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荀子日课学不可以已终身学习 [复制链接]

1#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荀子日课》正式开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1.1)

我们常称孔孟之道,然则孟子并不能代表儒家思想的全部,真正儒家的主流乃是荀子。《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言:

况(荀子名况)之著书,主于明周孔之教,崇礼而劝学。其中最为口实者,莫过于《非二十二子》及《性恶》两篇。……平心而论,卿(荀子字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于过当,是其所短。韩愈大醇小疵之说,要为定论,余皆好恶之词也。

唐以前,一直是孟荀并称,直至宋明理学,才尊孟抑荀,也直至明代,荀子才被逐出孔庙。梁启超在《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书中说:

孟子既没,公孙丑、万章之徒,不克负荷,其道无传。荀子身虽不见用,而其弟子韩非、李斯等大显于秦。秦人之*,壹宗非斯。汉世六经家法,强半为荀子所传,而传经诸老师,又多故秦博士。故自汉以后,名虽为昌明孔学,实则所传者,仅荀学一支派而已。

梁启超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荀子》的读法,一是为了修养应用,二是为了学术研究。我们的目的在于前者。梁启超说:

为修养应用起见,读《荀子》最能唤起吾辈之自治力,常检束自己,不至松懈堕落;又资质稍笃下之人,读之得“人定胜天”的信仰,能增加其勇气;又其理论值剖析刻入处,读之能令思虑缜密,遇事能断。是故《孟子》之益处在发扬志气,读《荀子》之益处在锻炼心能,二者不可偏废。

读《孟子》可以养浩然之气,读《荀子》则养务实自律精神,通过学习改变气质,达到善的境界。

荀子重视学习,全书以《劝学》开始,劝学也,劝勉人们学习也。他既然认为人之性恶,要改变则通过学习教育,从而化性为善。我们来看荀子如何说。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已,止也。学无止境,学习不能停止。从学校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当成为一种终身的习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但比水寒冷。青,即染料靛青。蓝,即蓼蓝草,制作靛青的原料。青出于蓝,冰生于水,人之学习必有所本,不是凭空而来的,但是又能通过学习,超越其所本,改变自己得本性。杨倞注曰:

以喻学则才过其本性也。

陈濃言进一步言曰:

所谓学不可以已者,欲求胜于前人耳。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一根木头笔直得合乎墨线,但用火烘烤可以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就像圆规画的一样,即使再烘烤暴晒,也不会再伸直了,这是輮使它变得如此。輮,用微火烘烤木材使其弯曲。槁,烤也。暴,晒也。梁启雄引梁启超曰:

言木性本直,与绳相适应;若用人力屈之为轮,则亦能曲而与规相适应;虽至枯干,终不复直。以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木材靠墨线校正才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所以君子广博地学习,又能每天反省自己,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不犯错了。梁启雄引梁启超曰:

省,有察验之义,谓博学则智识日明,常以所学切己参验省察,则行无过。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相互砥砺中前行,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读书改变气质。《格言联璧》曰: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