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点丨再论心性之学与当代儒学的世界化 [复制链接]

1#

再论心性之学与当代儒学的世界化

作者简介丨倪培民,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

原文载丨《中国哲学年鉴》,00年版。

年,笔者曾以“心性之学与当代儒学的世界化”为题写了一篇纪念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四先生《为中华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60周年的文章。文章以分析儒家心性论核心内容之一的“人禽之辨”为例,表达了这样一个主要观点:《宣言》把心性论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但对心性之学可以有两种非常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在当代世界哲学的语境中,需要说明儒家心性之学本质上不是反映形上实在的镜子,而是提升人生境界与功夫的杠杆,方能既不致误解儒学精髓,又能使儒学成为当代世界文化的建构资源。该文发表以后,收到了不少反馈。笔者在感到鼓舞的同时,也意识到该文需要不少补充说明。鉴于笔者先此已有若干文章从不同角度讨论此问题,乃将有关论点在本文中作一集中论述,并作进一步的引申和解释,使读者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笔者的观点,以激发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一儒家心性之学与当代世界

0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大流行灾疫提醒我们,人类只是宇宙间有限的存在,而且正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天体物理学家泰森(NeildeGrasseTyson)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地球的45亿年历史比作4小时,人类的0万年历史就相当于地球4小时的最后1分零17秒。泰森的这个比喻以高度浓缩的形式,迫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其实在人类的历史上,也只是在近二百年左右,即相当于地球历史4小时的最后一秒,人类的“肌肉”才发达了起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整体的人类,一方面物质力量越来越发达,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心智上的不成熟,导致自身毁灭的威胁越来越大。在过去50年里,人类对地球造成的破坏超过了以前0万年的总和。今天,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问题已经不再是科幻电影的主题,而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严峻现实。很难说这次新冠病毒的爆发,会不会就是那张引发人类生存系统全面崩溃的多米诺骨牌。

面对这样的处境,中华文化能够为世界提供什么?确实,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而心性之学在儒学的发展中,尤其是在宋明以降,占有核心的地位。按照牟宗三先生的说法,心性论为儒家理论提供了“超越的安立(transcendentaljustification)”。但也正因为这种“超越”,心性论往往给人以玄虚的感觉。心性之学所讨论的那些形上论题,似乎永远无法有确切的结论。在近代以来科学与理性高扬的时代,在人类面临迫切生存危机的关头,这些论题还值得翻检出来,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奉献给全世界吗?

从《宣言》发表以来六十年的情况看,心性之学对儒学的世界化确实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贡献。这主要是因为它总是被当作一种形上学的理论来介绍给世界。这次新冠肺炎灾难提醒我们,面对各种严峻的挑战,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直面生活现实的理论,而非沉溺于玄虚而毫无实际意义的理论建构。今天的世界已经超出了寻求以形上理论作为理据的年代。但这不意味着抛弃心性之学,因为儒家心性之学的根本意义并不在于它提供了某种形上真理以为儒家理论的基础,而在于它指导人如何去生活。儒学本来就是为人处世之道。近来有些学者倡导“生活儒学”,强调儒学面向生活、扎根生活的基本立足点,这对于纠正当代儒学中脱离生活实践的倾向很有帮助。只是儒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