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开拓者 [复制链接]

1#

聆听光明

理论探索·学术前沿·人文关怀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认识论研究热潮,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哲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夏甄陶(.4—.12)作为这一研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不仅在认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而且在实践唯物主义、人学以及中国哲学多个领域都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

初入哲学门:曲折艰辛的求学路

年4月1日,夏甄陶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二都乡(今羊角塘镇)一个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符竹村。他在一首词中写道:“我本湘中山水郎”“少年不知乾坤大,老大方知学问长”。在抗日战争时期,安化县躲过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很多学校的避风港。一些沦陷区的学校包括湖南省立第五中学都迁到这里,许多知识分子包括长沙和武汉的大学老师也都来到这里任教,大大提高了这里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夏甄陶非常幸运地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为自身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中学时代,他被一些看似玄奥的问题所吸引,对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年1月,夏甄陶高中毕业后在村里做了半年小学教师。同年7月,他第一次走出自己的家乡,到长沙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高考。因为路途遥远且交通不便,再加上囊中羞涩,所以他的高考旅程非常艰难:没钱住旅店,晚上就睡在湖南大学的教室里;没钱吃饭,就仅在每天早晨晚上吃一碗米粉;没钱买返回的船票,就到湖南省教育厅开证明,以免费乘船回家;走完水路,还要步行里山路才能到家……由于对哲学情有独钟,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报考了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两所著名高校的哲学系。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他被这两所高校同时录取。考虑到家境不好,武汉大学离家较近,可以节省开支,他选择了武汉大学。年8月,由于全国院系调整,武汉大学哲学系被合并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他又来到北京大学继续学习哲学。

当时,北京大学哲学系群星璀璨,聚集了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贺麟等一批哲学大师。夏甄陶求知的欲望被激发得更加强烈,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然而,新学期一开始,他就被教育部抽调提前毕业,到北京地质学院*治教研室工作,在北京大学的学习计划中断了。幸运的是,年12月,他又被保送到北京大学马列主义研究部读研究生,主要学习联共(布)*史和中国革命史、*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治理论课。年,他以全优的成绩研究生毕业,回到北京地质学院*治教研室讲授马列主义基础和辩证唯物主义等课程,并于年加入中国共产*。

求学期间,夏甄陶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国哲学史和其他哲学原著。工作后,他还时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北京大学旁听哲学大师们的课程,如金岳霖讲授的罗素哲学,贺麟讲授的黑格尔哲学,以及张岱年讲授的中国哲学史,等等。他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撰写文章,利用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中的一些热点问题。“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下放到地质部江西“五七”干校劳动。年3月,他被调到国家计委地质总局*治部工作。由于眷恋哲学研究事业,年9月,他申请调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工作。年“四人帮”倒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逐步走上正轨,他从此开始了自己热爱的哲学研究事业。

阐释与探索:推动实践结构理论研究

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进而开启了全国思想解放的序幕。几乎与此同时,夏甄陶在《哲学研究》年第5期发表了《真理是具体的——读书笔记》。文中详细阐释了马克思关于“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哲学命题。这一讨论在哲学界得以深入展开,引发学界自我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进行重新理解。其中,关于实践内涵的研究和讨论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思想解放,使之开始摆脱“左”倾思想束缚,逐渐走上理论发展正轨。紧接着,以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为标志,学术界掀起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和创新发展的高潮,夏甄陶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一是重新审视实践涵义,提出实践一般结构理论。年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哲学界引发学者对实践涵义、要素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夏甄陶在《哲学研究》年第5期发表了《实践的要素、特性与真理的标准》一文,提出“目的是实践的一个要素”的观点,率先对实践涵义和要素进行重新审视,引起学界高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