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荀子富国裕民论 [复制链接]

1#

1

人生而有欲

荀子从自然天道观出发,首先探讨了欲望产生的基础及其客观必然性。其《天论》篇说: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欲,也就是情。好恶、喜怒、哀乐这些欲望情感是在人的物质形体存在以后自然产生的。所以,欲望的产生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从欲望产生的生理基础出发,荀子特别强调欲望的先天性质。人的欲望是以人的生理需要为其自然基础的。荀子认为人的欲望还具有不知足的特点。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馀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为什么纵欲会导致争乱穷呢?荀子将之归结于“欲多而物寡“的矛盾怎么解决这一矛盾呢?荀子认为要靠礼义制订出度量分界。使欲和物“两者相持而长”。

欲和求,养欲而非去欲

为什么荀子要在这里嘲笑“去欲”说和“寡欲”说的无能呢?因为荀子发现他们的“治”欲法太抽劣了,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在荀子看来,“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正名》。有欲望和没有欲望,是不同类型的,这是有生命的物质和无生命的物质的区别,而不是国家太平和动乱原因。“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正名》欲望的多少,这只是感情的数量问题,与治乱没有关系。荀子在这里提出了“欲”和“求”两个概念的区别。欲是一种天生的生理本能,是一种感性的思维活动。而满足欲望的“求”则是后天的,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对感性的生理欲望做出判断、决定取舍的结果。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虽曰我得之,失之矣。荀子认为有时欲望非常强烈,但是行动却没有完全这样去做,是由于心节制了它的缘故。有时欲望不强烈而行动却超过了它,这是由于心指使了它的缘故。所以欲望的多少与治乱并没有关系,影响治乱的在于心所肯定的是否合理。所以,能够代表心直接变成实际行动的使“求”而不是“欲”,能够影响治乱的是“求”和决定“求”的“心”,与“欲”的多少无关。从“所受乎天之一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计”出发,荀子提出了他的“道(导)欲”主张。他说: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所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去,所求不得,虑者欲节求也。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对待欲望的正确原则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就尽量设法使欲望接近于满足;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就节制对欲望的追求。我们可以发现荀子既反对抽象的“纵欲”,也反对抽象的“节欲”,而是主张根据具体条件,对可能合理满足的欲望务求做到近似的满足,对不能合理满足的欲望则适当加以节制。与其欲望论相联系,荀子的义利观也颇有特色。荀子既坚持了孔子“见利思义”(《论语。先问》的观点,主张“先义而后利”(《王霸》,要求人们在礼义的规范下去求利;又继承了孔子“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老日》的重视民利的传统,主张“兴天下之利”(《王霸》,“利足以生民”(《富国》,并且将“善生养人”置于“君道”(《君道》之首。但荀子又对儒家传统的义利观进行了突破。第一,他将“心好利”(《性恶》视为人的本性,肯定了人们求利活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甚至提出了“正利而为谓之事”(《正名》的命题,将统治阶级所进行的事业归结为求利的活动,这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的认识和“罕言利”(《论语?子罕》的传统显然不同。第二,他提出了“义利并有”论,将利的作用提高到与伦理规范相并列的地位。“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之信礼,相对于孔孟,乃所以见其独创者,拟有两端,一则荀子将礼之起源奠基于人类始终所必须面对的“欲多而物寡”的命题(或日理论公设)基础之上,并通过此一“建构的真实”,为其井然有序之社会的达成作出了理论铺垫,此孔孟所末尝言也;二则在此一理论公设之下,礼除了正国、定分、修身等等作用之外,荀子还创造性地提出了礼以养欲”的主张。儒者多以为,礼只是对“欲”的外在的、消极的裁制,而荀子却在此提点出“养”与“给”二字,使得“欲”在礼义的世界中能够合理地成长,此一思路在儒家思想史中尤值得重视。

2

斩而齐从“欲多而物寡”的矛盾出发,荀子认为社会财富的分配“惟齐非齐”,平均主义是最大的不平,因为“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因此,他主张“制礼义以分之”,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要有贫富之等,认为这是“养天下之本”《《王制》。所以,追求“斩而齐”《《豆道》,以不齐来达到齐,以不平来达到平,是荀子分配理论的最大特色。对于庶人,他们只能得到生活必需品,对于士以上的治人者,荀子一再强调“赏以富厚”,他们不但能得到生活必需品,而且还能享受高级的物质消费。由人们所处等级地位的高低决定其产品分配的“厚薄”,“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

3

富国裕民荀子的富国论史建立在富民思想基础之上,是一种以富民为目的的富国论。他说“裕民则民富。”荀子的理财论,基本原则是开源节流。荀子的开源节流其思想内容却远较这种纯财*范围的概念丰富得多,它指的是国民经济和国家财*之间的关系,其具体观点主要有二:第一,荀子认为,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同国家财*之间的关系,是本和末、源和流的关系。他说: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更重要的是由这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二,荀子认为解决国家财*问题必以富民为基础。在富民的条件下,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就会推动农业的发展,并最后达到增加国家财*收入的目的。第三,荀子所谓的“开源”,就是要在富民的基础上发展生产;所谓“节流”,就是要采取轻税节用的财**策,减少“本”“源”的损耗。。这样,节流就能积极促进开源从而最终解决国家的财*问题。从开源节流的理财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有强烈的重农思想,荀子“计利而畜民”的主张,其精神本于孔子“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观点,但又更加强调了国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从对全国土地的统规划和分配,到对全国生产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从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参与,到对产品分配的控制,荀子都赋予了国家以相当大的责任。—END—

所读书籍:廖名春《荀子新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