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暑期超车,最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史 [复制链接]

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6928102844526366&wfr=spider&for=pc
中国古代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治制度一、夏商与西周的*治制度

1、夏朝:王位世袭制

2、商朝:内外服制、甲骨文(占卜)——最能反映商朝的社会生活

3、西周: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

目的:拱卫周王室的统治

分封制:

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前代帝王的后代

封国:齐鲁燕卫晋宋

权利:周王将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口分封给诸侯王

义务:①服从周王的*令

②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③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

作用:①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使西周成为当时的强国

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周王室通过分封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

缺点: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容易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

宗法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大宗、小宗相对而言。

作用:①保障了贵族的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把国和家相结合,防止了内部的纠纷,强化了王权。

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一些

诸侯进行争霸战争。

2、战国时期:诸侯间竞争激烈,各国进行*治和军事上的改革,秦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

3、秦朝:BC年灭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治制度。

①首创皇帝制度,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行*和军事等大全总揽于手。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

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务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军务

御使大夫:副丞相,掌管律令,监察百官。

③地方:采纳李斯建议,废分封,实行郡县制。郡县两级长官均由皇帝任命。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④制定秦律:轻罪重刑。

影响:彻底打破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但高度皇权致使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秦*权的瓦解。

规律方法总结:

郡县制和分封制度影响不同的原因:

①分封制同宗法制相联系,是以血缘为基础的;

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②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不得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③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自主权,容易发展成为割据势力

郡县制削弱了地方自主权,使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汉代:初期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使诸侯王势力不断增大,严格威胁了中央集权,景帝时期爆发七国之乱,武帝实行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

唐代:安史之乱之后,大封节度使,在*治、经济、军事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唐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扩大之后形成五代十国割据的局面。

宋代:收精兵:禁军一半收归京师,一半留守地方,实行统调分离。统兵权归三衙,调兵权归枢密院。

削实权:所有州郡直属中央,各州设通判,可向朝廷直接汇报,知州由文官担任。

制钱谷:各地赋税地方只保留一小部分,其余的运往京师,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影响: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是后期的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元代: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直接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加强了中央集权,是现在省的开端。宣慰司是介于省与州之间的一种偏重于军事的监司机构,一般掌管军民之事。宣*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等少数民族地区事物。

2、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汉代:汉武帝建立中朝制度,是由皇帝的亲信组成的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府变成外朝,逐渐退出执*的地位。

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度

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审议驳

尚书省:负责执行交由六部

影响:三省间相互牵制又互相补充,挺高了办事的效率,完整相权被分割,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朝/p>中书门下是宰相办事机构,掌管行*

枢密院掌管军事

三司省掌管财*

参知*事为副丞相,掌管行*权

元朝:废三省,只保留一省——中书省,宰相的权势又逐渐变大。

明朝:明太祖废除了丞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明成祖设内阁制度,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机构。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清朝:清初重要军国大事由议*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雍正设军机处,只能跪授笔录,简化机构,提高了行*效率,但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3、选官制度:

战国至汉初:军功爵制

汉武帝:察举制(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征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向社会征聘人才)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门第来担任官吏。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考试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

隋炀帝:设进士科

唐太宗: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武举和殿试。

影响: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代所沿用。

4、监察和谏议制度:

监察:御使大夫、刺史

谏议:门下、谏院、都察院。

第二部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粟、水稻。

2、原始社会:刀耕火种(火耕)

3、商周:少量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4、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5、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6、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三人后发展成二牛一人,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犁评,标志我国传统歩犁的基本定型,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2、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西域的坎儿井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人力)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农具、技术和水利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以家庭(生产单位)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生产领域)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生产目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1、耕作方式: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①商周,土地国有集体耕作。井田制

②春秋战国,个体耕作。

2、形成:

(1)条件: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使劳动者有可能独立进行生产活动;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获得一定的土地。

(2)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3、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4、评价/p>积极: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具有生产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较长时间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推动古代经济发展和中国文明发展的基础。

消极: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

1、发展的历程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

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冶金、制瓷、丝织等领域在世界上一直领先。

(二)发达原因——国家权力的支撑

(三)主要成就

(1)高超的冶金技术

原始社会晚期

掌握冶铜技术

商周时期

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出现和推广

秦汉时期

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

灌钢法

(2)享誉世界的制瓷业——西方称中国是“瓷器大国”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起,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瓷器外销

宋代: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出现五大名窑

元代:青花瓷、彩瓷

明:景德镇是著名瓷都,五彩、斗彩瓷

清:珐琅瓷;粉彩;西餐具、鱼缸等

(3)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原始社会—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代—织机出现,可织多种丝织品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府织室规模大,有数千人,有“丝国”之称

唐朝—技术提高,以轻盈精湛著称,吸取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缂丝技术。

宋朝—品种繁多,吸收写实风格

明清—水平超过前代,特别是细致精密的缎。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苏州、杭州、南京是丝织业中心。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是古代社会稳定的因素;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

1、整体状况:

小农经济;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

2、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遭摧残

隋唐:恢复发展

两宋以后:艰难发展

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取代麻、丝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衣料。

明中叶: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雇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也就是出现了的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原因——

技术领先;贸易往来频繁

2、重要成就:

西汉起: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丝国”誉称;运送丝绸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

(1)“商人”的来历: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把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2)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成因:①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②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发展③春秋战国时期允许民间商业发展的*策。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表现:①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策,商业发展艰难;②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原因:①秦的统一促进了商业的发展;②秦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③西汉海陆丝绸之路的开辟。

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表现:①长安、洛阳、扬州、益州都市商业的发展②农村集市贸易发展③为商业服务的柜坊、飞钱相继问世。

原因:①国家统一*局安定②农业、手工业发展③大运河的开通,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4、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

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表现:①唐以前,市坊是有严格界限的,至宋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

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商税收入成为*府的主要财源

④出现了草市和夜市

最能反映宋朝经济繁荣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元代:交通发达,也有利于商业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5、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和问题

(1)环境——*府对商人征收重税,并施行种种压制*策。

(2)表现:①城镇商业繁荣

②棉花、茶叶、甘蔗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③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白银作为货币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二)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历代对外贸易的繁荣

西汉: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明清时期走向衰弱——原因: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策,导致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衰落。表现:仅广州一处通商,由*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

2、主要特点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朝贡贸易的特点:官府控制;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四、古代的经济*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井田制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诸侯把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对土地有使用权,无转让与买卖权,且需向国王缴纳贡赋。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占有他们的劳动成果。

2、春秋战国——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原因和进程: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出现)

②战争频繁导致土地转让、劳动力流失,井田制遭到破坏

③各国的税制改革(公元前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实质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④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

3、封建土地所有制

主要形式——国有土地,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小农土地私有制

因封建土地制度存在,土地兼并不可避免,其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历朝*府都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北魏至唐前期的均田制,按照人口分配土地,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二)重农抑商*策

原因(目的)——保护小农经济(直接原因)

维护封建统治(根本原因)

表现:

1、战国:商鞅变法首倡

2、西汉:抑制富商大贾。积极作用为主:利农、打击富商大贾势力。

3、明清:固守“重农抑商”*策。

评价:

积极: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

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安定人心。

消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重农抑商”*策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强化了自然经济,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①海禁*策:指明清两代严禁人民出海贸易,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②闭关锁国*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策,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

2、原因:

(1)明初统治者担心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2)清初统治者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3)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影响①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三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兴起。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治思想——*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统治者实行苛*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③“为*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治。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思想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②“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③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被尊为“亚圣”。

*治思想——“仁*”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人性本善”说。

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评价——

①“仁*”、“民本”思想对约束暴*、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④他和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成《孟子》一书。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哲学思想——

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思想)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治主张——

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

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评价——

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②吸收法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

③《荀子》一书保存了荀子的主要思想。

④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2、道家

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春秋时期重要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哲学思想——

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治主张——

“无为而治”(*治方面)、“小国寡民”。

评价——

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

③《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

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要达到“逍遥”,就要“无所恃”,不义受各种条件左右)。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评价--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体系,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结论: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墨家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兼爱”(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节俭”

评价--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③《墨子》是研究墨子思想的基本资料。

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4、法家

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律是处理*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御群臣的工具;势力是君主的*权、威势,即权威。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法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②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③其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④在西汉以后的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2、兵家

孙膑--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评价--①主要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同时又广泛地吸收了法家和其他各家的思想。②其军事思想被编为《孙膑兵法》一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③《孙子兵法》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兵书,揭示了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兵伐谋,先为不可胜,三军可夺气,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及系统性、整体性控制等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几乎涉及古代战争的各个方面,被尊崇为兵学圣典)

(三)历史意义(评价)

百家争鸣各家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社会背景:经济残破,百业待兴,休养生息*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①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外儒内法)

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思想。③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治的统一。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起用文学儒者参*。

③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4.影响:

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

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

④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⑤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三、宋明理学

(一)兴起的社会背景

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

2、隋唐:“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宋代: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代表——北宋的明道先生程颢、伊川先生程颐兄弟二人(著作《二程遗书》)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1)内容:“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思想特点:“二程”和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管理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历史地位:积极:具有忧患意识,崇尚道德,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朝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继承这一趋势,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

不科学: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因循守旧,重礼轻法。

2、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1)内容:陆九渊——南宋理学家,世称象山先生,提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的思想被称为“心学”。提出“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

王阳明(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世称阳明先生,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结晶是“阳明心学”。他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本性,是理,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

3、心学与理学的关系

(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2)相同之处:思想上:都属于唯心主义;

目的上: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3)不同之处:把握“理”的方法。

(三)评价:

消极: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上: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文化上:明代晚期的思想界(理学)因循守旧。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时期:明代晚期

主张:①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

②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

③赞扬历史上“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④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禀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使得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著 作:《藏书》《焚书》(两书都对儒家经典和程朱理学进行了大胆批判,表现了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精神)

评价:李贽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及主张

(1)黄宗羲(梨洲先生)

著作:《明夷待访录》(梁启超称之为“宣传民主主义的工具”)、《明儒学案》

主张:①在《原君》中公然宣称“君主乃天下之大害”,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
  的伦理纲常。抨击君主专制。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批判“君臣纲”的愚忠


   ④主张“工商皆本”


   ⑤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摄像,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


   ⑥提出用“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为原则的“天下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2)顾炎武(亭林先生)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张:

①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强调“众治”,反对“独治”。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明道救世”,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

(3)王夫之(船山先生)

思想:唯物主义

主张:

①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②在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③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④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⑤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4,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著作:《船山遗书》

2、三人的共同主张

①*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②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3、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4、背景: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开创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的,具有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潮。反对专制暴君*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构成了这一时期进步思潮的又一重要方面。

5、经世致用的影响

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民情之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的反思、批判,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儒家思想小结

一、儒家思想演变脉络小结:

形成——先秦时期。

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

进一步改造--隋唐,三教合一。

转型与成熟——宋明理学

继续与变异——明清

概况: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始皇时期,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①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治建设;

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⑥“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三、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