪中风。阴火性人,急躁、争理、喜虚荣、爱面子、好恨人。恨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颠狂、音哑疔疮。阴土性人,蠢笨蛮横,疑心重、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阴性金人,残忍妒忌、虚伪好辩,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肺痨咳血。阴水性人,愚鲁迟钝、多忧多虑,好烦人,烦人伤肾,腰腿病痛,遗精阳萎。所以说什么性,就得什么病。24.我说的五行,和佛家的五戒是一样的。生怒气(木)便是杀;好穿衣服、求好看(火)便是淫;买东西少给一文钱(金)也是盗;好吃好东西(水)便是酒;说半句谎话(土)也是妄。25.真木是佛的根(木性仁慈),真(阳)木性人有主意、能忍辱,能立万物。真火是神的根,火主明理、知时达务,能化万物,不为万物所拘。真土是道的根,信因果、能容能化,能生万物。别人坏是别人的因果,你不要怨他,也不要替他着急。真金是仙的根,能找人好处,找好处生响亮金,和人聚万缘,有义气,有果断力,遇事迎刃而解,能创万物。真水是圣的根,能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性柔和,能养万物。人如果得不着真五行,固执禀性用事,就死在五行里啦!26.今生是什么性,就知道前生是做什么的。今生是火性,前生一定是当官的;今生是水性,前生一定是商人;今生是木性,前生一定是工人;今生是土性,前生一定是庄稼人;今生是金性,前生一定是读书人。27.前生好杀害生灵的,今生火性就高;前生好抗上的,今生木性就大;前生好说谎的,今生金性就强;前生好怨人的,今生土性就厚。28.达天时就是阳火,信因果就是阳土,找好处是阳金,认不是是阳水,能受气是真阳木,这是真五行。29.现今的天时,人人性里都有火。火性人主贪、好争理,所以才争贪不已、战乱不息。不争不贪是真阳火,真阳火才能达天时。(达天时不争不贪)。30.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才能返本归根。人只知有个身我,不知天上有个性我,地府有个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地府的命我得人爵。所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31.我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华”、儒家的“三纲”是一样的。32.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33.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34.儒家的“三纲”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尽情理有勇。35.三界就是三教,儒家从立命做起,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36.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尽情理要蔼和。37.性要服人,不服人伤性;心要爱人,不爱人伤心;身要让人,不让人伤身。38.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为三界中有三个贼,一禀性(又名气禀性,指怒、恨、怨、恼、烦而言),二私欲,三不良嗜好。要想三界太平,就要用天理捉拿性中的贼,用道理捉拿心里的贼,用情理捉拿身上的贼。39.三皇就是天皇、地皇、人皇,人说是上古的三位皇帝。我说天皇是玉皇爷,管人的性,人要是动性耍脾气,天就降灾;地皇是阎皇爷,管人的命,人要是坏了良心,违背伦理常道,地府就降病;人皇是皇王爷,管人的身,人要是犯罪,国法处罚。三皇管人的性心身三界,是为了叫人学好。40.心里寻思别人不对是心病,性里常发脾气是性病,心病必引起性病,性病必引起身病,能反过来病就好了。41.性界清没有脾气,心界清没有私欲,身界清没有不良嗜好;性不清没有福,心不清没有禄,身不清没有寿,所以要清三界。42.三界的病我全会治,必须分开三界、清理三曹。身无不良嗜好,身界就没病;心无私欲,心界就没病;性无脾气,性界就没病。心性的病,非用道治不好,吃药是没有效的,可惜人都不知道呀!43.人生要是就是去贪、去争、去搅,贪的亏天理,欠天上债;争的亏道理,欠人间债;搅的亏情理,欠阴间债。倘若三个字都犯了,欠三界的债,哪能有好结果?贪就是过,争就是罪,搅就是孽。44.好抱屈伤心,不抱屈保气保命;好后悔伤性,不后悔保性保福;好怨人伤身,不怨人保身保寿。人能不抱屈、不后悔、不怨人,三界就都不受伤了。45.我也有三个省,一省性中有没有脾气?有人拂逆我的时候,我的性里起什么作用?二省心里知不知足?有没有偏私?吃亏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滋味?三省行为正不正当?确实会做什么?这是我的三省。46.我也有个三纲领,就是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我也有个八条目:一不贪、二不争、三不抱屈、四不后悔、五不怨人、六不着急、七不上火、八不生气。若能做到,不费金钱、不费力气,不但成道,还能成佛。47.人有三宝就是性、心、身。性属水、心属火、身属土。水是人的精,土是人的气,火是人的神。精足有智慧、气足有发育、神足有灵。像烧砖似的,先用土坯,再用火烧,最后用水浇,才能坚固。大家讲性心身,讲几遍就等于烧几把火。讲透了“三宝”足,胜享百官之富。48.能忍则性了,知足则心了,勤劳则身了,这正是好了。不能了,就好不了。49.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50.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这叫什么性,招什么事。51.天性有源,禀性有根。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能化去禀性(愁、恨、怨、恼、烦),天性就圆满了。不能化的,一触即发,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闹得家宅不安。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难当好人。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52.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53.神足即是德,神足就乐,乐就可以化禀性。脾气化尽,因果自了。54.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55.人有三命:一天命、二宿命、三阴命。性与天命合,道义就是天命;心与宿命合,知识、能力、钱财都是宿命;身与阴命合,禀性(怒、恨、怨、恼、烦)就是阴命。把这三命研究明白,你若用好命,你的命准好。命好与不好,在乎自己,那用算命呢?56.“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不知人不能“达彼岸”。知人的好处是知天命,知人的功劳是知宿命,知人的禀性是知阴命。知命的人才是君子,好动禀性(耍脾气)消天命,好生怨气消宿命,好占便宜长阴命。天命小,要会长;宿命小,要会增;阴命大,要会消。命小要会长,命大要会守,就是“天权在手”。57.有人来见我,我先问他是做什么的?就知道他的天命有多大;再问他的家业和境况,就知道他的宿命有多大。看看他的禀性大小,就知道他的阴命大小。三命是三界,三界贯通,还有不知道的吗?58.人都没有为众的心,只知为己,所以才糟的。我所以能成为善人,是因为我把为己的心开除了,也就是把宿命掐死了。宿命是无尽无休的,为它还有头吗?59.孟子说:“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可是人一得了人爵,就不再修天爵啦!修德性是长(音掌)天命;学习技艺、多积钱财是长宿命;善用宿命的长(音常)知足,能消阴命;不会用的长阴命。只有长天命,才可以消阴命的。现今的人,只知用阴命、重宿命,不知道长天命,又怎么能明白天道呢?60.以宿命为公益的长天命,以宿命为自己享受的长阴命。所以说,所以有钱会花超三界,不会花的孽难逃。61.香瓜,苦的时候正长(音掌);天命,苦的时候也正长。62.不说人的不对,是消阴命;能忍才可以消阴命;若能忍受大侮辱,便消许多阴命。63.天命大的宿命也不小,宿命大的阴命了不了。所以要止宿命、了阴命、长天命。64.性命是人的根,我得到了人根,那道根也就算得着了。道根是人的性,人根是人的命,性根若是好了,那命根也没个不好的。可见人的命不好,都是被性子累的。所以我教人化性,人能化性,就算得道。65.性是命的根,有德的人性量必大。性量大,命也必大。人的命都是好命,因为性子不好,把命也拐带坏啦!66.性是根,命是果,扎下根才能结果。人若是定不住性,就是没扎下根;若不认命,也难结果,好似开个幌花。学道的人,一要化性,二要认命。性化了就不生气,不生气才肯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认命就不怨人,不怨人才能受苦,受苦才能享福。可惜世人都不知道,把性命看轻,把名利看重啦!67.古人说:“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修性不修命,一点灵光无用处”,这话把性命双修的重要,说得太透彻啦!68.志、意、心、身四大界(四个境界)。迷信的人说:奈何桥上三条路,一条是“金”,一条是“银”、一条就是“黄泉路”。我说用志做人就是“金”,用意做人就是“银”,以身心用事,就是走上了“黄泉路”。69.我常说,一个人必须把四大界分别清楚。究竟怎样算是分清呢?若能本性如如不动(骂也不动性、打也不动性、杀了也不动性),把世间的愚人都托起来,使他们成为大智慧人,便是志界,就是佛国的境界;若能心无一物,常乐无忧,便是意界,就是天堂的境界;若是贪得无厌,多忧多虑,便是心界,就是苦海的境界;若是为名为利,争贪搅扰,花天酒地,流连忘返,好勇斗狠,便是身界,就是地狱的境界。所以说,志界是佛国,意界是天堂,心界是苦海,身界是地狱。70.志界人没说(没有说道,怎样都好),意界人知足,心界人好贪,身界人好斗。没说的叫做无心人,知足的叫做净心人,好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的叫做糟心人。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净心人是神,没心人是佛。71.身界人只知为身子作打算,有己无人,横不讲理,见着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占不到便宜就生气打架,总是发愁,所以是个鬼;心界人贪而无厌,总是不知足,满脑子妄想,好用机谋巧算,所以是个小人;意界人知足常乐,乐就是“神”;志界人一切没说,看透因果,不找循环,没说就是“佛”。人要想超凡入圣,得会挪界(转移境界)。72.身界的人互相揭短,心界的人互相争理,意界的人互相容让,志界的人互相感恩。73.佛界人不思而得,神界人思则得之,魔(心)界人“求”才能得,鬼(身)界人“争”才能得。74.志有志的性,他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有意的性,是信着人的,遇着好事就愿意让给别人;心有心的性,他是贪而无厌,一心为己,总想占人的便宜;身有身的性,他是破坏成性的,人己两伤也不知悔。所以说,心身两界,绝不可叫他为主,只可叫他听命。75.讲佛经的人说:人死之后要入六道轮回。我说六道轮回,都在我们身上呢!何必向外求?人的持身行事,用志的便是佛道,用意的便是神道,用心的便是人道,贪取外物、不顾情理的便是物道(畜牲道),专好上火的便是妖道,专好生气的便是鬼道。这六道每天都轮回在我们身上,何必等死后呢?76.佛说有三千大千世界,我说有四个大世界,得道的人一眼就看出是那一界的人。以身当人的,不论做到什么地步也是个破败星;以心当人的,不论怎么能干,也是个操心人;以意当人的,不论事情怎么多,也不累心,是个活神仙。以志当人的,不论遇着多么逆的环境,也不动性,就是一尊佛。77.有所忧虑则志倒,有所恐惧则意倒,有所好乐则心不正,有所忿詈则身不正。78.苦极生志,乐极生意,真了就是佛,假了就是魔。有病就是地狱,贪心就是苦海。79.会使用志的人,越遇逆境越乐;会使用意的人,意念多大,义气也多大。80.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事实上必有累事。81.不高兴是生心眼啦!意像皮球似的,有针鼻大小的眼,就漏气了。性是本,意是根,是万事万物的根。根就像雨似的,天雨本来无心,可是酸梨得了必酸,甘草得了必甜,志在天地之间,也像那雨似一样。82.死心才能化性,禀性化了而后意成,意成而后志成,这是一定的道理。83.禀性化了就是意,我们化世界,轻则用意,重则使志。能够用志的,万世罪孽一笔勾销。可是魔来了,你可得定住,稍微一动,便是种子。84.把一切假事看破,自然成真。天堂没有坏人,地狱没有好人,苦海没有真人,佛国没有假人。85.用志当人是没说的、不变的,你欺我、骂我,也是成我。你假、你诈,也是成我。就是杀了我,也是成我。86.以志当人就是个真人。若是老公公被儿媳妇骂了,便该立志说:“你要能骂动我,算我当不起公公!”能这样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来保护。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87.各教圣人,没有不是以志为主的。我听说,孔子在陈绝粮,仍然是坦荡自如,弦歌不辍。又听说,耶稣被钉十字架,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迦佛当忍辱真人时,被歌利王割截肢体后还说:我成佛先度你!他们这种精神,是不是一样呢?所以我说,各教的形式虽然不同,可是精神是一样的,若是分门别派就不对啦!88.当今之世,诸天神佛,全在人间,可并没有降生落凡。夺谁的志,谁的灵就来。学哪位神佛,哪位神佛的灵就到;学哪位圣贤,哪位圣贤就来。遇到什么事,就学什么人。像摘(挑取)花似的,摘一个做一个。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叫人夺志。平常人要不夺古人的志,终究是个平常人。89.真到了志界,半点火气也没有,只剩真乐啦!90.人的心理,总是好高,都是爱好。哪知事全糟在高上、坏在好上,好上、高处哪里有道呢?人是正眼没开,把道看错啦!别人不做的你去做,别人抛弃的你捡来,那就是德,也就是道。像水的就下,把一切物全托起来,自然归服你,自然服从你,这叫托底。可惜人都好抢上,不肯就下,所以离道远啦!91.世人都怕水深火热,怕死在里面。岂不知好名的死在名上,好利的死在利上,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还不知道呢!我讲道,不要名是“入火不焚”、不要钱是“入水不溺”。92.我学道先学损、学穷,别人学高、学讲学问,所以没赶上我。93.知足才能落底,知足才能得道,这是得道的要诀。94.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没离开人。今人为什么没得着呢?举例来说,一颗豆子,有了秧必须向上度浆,把豆粒度成了算。人也有本,常寻思自己的本(分),诚心求三个月,便能得着,这是我求做活道得着的。95.好高是贪,怕坏是粘;好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不尽职是丢天命。96.只一个好字,把英雄豪杰都坑害啦!97.世人都愿享福,为什么享福的人少、受苦的人多呢?因为人一不知足、二不认命。人要明道,有福会享,没福也会找。98.看自己不如人,那叫自欺,也叫不知足,这种人准苦。知足的人天命一定长,情理足道理长,道理足天理长,足了就不费力。若是做这个想那个,叫做漏气,象气球似的,一漏气就瘪了;又象蒸包子,一漏气就生了。所以君子做事不嫌事小,有十分力量使七分,又轻松又愉快,就是活神仙。一起贪心,便落苦海,不论怎样大富大贵,也是毫无乐趣。99.命就是人的本分,守住本分就立住了天命。天命长,名也准大起来。会当几个人就得着几条道。若是不尽职、不尽力、喜虚荣、做假事、有名无实,就立不住命。.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上天按天理命名,人要照本分行事,就合天道。本着天道所做的就是天德,也就能不思而得。.行道不可出本位,若是离开本位,不但劳而无功,反而有过。什么是本位呢?就是人的本分,“素位而行”,就可以成道。.人要“素位而行”,做事不出本位,说话不出本位,思想不出本位,才能当体成真。若是生为女身羡慕男人,贫穷人妄想富贵,做这个想那个,全是出位的人,怎能成道呢?就像梨要成在梨树上,不能在杏树上成。.八德就是八个大门,都能进入佛国。不过人应当从哪个门进,就由哪个门进,这就是“素位而行”的意思。我是由忠、孝两个门进来的,给人放牛、扛活(佣工)全都是抱定一个忠字;对老人,抱定一个孝字,这是我敢自信的。.“命者,名也”,名正,命就正了。命正、性自然就化啦。所以教人最重要的是教性、教命。.人落在苦海里,要是没有会游泳的去救,自己很难出来,因此我立志要救人的性命。救人的命是一时的,还在因果里;救人的性是永远的,是一救万古、永断循环。所以救命是有形的,是一时的;救性是无形的,是万劫不朽的。人性被救,如出苦海,如登彼岸,永不堕落。.人被事物所迷,往往认假为真,那叫看不透,所以才说人不对,和人生气上火。其实是自己看不透,若能把世事看透,准会笑起来,哪能和人生气打架呢?我当初看世上没有一个好人,我就生气,气得长了十二年疮痨,几乎没把我气死,直到我三十五岁那年正月听善书,才知道生气不对,对天自责,我的疮痨一夜功夫就好了,立刻出了地狱。.恭敬我的,正是害我;羞辱我的,正是成我。假(指财、色、荣、辱等)的来了,要把它看透,知道是上天使它来考验我的,受辱受罪,正是消灾免难。.能知人的性,才能认识人;能知物的性,才会利用物。这是和天接碴。什么样的人,就存什么心,说什么话,办什么事。你要是看他不对,是不知他的性,也就是不明他的道,准被他气着。就像屎壳螂推粪球、黄皮子(鼬)好吃小鸡,争贪的人,好占便宜。哪一界的人,办哪一界的事,所以说都对。.我受种种打击,立志不生气、不上火,被人讥笑,也不动性。气、火是两个“无常鬼”,能把他们降伏住,使火变为“金童”、气变为“玉女”,不受他们克,那就是佛!.逆来的是德,人需要认识,吃了亏不可说,必是欠他的。众人替你抱屈,你就是长命。若是无故挨打受气,也是自己有罪,受过了算还债,还要感激他,若是没有他打骂,我的罪何时能了?我说小人也有好处,是挤兑人好的,从反面帮助人。.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罪,受苦了苦。没孽不挨骂,没罪不挨打。逆事来了,是给你送德来的,不但忍受,还要感激他。.一切事没有不是从因果中来的,逆事来若能乐哈哈地受过去,认为是应该的,自然就了啦;若是受不了,心里含有怨气,这件事虽然过去,将来必有逆事重来,正因为受而未了的原故。.凡是对面来的,都是命里有的,所以遇着不如意的事、不对头的人,要能忍受。孔子在陈绝粮,耶稣被钉十字架,佛被割截肢体,都没怨人,那才是真认命,真认命才能成道。.人欺人,天不欺人,天加福是逆来的。若是遇着逆事,自己立不住志,那就半途而废了。.金刚是最硬的东西,所以要立金刚志。愚人受人侮辱,或被人斥责,不以为是加福,反而生气,是刚倒了!明白人好和愚人生气,是刚炸了!不倒不炸,才能立住金刚志。.“炼透人情,就是学问”。要在亲友中去炼,炼成了就不怕碰,象砖瓦似的,炼透了就坚固,炼不透的如同砖坯子,一见水就化了!.要想明德,必须性圆。要想性圆,必须死心。能做个活死人,性就化了。.舍钱不如舍身,舍身不如舍心,舍心不如舍性。人能舍掉禀性,就算得道。所以我教人化性,是一救万古,性灵不昧,那才是德。《化性谈》完!王凤仪先生《家庭六步教育》之“根本教育”

 根本教育

根本教育,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简言之,即先天之根本也。在夫妇未有子女以前,先须求根本之确立。这本立道生的法则,是王凤仪先生发明家庭教育之研究,系对夫妇二人说法的。

察夫妇为人伦之始,造万化之端。男主刚正,其性主动,动而为阳;女本柔和,其性主静,静而为阴。故曰阴阳合天地气顺,夫妇和子孙必昌。

夫妇就是未来子女的父母,也可以称为是子女的根本。当儿胎受孕以前,为父者心性光明行为正大,为母者性情温柔娴良贞静。若孕儿父母先有道德精神的涵养,纯乎善因,于受胎之初,即得先天良好之根本,将来定生贤明俊秀之子。故曰:父母性善,子女性亦善;父母性恶,子女性亦恶。好似辣椒结子,其味必辣;酸梨结子,其味必酸。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之自然也。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此因果之定律也。人为高尚之动物,亦未越乎生理因果之外。

然欲求未来子女体智发展,希望成就超群拔萃之人物,非由先天钟灵之正气根本上结成,是不可能的。自古圣母养贤女,恶夫生孽儿,所以有孟母才有孟子。至于一母生子其性不同的说法,奈因人有七情六欲的应时感召,加以环境善恶的变迁,就是大不相同的原因。叫他自查有子的年月日时,曾受何等的感触:如处顺境,性情清明,心气和平,生子必善;若遇逆境,性动情迁,心地不平,生的子女,气象亦必不平。王凤仪先生曾说新家庭夫妇,要天地定位。这话是要男子法天,其性如天之清;女人法地,其性如地之宁。若男子性情乖戾,好使气禀,是谓天不清;女人性情浮躁,恨怨多气,是谓地不宁。男子性中有病,好似栽花伤根;女人性质不良,恰如种谷遇着地雾似的。可知受孕时前,父母性、心、身的善恶遗传,关系将来子女的性、心、身之善恶,此乃自然之理。凡家庭间为父母者,对于培根固本,岂可轻忽!

是以根本教育的良否,关系子女之贤愚甚重。各界人士多愿产生佳儿贤女,以遂己愿,要达成此念,当由本身做起。先有道德之行,广种善因,固本培元,使孕儿得受良好之根本,定生麟趾之佳儿。夫天地化生万物,各有遗传之根本性,绝无差异,飞潜动植,亦无不各从其本类之个性。是以根本教育为人类生理上重大之问题,可以共同研究,而家喻户晓者也。

妇德根本

王凤仪先生常说“女子为世界的源头”,又说“要想世界好,必由女子身上做起”。有的说女子为未来国民之母,关乎家庭的繁荣、世运兴衰。各种道理,因为有贤女然后有贤妻良母,有贤妻良母能生贤明子女,家庭有贤明子女,就是国家的健全国民,可见妇女的责任重大。

对这木本水源的根本问题,是应当注意加以研究的,不唯能造家庭幸福,且做未来子女的根本。王凤仪先生提倡“妇德女道”,费尽心血兴办女义学,为的造成贤妻良母,实现“正本清源”复立人根的愿望,要求妇女立身行道变化气质。曾言媳妇性如水、意为根,托满家为己任,比作一家的喜星,这话内含四德,“德、言、容、工”的寓意很深。若是媳妇生性贤淑,或在母家受过良好的教育,过得门来,定然能担当治内“主妇”的责任:协理家*,助夫成德,事翁姑以色养,处家庭以和乐。对妯娌小姑情感圆融,遵行妇德女道,立孝悌的根本。意主诚敬,一团和气,雍雍睦睦;性情如水的柔和,能低矮就下,勤劳工作,随方随圆,合色合味;又能随遇而安,无忧容无愁色,如水之活泼泼的。这样尽道,尽得圆满、尽得真了,便算是妇女的至德,达到坤道地宁之目的,也就是根本教育的善因,将来定生贤孝子女,有功于家邦,德莫大焉。例如以水比喻,污池之水多生泥鳅黑鱼,沧浪之水偏生鲫鱼,如清水江流能产金鳞之鲤,汪洋大海深潜变化蛟龙,便是根本教的铁证。这是专对妇人们,立身于根本教育的简略说法,愿诸明哲,加以参考,尽力发挥,是所切望。

男纲根本

王凤仪先生曾说:“我把家人的道明白了,家人都佩服我,我就算齐家。”又说:“男子要知女人怎当,女人要知男子怎当。”这话是教女子知三纲、本三从以助夫成德,教男子明坤道、本乾道实行纲领之道,是皆求根本向上的用意,希望将来的贤子女,立后世的人根。

我想人人心里都想娶贤德之妇,但是其中还有因果的支配,亦不可幸致,有的说是“天作之合”的,有的说是“前生姻缘”的,根据这两句论点,男女的结配,不是偶然的。曹大家(音gū,即东汉班昭,著有《女诫》)说:“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若求得淑女做内助,那是一生的庆幸和幸福。如遇性情偏僻之女、刁愚妇人,不顺情理,不遵妇道,做男子的是必要定住自己本位,用纲领导入正轨,示当然之义理,明夫妇之正谊。若不以乾纲道去领导,那可就失去夫为妻纲的责任了。这三纲里头夫为妻纲的道,就是给男子预备的,可不是让你打三纲、骂三纲,若是管不起,再来个怕三纲,那就太可笑了。

曾听王凤仪先生说:“夫为天妇为地,不以道处夫妇便是违天地。”又说:“男子打自己女人还有罪过。”这话越想越对,证明君子之道造端夫妇,不但是尽伦常之道,还希望生男育女,承继祖德,将来光大门庭,倘或加以毒打恶骂的责斥或压制,为妇女的多半心狭意窄,要每日愤恨不休,抱屈含怨。这样的气质,于根本教育上有极大的影响——如果适逢其会,在这时候有的孕儿,将来生的子女,恐怕是忤逆的,或者恶劣的。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中寓意是说,无好后人,败坏祖德那是大事,不专指无儿女的片面说法。

所以说为男子的,若明乎三纲之道,这性纲、心纲、身纲之内,还包括有三纲正、三纲领、三纲法、三纲制之要领,最好是能以身作则,外立德善,内行孝悌。夫义妇自顺,感到夫妇好合,如鼓琴瑟,自然夫唱妇随,相敬如宾。这是夫妇道行到圆满的景象。所以凤仪先生说:“道是阴阳,阴阳就是夫妇,夫妇各正本位就是了。”先立阴阳和合的根本,将来定生贵子,对于祖德才算尽孝,不然是真有罪过。凤仪先生的话包藏深意,是太对了。希望男界们要明天理、明道理、明性理,加以深刻的理解,做到纲德中正天清的地步,立根本教育的基础,留贤明子孙,万世其昌。此是专为男界们立身于根本教育上说的,望高明之士斧正,幸甚。

根本教育诗云:

喜星媳妇得贤良,天性温柔是妙方。

若欲家庭生贵子,劝君切莫打三纲。

-END-

??推荐阅读

性格情绪与12经络,给人体造成了太多疾病

王凤仪:不怨人(病因对照表)

王凤仪:什么性格就得什么病!附《病因对照表》

文章转载自网络综合

内容仅作学习交流分享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恩原作者辛勤付出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微友临走记得右下角点个

或在右上角点分享,那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传递美好,手留余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