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霖书社:每天读10分钟,每天写1句感悟在读书目:《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Day19荀子未成为儒家的典型代表感悟书目:《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微习惯》、《非暴力沟通》.3.15-12.3共读统计米霖书友12月3日读书感悟+点评:媘.行古代的诗不只能唱,而且还能用来跳舞,后来逐渐地诗和音乐分开了,诗归诗,音乐归音乐,从汉代之后,诗的发展方向就和音乐渐行渐远了。追求文字内部的声音之美,这样的特性在唐诗中就完全确立了。从西域来的音声概念适时提供了这方面的知识背景,对于中国文字发音的平仄上下顺序与对称规律,南朝时沉约所提出的“四声八病”等统理归纳,为唐诗打下了稳固的基础。唐诗宋词元曲,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代表性文体。==========================莫?忘初心荀子提出天人论,隆礼重法、人而能群,“分等级而治”是荀子的又一重要思想主张。==========================Lisa礼的基本善意让我们看到雪天里老人过马路需要我们去帮助,可是看多了因此原因而被看人讹上的也大有人在,处于同情心我们应该去帮助老人,可是想到会被反咬一口就没有同情他们的心了,公交车得给老人让座,超市特惠抢不过你给让座的老人们。——点评——不得不说有的坏人变老了,无语。==========================榕借助今天的阅读内容,又增长了些这段时期的历史背景。多阅读,涨知识!==========================枫中雪花“人之初,性本善”,大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孩童时期,更多的孩子愿意乐于助人,也更愿意说实话,说真话,看到什么说什么,但是由于受到家长的教育,或者生活环境的影响,会改变自己最初的看法,导致行为的改变。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才会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才会守住自己的那份童心。——点评——是的,孩子生长的环境对后天三观的形成影响重大。==========================小仙仙古代有权利的人才有办法改变社会。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变化,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人们通过学习,内化了规矩,变得有礼,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而没有被彻底内化,人们感觉到应该遵守,如果不遵守就会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惩罚压力的,是法。礼与法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礼是源自人性的根本道理。==========================潘晓荣为何依靠动力不能使我们形成习惯?1.表现:动力是感受的一种,可以理解为:兴奋感、热情感。2.理论:动力以感受作为基础,而感受是非常善变的,非常不稳定。3.作者:“热情递减法则”:当我们重复做一件事情时,热情会变的不足,让人趋于平静。4.总结:以激发动力(即兴奋感)来做事情(比如培养一个好习惯),只能管一段时间(比如俗话说的:三分钟热度),随着时间长久过去,热情感会消退,人就没有继续做事的动力,就更不可能会形成习惯了。——点评——这部分关于动力的阐述修正了我们过去对无法养成习惯的误解,总以为自己毅力不够,是因为动力不可靠。==========================罄曈语心善恶仅一念之差,如果没有法律约束即使善良的人也会在某种程度之下暴露自己的恶,有了法的规范能让人保持理智始终以善为信仰。==========================静孟子看中个人自我觉醒,自我意志,相对不那么喜欢外来的强迫力量。==========================墨玉这几天宝宝生病,有点无暇顾及阅读了,但睡前依然想要打开来看看。荀子和孟子虽然只是相隔60多年,但因为战争格局已然不同,他们在推广主张时受到的阻力也就截然不同了。以前对于性善论性恶论只是字面意思的了解,现在更明白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也明白了现在社会的法制,道德准则等,无不是从圣人的思想发展而来的。——点评——照顾孩子辛苦,愿宝宝尽快康复~==========================芃芃孟子和荀子所处的时代不同,对礼和法有不同的见解。孟子生活的年代,雄辩是那个时代共同的标志、印记。荀子崛起时,雄辩已到尾声,国与国之间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强弱分野,秦国已确立了在列国中最强大的地位。秦国强大的关键是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这时的言论从原先的雄辩开放扩张转向以法家为中心收束合拢。国家有了基本的发展方向–国富民强,以便在其他国家中胜出。荀子处于这样的时代,他的中心思想与孔子孟子大不相同了。孟子的思想中,礼和法分属两个不同层次;荀子的思想中,礼和法都是人为设计的外在秩序,与人内在本性无关。礼和法都是外力,只是礼的作用较深入,到达内心;法的作用较浅,靠恐惧和威胁。现在来看,孟子的主张较理想化,我们心向往之,但难以实现;而荀子的主张较接近现实。——点评——荀子的主张集诸家理论之大成。==========================心叶简单地说,孟子是要我们了解:“只要成为原来的、真实的自我,你就能同时成为好人,成为道德人格上高尚的人。”==========================荷在荀子的思想中,礼和法同样都是人为设计的外在秩序,与人的内在本性无关。礼是通过传授和学习得来的,法则是逼迫性质的,人们为免受惩罚而遵从。人若是受教,那就学会了礼,遵守礼就成为合格公民。但要是不受教,那就由法强迫就范,仍然要此人回到行为框架中,不得逾越。礼和法密不可分,最严格的礼,就进入了法的领域;最宽松的法,也就和礼的范围重叠了。两者之间没有一条明确的界线。礼与法都是外力,只是礼的作用较深入,到达内心;法的作用较浅,靠恐惧和威胁维持。==========================winner荀子所处的时代是大一统思想与文化开始笼罩的时代,主张礼是人为,是圣人以超越一般人的智慧矫正一般人的天性的行为。普通人通过“学”才变的有礼,接近圣人。秦国大一统,不仅统一了疆土也统一了文化,商鞅变法,以法治国,法凌驾于封建宗教规范之上。但只有法而无礼的律法是不完整的。==========================张科凤“要打胜仗,就必须有严格的军事组织与纪律,纪律的基础,是整齐划一,减少差异,每个人都一样,听从命令,做一样的动作。”战争是战役,紧急时间内赶任务也是战役。临近年底,项目紧张,每一天都似在战斗,昨天动员大会上,领导就地分组、指定责任人、任务之间分配,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大伙儿都热血沸腾,新时代的战役同样是听从命令、一样的思想、整齐划一才能取得胜利。祝愿我们年前圆满完成任务!——点评——赞!员工都有这样的工作热情,你们的企业营造了很好的氛围。祝你们实现目标,为全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你们加油!==========================亦忆孟子活跃的时代,迎来了雄辩风潮。荀子崛起时,雄辩风潮已经到了尾声,处士横议的现象大幅收敛。在孟子的时代,战国七雄之间又逐渐分出等级来,在实力上,六国越来越追赶不上西方快速强大起来的秦国。到荀子的时代,秦国已经确立了在列国中最强大、最可怕的地位。孟子的思想中,礼是源自人性的根本道理,法却是不得已才设计、采用的补助手段。在荀子的思想中,礼和法同样都是人为设计的外在秩序,与人的内在本性无关。——点评——孟子的理想主义,可惜难以被采用,当时的君主要的是快速强国。==========================Chelsea体谅对方,倾听,多问一句,你是想要什么样的回馈呢?——点评——交流的艺术,非常微妙又极其重要。==========================宋雨轩
段和段(郑州)律所耐心倾听他人的感受,谨慎表达自身的观点,营造良好的沟通方式。——点评——这里的沟通技巧需要细心把握,倾听他人,也完整表达自己。==========================
夏天妈,从教13年今天的内容主要讲的是荀子的理论,主要分析他的思想学说和儒家思想的不同。荀子说理很注重分类,模糊了圣人和普通人的界限,主张“人皆可为尧舜”,但是要通过“学”去达到,他说“圣人”身上也存在“性”,就是天性!治理和规范社会需要外部力量,而不是儒家孔孟倡导的依靠自我修养。荀子的著名学生李斯对秦统一六国起到很大作用,但秦国“用民过甚”,也反映出荀子学说中过激,偏左的部分。后来汉灭秦,强调不要重蹈秦的覆辙,“与民休息”的*策,也是一种对秦过激*策的缓和。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中国建国之处的内战混战,是不是也像战国时期的状况,统一新中国带了新希望,如同秦国统一六国,但wg与“焚书坑儒”如出一辙,wg废除后中国才得以真正发展壮大……今天的内容我理解不是很深,但有一种感受:管理国家和管理自己也是一样,平衡很重要,平衡的艺术就是终身该修炼的了!——点评——为了避免minganci,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