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挂号多少钱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703.html傅說(公元前-年)。傅說是我国上古奴隶社会殷商时期著名的*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建筑科学家,早于孔子年前的我国第一位圣人,被敬尊为“梦父”、“寝父”、“天神”。就傅說的主要功绩,中国史学家、傅說研究泰斗王安溟先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一、版筑开创,傅說擢相。
傅說生于大臣(今山西省平陆县大臣村),天生聪明,有过人之智,其“形如植鳍”(《荀子·非相》)。原是当地一介平民,因得不到重用,便到附近的傅岩(又称傅险,今山西省平陆县圣人涧)隐居下来。傅岩在殷商时期是虞、虢两 国交界处,是潞盐销往黄河以南地区的必经之道。此处两山高耸,涧水中流,每年逢雨季涧水暴涨,道路被冲毁,行旅受阻,百姓怨声载道。这里常驻一批“胥糜”(古人对奴隶的一种称谓。因被绳索牵着强迫劳动,故名),在此担负治水筑路的任务,他们采用“自然沉落法”,水不土挡,一次次地反复轮作,却不能彻底抵挡洪水,只能暂时解决问题。在傅岩隐居的傅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暗暗下决心要为奴隶们解除痛苦。他通过具体参与,“代胥糜以供食”终于摸索出一套“版筑”营造技术。即用两块木板相夹,两边各置两根木缘,麦草捆缠,中间填满湿土,或夹以石灰、草泥,以杵捣实筑成土墙。傅說开创的这一方法一下子解决了多年因洪水冲刷毁坏道路的大问题,维护了道路畅通,行人咸欢称颂。傅說创造发明的这一“版筑”法,在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实力建筑科学技术上的壮举,一时震动朝野,黄河两岸的人们争相传颂,他被誉为“圣人”,即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但在奴隶社会,平民和奴隶有时一样遭受着奴隶主的嫉妒、怨恨,他被罚做像奴隶一样的劳役。
“三年不言,*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史记·殷本纪》)的武丁,在察访中得到这一消息,如获至宝。他从虢地(今河南省三门峡)渡过黄河,在虞地傅岩由掌管工程的“百工”(百官)引荐,亲自召见了正在服劳役的刑徒傅說。傅說本是一个怀才不遇的隐者,他善于考察风土人情,洞悉民间痛苦,逐渐总结出一套安邦治国之策,所以一旦与武丁对谈起来便滔滔不绝。他不但说出自己触犯奴隶主蒙冤受罪的事实,还分析出一切罪犯产生的社会。武丁听后坦率地承认朝廷有失治之处,,人民得不到安居乐业才会做出违反王法之事。傅說见武丁道出了王朝弊端,于是大胆倾心向武丁诉说兴利除弊的种种想法。武丁此时正是求贤若渴,听了傅說的话,发现他谈吐不凡,怀有大志,是一个难得的王佐之才,“果圣人也”(《史记·殷本纪》),他暗下决心要立即起用傅說为宰相,但又考虑到商代天下的奴隶和奴隶主等级森严的传统法规,启用傅說定会遭到贵族们的坚决反对。他于是计上心来,另谋划策。
殷商时商,迷信鬼神的活动十分盛行,成为国家*治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思而后礼。”(《礼记·表记》)为了达到目的。武丁遂借助迷信手段,表演了一幕极其情趣的喜剧。一天晚上,武丁睡到半夜,故作姿态放声笑了起来,手下的个臣们听到君王梦中笑醒,趋前询问梦中的事,武丁一边笑一边说:“我殷朝天下有希望了,我梦见先王汤给我推荐一个大贤人,名叫说,这个人能辅佐我治理国家,你们快快把这人找来吧!”手下人深信不疑,可是到哪里找呀?他们只好把文武百官都召到武丁面前,问他哪一个像是梦中人,武丁故意把眼前的人都看了一遍,然后摇摇头,他把梦中人的相貌详细地画了出来,命大臣们快速找来。大臣们对此半信半疑,但谁也不敢提出异议,只好带着武丁画的图像前去各地寻找,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明察暗访,果然在傅岩访到。这时候的傅說因触犯了奴隶主,犯了罪,和奴隶一样被绳索拴着,由监工关押在傅岩服劳役。寻找傅說的大臣们听说有个正在做版恐苦工的奴隶相貌和武丁说得差不离,可能是那个梦中人,便斥退监工,解开绳索,请他上车,前呼后拥直奔王都。傅說被带进王宫,武丁一看“是我心上的人来了”,就对心神恍惚、莫名其妙地傅說讲道:“你是先王汤派遣来的圣人,先帝命你来朝中,帮我匡扶社稷,治理天下。”聪明的傅說猛然醒悟,猜到一定是商王的妙计,就顺水推舟,含糊应对。蒙在鼓里的朝中大臣信以为真,于是赶快叫傅說脱掉囚衣,让他洗了澡,穿上官服。武丁当众宣布解除傅說的奴隶身份,让他与自己“治理天下之*,安谧天下之民”。奴隶主贵族相继跑来祝贺,表示愿意与傅說一道把国家治理好。任人唯贤,不拘出身资历,一旦发现,百计求之,这是武丁执*的成功之处。说,无姓氏,因为在傅险旁找到,“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說”《史记·殷本纪》,是今天海内外傅氏宗亲的鼻祖。
二、《说命》三篇,旷世哲言。
傅說为相以后,有一段与武丁之间的对话,史称《说命》三篇。
《说命》三篇分上、中、下三部分,上篇是叙述傅說初见武丁之过程,及对武丁虚心纳谏的言论;中篇是傅說向武丁陈述治国方法,其中有传颂千古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哲理名言;下篇为傅說论学,武丁以伊尹为镜子期望于傅說,傅說则以商第一代国君成汤为榜样诚求于武丁,两人水乳相融,互相勉励,各尽其道。《说命》三篇记载在儒家经典《书经》上。
《说命》上篇记载:武丁说:你(傅說)早晚要赐教于我,帮助我修法,比如说我是铁器,你就是砺铁的磨刀石,使铁器变得锋利。如果我要渡大河,你就是大船和桨,把我送过河。如果年岁大旱,你就是霖雨,浇灌我的心田,不至于干涸。再打个比方,若吃了药一点没有感觉,虽然对了症,那病仍不能一时就会好的。又比如赤着脚走路不看脚下,脚可能要碰到受伤。所以希望你同你的下属,一定要同心协力,纠正君王的错误,使我能够遵循着先王的道路,踏着成汤的足迹前进,让天下亿万百姓安居乐业,请您遵从我的*令吧!命令贯彻始终。傅說回答武丁道:我很高兴看到君王对自己寄予厚望。木头经过木工用的墨线,就会砍得正直,君王如能接受谏言,君王就能圣明。那么为臣的以后就不必等待君王的命令,会主动向君王提出意见。“君圣臣直,君暗臣佞。”一般说来,君王起着主导作用,武丁虚怀若谷才换得傅說的竭诚敢谏,当然傅說的才华也是决定性的。
《说命》中篇记载:傅說接受王命总理文武百官后,开始向武丁谏言。他说:君王顺天建邦,设置都城,立天子,封诸侯,接着又任命各级王室官员,不能让他们安逸享乐,而是让他们治理安抚百姓。傅說进一步对武丁陈言,要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对君王来说:一、不要轻易发号施令,使老百姓无所适从。二、不能随便动用军队,容易引起战祸。三、赏罚要严明,官服放在箱子里,不可轻易赏赐人,同时要看看被赏赐的官吏是否称职,在老百姓心目中要受到拥戴。四、兵器藏在府库中,不可轻易授予人,必须深切洞察被授予的将帅能否胜任。君王如果能从以上四个方面有所戒备的话,确能使*治清明,社会安定。傅說认为,一个国家的太平或动乱,重要的在于百官,任用官职时要回避自己的偏爱的接近的人。爵位不要赏赐品德不好的人,着重观其贤德。你认为是善*就可行动,而且动还要选择机遇。自以为有善而人家不承认,反而丧失了自己的业绩。自己夸耀自己的才能而人家不承认,反而丧失了自己的功劳。做任何事情,事前都要有准备,有备才能无患。不要宠爱小人而自讨轻侮,不要认为有过错是羞耻而文过饰非。如果行为举止都像上面所讲的那样就会治理得更完美了。祭祀大事如轻慢不庄重,视为不敬,但祭祀的礼节过于频繁,就会显得紊乱。傅說一席话,使武丁口服心服。傅說又说:“非知之艰,行之维艰”。要重视实践。
《说命》下篇讲到:武丁坦率地对傅說说:以前我向甘盘学习,跑到荒野居住在黄河边,后来又从黄河边来到亳,感到品德、学业没有明显的进步,您应当好好训导我,使我具有远大的志向。如果我要作甜酒,您就是发酵的曲和蘖,如果我要作羹汤,您就是盐和梅的调味品。您要从各方面训导我,不要厌烦不理睬,我一定能履行您训导我的话。傅說接着说:我的王啊!一个人要广见多识,建立一番事业,只有多学习古人的教导,才能有所收获。干事业不向古人学习,要想达到国家长治久安、永葆太平,我傅說从来没有听说过;学习古人才能使自己心志谦虚,才能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完善,干起来才会得心应手,相信并且记住这一点。道是靠自身积累,教只是学的一半,自始至终念念不忘学习,道德会不知不觉地逐步完善,借鉴先王成汤的法律,就会长久没有过失。我傅說因此能奉行您的意旨,广泛接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把他们安排在各种职位上。武丁说:全国上下都景仰我的品德,这是您的教化,有脚手才能成人,有良臣才能成圣。从前,先王的师长保衡使我们的商朝兴起,他常说,我不使我的君王成为尧舜,我内心感到惭愧和羞耻,就好像在市上被人打了鞭子一样,普天之下如果有一个百姓得不到位置,那就是我的罪过。因此他辅佐先王成汤建立了丰功伟业,被皇天赞美。现在继阿衡而起的是你傅說呀!君王没有贤臣不能治理国家,贤臣没有君王不能取得俸禄,您要让您的君王继承先王的事业,长久地安定百姓啊!
傅說跪拜叩头道:王所说的,我当竭尽报答,并弘扬天子的美名!
在《说命》三篇中,傅說提出了不少有关君王治理国家的行动准绳,也揭示了一个最重要的哲理“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体现了傅說朴素的唯物史观,这是上古时期我国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傅說的许多论点,在年后的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作用。
三、鼎力辅佐,武丁中兴。
傅說以奴隶身份一跃上升为地位显赫的宰相,而被赋予很大的治国安邦权力,这在上古奴隶社会中,确实是殷商高宗武丁一桩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改革之举。武丁执*期间,能诚心接受傅說的谏言,因此,傅說也尽心尽力地辅佐武丁大力刷新改革,使殷商*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出现了空前鼎盛的局面。
1、武丁时期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形式,成为国家*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制度,这是奴隶制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巩固王权起了重要作用。
2、武丁时期国家内部机构设置较为健全,宫内事务、畋猎、武事、宗教、庶民和奴隶管理、刑罚、经济、器械制造以及文秘事务等管理有了明显的分工。
3、武丁时期有一支强大的军事武装力量,利用壮大起来的社会经济,不断进行 一系列的战争,征服了周边许多国家。武丁时期,商王朝的版图空前壮大,以王畿(今河南安阳市)为中心。西达秦陇,东至滨海,北越西喇木伦河,南面越过江汉流域,到达湘赣地区。
4、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协田”制,三人协作,在农业上的广泛推行,是商代农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武丁时期,农业已相当进步,已掌握了农作物的栽培过程,农耕用的器具也达到一定水平,有关植物的水分生理学知识的记载,要比古希腊有关的记载早年,畜牧业也很发达。
5、武丁时期的林、牧、副、渔等也相当发达,森林的采伐和木材加工已具备相当的规模。
6、青铜冶炼业在武丁时期也相当发达,青铜器的品种、数量及其工艺水平都是比较高的。武丁时期铸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在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7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大大促进了商朝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由于商朝人很会做买卖,以后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概念,买卖人叫“商人”。
8、殷商的医学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当时已基本上有了今天的内、外、耳、鼻、喉、牙、泌尿、妇产、小儿、传染等各科。
9、殷商时代的天文历法也达到了很高水平。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风、云、雾、雨、雹、阴的记载,为古气象学的研究提供了最早的文史资料。
10、甲骨文盛行于武丁时期,是现代汉字的前身,反映了殷代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景,显示出殷代文化高度的发展。
11、在小屯殷墟甲骨发掘的同时,也发现了多处版筑基址,以及柱础、柱石、石础、铜础等遗址、遗物。
据传,傅說辅佐武丁,在位59年,耄耋之年荣归故里,死后葬于山西平陆县中条山麓马趵泉下。总之,傅說辅佐武丁,使殷商王朝成为世界上最文明、最先进、国力最强盛的大国之一。历史上一些文人名士如屈原、庾信、李世民、杜牧、王维、胡曾、司马光、苏轼等,均撰文述作颂扬他的卓才德操。历史上把傅說居住的傅岩(傅险)隐室命名为“圣人窟”,傅岩的涧水为“圣人涧”,版筑的麦秸为“圣人秸”等。现在傅相祠遗址之旁还有宋代镌刻的“傅岩”和明清时期的“傅說故里”、“殷中兴贤相傅公版筑处”等遗迹。三千多年来,傅說故里人们历代建祠立碑,追念这位上古时期的伟人,今天海内外傅氏后裔-赖、罗、傅宗亲,奉“筑版”为族记,其居处多书有“版筑流芳”、“岩野世家”、“版筑居”等匾额,以扬先辈功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