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知识点之一 [复制链接]

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孔子与老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一)背景

(1)经济: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得井田制的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学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奴隶制度的崩溃;

(3)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学术下移,造就了一批学者,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和自由的学术环境;

(4)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5)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规律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治、经济处于大转型时期。面对社会大变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上,发表不同的看法,从而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在中外思想发展史中,这一规律基本适用。

(二)概况

1、概念阐释

(1)诸子百家: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2)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论的局面。

特别提醒:百家:是对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总称;“百家”是虚指,以形容学派之多,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十家,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诘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主要流派

代表人物

阶级属性

道家

老子、庄子

奴隶主阶级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地主阶级(孟子、荀子)

奴隶主阶级(孔子)

墨家

墨子

小生产者

法家

韩非子、商鞅

地主阶级

兵家

孙武、孙膑

地主阶级

二、儒家学派的创立——孔子及其主要思想(春秋)(“至圣”)

(一)孔子简介

(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称为“万事师表”、“至圣”。

(2)整理文化典籍“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二)代表思想

1、伦理思想(核心思想):“仁”、“礼”

(1)仁(4)(主要内容: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

途径:遵循“忠恕”之道;

意义:“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作用。

(2)“礼”(主要内容: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①含义: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②内容:A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

B提出正名的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③实质:力图维护奴隶制度。

3、*治思想

①为*以德:A体贴民情、爱惜民力;B以德教化、反对苛*和任意刑杀;

②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治;

③中庸之道。含义: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4、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

A内容(态度):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B实质: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

5、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原则:有教无类;启发法;

(2)学习态度:当仁不让于师;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4)教育机构:创办私学;

(5)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主张学思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6、孔子思想的影响

(1)其思想在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2)孔子的学说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孔子的学说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考查儒家思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三、道家学派的创立——老子及其代表思想(春秋)

(一)老子简介

1、老子简介: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楚国人。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特别提醒: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家学派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道家思想形成于先秦时期,道教兴起于东汉。

(二)老子的代表思想

1、研究重点: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了人与自然间的本体论、宇宙论)

2、哲学思想

(1)本原论(思想核心):“道”,道是万物的本原;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精华)

老子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3)人生观:他主张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3、*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愚民*策。

(1)无为而治: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是一种积极的无为,并不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非指“不为”)

4、评价积极:(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2)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严刑竣法。实质是反对统治者强权*治,体现以人为本,具有合理性、进步性;

(3)老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消极:(1)他希望社会倒退到原始社会,反映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要求;

(2)“小国寡民”思想,是消极避世思想;

(3)道教把他尊为太上老君,把他神化,充满神秘色彩

四、比较孔子与老子的思想

比较项

孔子(鲁国)

老子(楚国)

研究重点

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地位

儒家学派创始人

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作

“六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

*治思想

“仁”、“礼”、为*以德

“无为而治”

哲学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

“道”、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伦理关系

贵贱有序

无贵贱之别

思想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

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宝库的瑰宝

(1)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都反对苛*和过度压迫百姓;

(3)都为统治者提供了治国方案;*治思想都有主张恢复旧的统治秩序的一面;

(4)都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儒家学说的发展——孟子及其代表思想(战国)(亚圣)

1、孟子简介:名轲,字子舆,邹国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和儒家学派奠基人,孟子和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

2、主要思想:

(1)*治观:仁*学说(核心);民贵君轻;土地、人民、*事是国家三件宝。

仁*:①内容: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

②理论基础:性本善;

③发展(君民关系):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④途径:A尊王贱霸,实行王道;B民贵君轻;

⑤仁*与“仁”(“仁者爱人”)的关系:继承与发展,“仁”是道德规范,仁*是*治学说。将孔子的“仁”扩展到*治、经济、思想等领域;

⑥实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2)伦理观:A性本善(仁*学说的理论基础);

B独特的内向修养理论;

(3)人格观:A主张“养浩然之气”;B外化表现:倡导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C渗透到日常生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影响

(1)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2)《孟子》一书在唐代以后被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位列“四书之一”;

(3)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4)“仁*”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性善论为实行“仁*”提供了伦理观基础,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5)在当时形势下,单靠仁*是不能实现国家统一的。

特别提醒: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二、儒家学说的发展——荀子(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一)简介:荀子,字卿,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治家,世人尊称“荀卿”。著有《荀子》一书。

(二)主要代表思想

1、哲学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天行有常”: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

2、伦理观:性恶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3、*治主张:(1)礼法并施(以礼为主);(外法内儒)

(2)主张“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3)君民关系:君舟民水。

4、地位影响(1)很长时间成为儒家的异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2)荀子的哲学思想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对中国哲学有深远的影响;(3)儒家思想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总结改造后,体系更完整、更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墨家学派——墨子(战国)(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墨家学派创始人)(一)墨子简介: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二)代表思想

1、兼爱:没有等级差别的爱。不分等级贵贱,与儒家重视等级名分的思想不同;

2、非攻: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3、尚贤:主张治国以贤,反对任人为亲;

4、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节约以扩大生产;

5、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6、评价:(1)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下层劳动群众);

(2)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

(3)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战国以后不受重视。

四、道家学派——庄子(战国)(没落的奴隶主阶级)

(一)庄子简介:战国时期宋国人,他继承与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体系,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二)庄子的主要思想

(1)宇宙观:“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

(2)人生观: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

A含义: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B条件:“无所恃”: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

(3)自然观: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4)庄子在文学、美学方面也有建树。他的寓言、散文蕴涵深刻的哲理和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特别提醒: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庄子和老子都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但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消极,充分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

五、法家学派——韩非子(战国)(法家集大成者)

(一)韩非简介: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外儒内法)

1、人性论:性本恶(*治学说的理论基础)

2、*治学说:

A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法指官府制定的法律,是处理*事的基本;术:权术,任免、考核臣下的方法,君主控御群臣的工具;势:是君主的*权、威势,即权威。三者关系: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法是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君主时代不能离开的。

B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法不阿贵

3、历史观

A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

B发展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永远不会倒退;治理国家的*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C集权观: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治体制,被秦接受;

(三)影响地位:

(1)在西汉以后的多年中,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2)韩非主张君子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法家思想过分强调严刑峻法,容易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4)韩非的思想成为秦治理国家的统治思想。

特别提醒:韩非的“法治”是在维护君主专制前提下的法治,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而当代法治是民主*治的前提与保障,维护的是公民的利益。

(四)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受到统治者欢迎的原因

(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

(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3)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六、兵家学派——孙膑(战国)(新兴地主阶级)

(一)春秋: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提出一整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被尊为兵法经典,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二)战国:孙膑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主要思想:

(1)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2)重视人的作用;

(3)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4)充分肯定统一战争的重要作用;

(5)认为应该重视国防。

七、拓展

1、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思想观点

(1)儒家主张仁*,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2)人性: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韩非子主张性本恶;

(3)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应自然;(考查荀子与庄子在天人关系方面的观点不一致)

(4)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2、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观点的比较

比较项

孔子

孟子

荀子

阶级属性

没落的奴隶主阶级

新兴地主阶级

“仁”的思想

仁者爱人

仁*

仁义

伦理观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恶论

治国理念

“仁”、“为*以德”、改良*治

“仁*”

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

民本思想

为*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历史观

“克己复礼”

社会进步

主张社会进步

地位

至圣

亚圣

思想集大成者

(1)背景: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

(2)目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3)性质:包含民本思想,体现人文精神,具有古典人文主义性质;

(4)主张“仁”和德治,以德治国,施*以德,体现民本思想。

3、诸子百家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

(1)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借鉴;

(2)庄子的天命观对我们今天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借鉴;

(3)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韩非主张的“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对今天“与时俱进”的借鉴;

(4)韩非重视法治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倡导“依法治国”的借鉴。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西汉初主导思想——黄老之学(道家学派)(从汉初到武帝约70年的时间)

(一)背景

(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2)统治者吸收了秦朝亡国教训,认为暴*是秦朝灭亡的原因;

(二)内容:“黄”(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老子的学说):治国。

(三)核心:“无为而无不为”;(即“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内涵: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特点:以道家为基础,兼采各家学说;

(五)表现: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策;

(六)黄老之学的影响:

1、积极:(1)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权,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恢复元气,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2)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局限:(1)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如: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

(2)土地兼并剧烈;(3)外部匈奴的威胁。

二、儒学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新儒学

1、来源特点:以儒家的《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2、内容

(1)加强中央集权:大一统的思想

评价:积极: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消极:文化专制*策,禁锢了思想,限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

(2)加强君权

A天人感应(核心)(唯心主义)

内容:a“君权神授”;

b天谴论:对君主实行限制,如果人君无道,天将降下灾难来谴责和威慑。

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制约君主权力和防止暴*;

消极:神化并加强皇权,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B天人合一的学说(唯心主义)

(3)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评价:积极: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极:“三纲”中充满封建意识,加强了君权,在本质上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特别提醒: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4)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3、结果: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践。

特别提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是消灭其他各派学说,而是把儒学思想作为其统治的主导思想加以扶植。

(二)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

(2)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思想;

(3)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4)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措施

(1)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治:起用文学儒者参*。儒学成为*府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

(3)教育: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教育被儒家垄断。

A教科书:规定儒家“五经”为官方教科书;教官:五经博士;

B中央:兴办太学,考试合格者做官;

C地方: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2、影响

积极:(1)*治:A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B有利于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

(2)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王朝推崇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民族精神: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祖国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4)学术文化: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消极:(1)儒学独尊,是封建思想专制的表现,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

三、拓展

先秦儒学与董仲舒新儒学的区别

比较项

先秦儒学

董仲舒的新儒学

著作

《论语》

《公羊春秋》

理论基础

仁、礼

天人感应

思想来源

儒学

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

特点

以“礼”入法,强调尊卑等级关系,带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色彩

神化王权,强调对君主的绝对服从

与统治者

关系

批判时*

维护统治(承认现实社会*治秩序的合理性)

地位

不受重视,诸子百家之一

官方化,被确立为统治思想

主题

谈论现实问题

谈论神学

内容

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联系

继承和发展。新儒学对先秦儒学中宣扬的“仁”“仁*”“民本”(2)等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治需要

第4课宋明理学提纲

一、宋明理学的背景

1、背景

(1)随着时代的发展,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控制人心;

(2)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要求统一思想,重文轻武,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

(3)儒学的危机。

A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的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B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C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2、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

一个源头:都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个核心:都承认“理”的存在;

两个世界观: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

二、创立、成熟——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明初取得统治地位)

(一)代表人物:创立:北宋:程颢、程颐(二程);

成熟:南宋:朱熹(集大成者);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

(二)主要思想

(1)哲学观(本原论)(核心思想):“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伦理观(理的表现):“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

(3)方法论: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即探究,物就是万物的本原,“致”即达到、获得。就是通过对天地万物、人情世态等各种事相的认知体察,来领会和把握事相背后的根本原则—“理”。“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二字,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4)道德观(个人修养):存天理,灭人欲。

A天理实质: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B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五)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1)南宋以后(元朝),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六)影响

(1)程朱理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的思想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朝鲜,甚至形成了“朱子学”学派;

(3)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三、发展(理学发展到顶点、极端)——陆王心学(未取得统治地位)

(一)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南宋)

1、背景:不满二程探究“理”的繁琐方式,创立“心学”。

2、思想主张

(1)核心思想:“心即理也”,即心是万物本原;

(2)方法论:“发明本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

(二)王守仁(王阳明)—阳明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朝)

1、背景:明朝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王阳明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社会动荡,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

2、思想主张

(1)本体论:心即理

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王阳明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认识论:“致良知”(核心思想)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知行合一”

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他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主张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在当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纠正时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四、影响

1、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

2、积极

(1)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3)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4)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长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3、消极

(1)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宋明理学强调尊卑等级、重男轻女以及重礼轻法等观念,轻视自然科学和个体自由,阻碍思想解放这对后世产生了消极影响;

(3)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五、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界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

偏重于外在的客观性,主张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求理

偏重于内在的主体性,通过内心反省来求理

哲学类别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修养论

以天理为行为规范

内心修养、自省达到良知

所处地位

理学的创立者

理学发展到顶点、极端

明初取得统治地位

未取得统治地位

作用影响

是南宋及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影响海内外

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来源

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而发展起来的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

内容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是儒学的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思想主张

主张:都承认“理”的存在,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都提倡一种高调的道德理想主义和严厉的文化保守主义。

影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背景

(1)*治: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阶级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根源);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阶级:市民工商业者阶层日益强大;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社会风尚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

(4)思想: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程朱理学日益僵化;传统儒学仍居主导地位;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异端:(1)李贽的思想不同于当时的主流“理学”思想;

(2)李贽的思想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

(一)代表作:《焚书》、《藏书》等;

(二)思想主张:

(1)批判孔孟权威:大力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子学说是绝对权威;

(2)肯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倡导个性自由发展;提出男女平等;

(3)否认天理的存在:探讨世界本原,提出万物皆生于两。

(三)李贽思想的影响

积极:(1)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2)一定程度上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时代要求,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带有民主色彩;

(3)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消极: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一)王夫之(船山先生)(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1、思想主张(提出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侧重哲学)

(1)唯物论: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变化有规律可循;

(2)认识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3)辩证法: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

2、代表作:《周易外传》、《读通鉴论》、著述被汇编为《船山遗书》

3、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

(二)黄宗羲(梨洲先生)(明末清初)

1、代表作:《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2、主要思想主张(侧重*治)

(1)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2)君臣关系。倡导君臣为师友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伦理纲常;(实质:反君主专制)

(3)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A言论自由;B实行法治;C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

(4)工商皆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

(5)由人治到法治。

4、主要影响

(1)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三)顾炎武(亭林先生)

1、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2、思想主张(侧重学风)

(1)强烈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2)提出了“众治”的主张;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的概括);

(3)“经世致用”;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

3、评价: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四、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评价

积极影响

(1)一定意义上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时代要求,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2)民主思想对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3)批判君主专制,对专制统治造成一定冲击;

(4)启迪民众,对晚清民主思潮兴起有一定影响;

(5)对儒学(考查对理学的反思与批判)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

(6)使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

消极影响

(1)没有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没有动摇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2)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3)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名称

发明概况

外传情况

意义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出现,东汉蔡伦改进,魏晋时期,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唐朝时(8世纪)传入阿拉伯,后传到欧洲、北非

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传播

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和进入近代社会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印刷术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13世纪中期,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传入欧洲。

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代炼丹家发明火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五代和宋朝广泛使用火药;

14世纪传入欧洲

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创造了条件;

指南针

发明: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13世纪传入西欧

推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提供重要条件,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二、天文学成就

1、天文学的萌生: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

2、地位: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前列。

3、成就

表现

时间

成就

地位/影响

天象观测

商朝

日食

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

春秋

彗星和哈雷彗星

记录分别比欧洲早多年和多年

天文著述

甘德、石申

(战国)

《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天象观测

西汉

太阳黑子

记录比欧洲早多年

天体

测量

张衡

(东汉)

水运浑象仪

比欧洲早多年

候风地动仪

世界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

地圆学说

比西欧人早多年

僧一行

(唐朝)

黄道游仪

(与梁令瓒共同创制)

世界首次用它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

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第一次测子午线长度

水运浑象仪

郭守敬

(元朝)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多年

《授时历》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三、数学成就

1、主要成就

朝代

成就

春秋战国

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西汉

《周髀算经》(天文学成就)中提出“勾三股四弦五”(勾股定理)比欧洲早约年

东汉

《九章算术》

南北朝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达年

元朝

珠算法

四、农学成就

专著

时期/作者

内容

备注

《齐民要术》

贾思勰

(北朝)

记录了东汉以后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书。

《农书》

王桢

(元代)

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在世界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农*全书》

徐光启

(明朝)

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和农学研究的利弊得失做出全面的评价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设想

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开展农业科技实验,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五、医学

时间

作者

成就

地位

编撰于战国

成书于西汉

《黄帝内经》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东汉

张仲景

“医圣”

《伤寒杂病论》

被称为“万世宝典”

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系统的论述了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

华佗

外科手术、麻沸散(世界上最早发明)、五禽戏(中国早期的体育保健体操)

唐朝

孙思邈

《千金方》

明朝

李时珍

《本草纲目》

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创立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进化思想;古代医学最高成就

六、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经验性: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

(2)综合性: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

(3)实用性: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

(4)片面性:重农业。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农业;

(5)封闭性: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由于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科学技术又难以推广,不能转化为普通的生产力;

(6)先进性: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7)和谐性:科技成就与农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密切关联。发达的应用数学、天文测量及其系统的农学都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而发达的中医学及其中药学研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提纲

第7课汉字与书法

一、汉字:实用性—作为文化知识传播载体

(一)汉字

1、地位: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

2、汉字的发展历程

概况

时期

文字表现形式

概况

起源

结绳记事、仓颉造字

萌芽

新石器时代

刻画符号

陶器上出现,与后来的成熟的文字有一定的渊源

成熟

商代

甲骨文

距今约0多年,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商周

金文(钟鼎文)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混乱

春秋战国

异体杂出,一字多形

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统一

秦朝

小篆、隶书

统一全国文字

3、文字的作用

(1)记录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

(2)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时代传承。

(二)秦朝统一文字(“书同文”)

1、原因:(1)春秋混乱,削弱汉字交流功能;

(2)秦统一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逐步统一。

2、秦朝统一文字的历史意义

(1)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从此汉字结构基本定型;

(2)经济:有利于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贸易;

(3)*治: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形成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汉字的演变趋势

(1)由图画到符号;(2)由复杂到简单;

(3)由具体到抽象;(4)由不规则到规则,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四)汉字七体的演变及字体特点

发展概况

字体

发展时期

特点

代表人物

形成完整体系

甲骨文

商朝

按照事物的形状构字

金文(大篆)

商周

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儿多

小篆

创始于秦代

字体略长,笔画圆润,富于图案美

李斯

正式书体

隶书

始于秦代,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庄重、结构扁平,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东汉:蔡邕

楷书(汉字标准字体)

形成于汉末,唐代步入盛世

笔画详备,字形方正,结构形体严整

王羲之;欧、颜、柳(颜筋柳骨)

辅助字体

草书

起源于汉,成熟于东晋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

唐:张旭、怀素

行书

始于汉代,晋代开始盛行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东晋:王羲之

二、书法:审美与实用功能(始于魏晋)

(一)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以前:自发阶段,注重实用功能;

魏晋南北朝以后:自觉阶段,兼具实用功能、审美功能。

(二)中国书法艺术产生的条件

(1)素材条件: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很好的素材;

(2)社会需求:录写书面语言,人们对文字实用性和求美性的追求;

(3)工具条件: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4)现实需求: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书法艺术在这一时期最终形成。

(三)书艺历程

朝代

原因

主要特点

代表人物/作品

地位

秦汉

秦统一六国,“书同文”。汉代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具有书法的美感;以实用性为主

秦《泰山刻石》

魏晋南北朝

社会危机;士人群体逐渐形成;笔墨纸砚等文具改进

虚玄灵动。

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书法艺术定型时期

隋唐

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开放,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

风格多样;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草书:张旭、怀素;

草书: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书法艺术的高峰

宋朝

“重文轻武”,知识分子队伍扩大;商品经济活跃;宋明理学传播,强调意境风骨

追求个性,崇尚意趣,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

明朝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更为丰富;

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创造

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等

清朝

由盛转衰

强调个性

包世臣、康有为

三、纂刻艺术

篆刻含义:中国印章的刻制,常用篆体入印,故称篆刻,与书法并称为姊妹艺术。

(1)秦汉:标志性的时期

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2)宋元入画(体现了实用性,尚未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

(3)明朝中叶:成为独立艺术门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