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小说《荀子》连载刘志轩著
第二卷天行有常
第十四章(第三节)楚王下诏命荀子祭天求雨县丞祭天屈光骗穷汉装旱魔
县衙的厅堂里曙光照耀。荀子依然手端蜡烛在兰陵地图前面望着地图思考。
县丞进门来:“啊呀!荀县公!天已经亮了!”
荀子:“啊!……”急忙吹灭蜡烛。
县丞:“荀县公一夜没有睡呀?”
荀子:“你看兰陵东边的泇水是不是可用来灌田呀?”
县丞:“荀县公!大旱三年,泇水也干了。即如水多,由低处向高处引水,谈何容易?”
荀子郑重地:“古有大禹治水,西门豹治邺,为何我等就不能治好兰陵?”
县丞摇头笑道:“老夫子,你不是治水的大禹,我也不是邺城的西门豹。天不下雨,你的学问再大,又有什么办法?”
门外突然传来高声的呼唤:“大王诏书到!”
县丞:“啊?大王诏书到了。”
荀子、县丞急忙出门迎接。
荀子与县丞拱手施礼将手捧诏书、面目严肃的宫人迎进县衙。
宫人手捧诏书走进厅堂。
荀子和县丞向宫人施礼跪拜,恭听宫人宣诏。
宫人高声宣读:“兰陵县公荀况听宣!”
荀子:“陛下!”
宫人:“大王诏曰:朕闻兰陵大旱三载,饿殍遍野,心中甚为不安。兰陵县开仓放粮,虽然未报朕知,姑念救民紧迫,不予追究。诏谕兰陵县公赈灾安民,立即设坛,代朕祭天求雨,以解民忧!”
荀子心中一惊:“啊?……”
县丞轻声地提醒荀子:“荀县公,接诏书呀!”
荀子蹲坐在地上许久未动。
县丞:“荀县公!公公在等着你接诏书啊!”
荀子心情沉重地上前,将宫人手中的诏书接过去。
荀子将宫人转引到客厅。衙役为宫人、荀子、县丞送上水。
荀子向宫人说:“公公请用。”
宫人和蔼地说:“荀县公,何时设坛祭天求雨呀?我回到都城也好回复大王。”
荀子心中不悦,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
县丞接过话说:“请回禀大王,我们立即照办。”
宫人:“好!那我就回都城禀报去了。”起身要走。
县丞:“公公!歇息几日再走。”
宫人:“不,大王和令尹还等着回话呢!”出门。
荀子礼貌地:“送公公!”
宫人回身:“荀县公,祝你代替大王祭天求雨好运!”说完走出客厅。
县丞感慨地:“大王英明呀!自从开仓放粮那天起,我的心里一直捏着把汗。总害怕大王怪罪,掉了脑袋。如今大王不但不怪罪,还降下旨意,叫您代替他祭天求雨。大王英明,英明!”
楚王的诏书摆放几案上,荀子生气地往来踱步。
幽兰告诉母亲:“娘!听说楚国大王来了诏书,要我爹代替大王祭天求雨呢!”
荀夫人:“咳!这个老天爷,总不下雨,把老百姓都毁啦!”
幽兰:“娘!你见过求雨吗?”
荀夫人:“见过。那年邯郸大旱就求过雨。”
幽兰:“怎么个求法?”
荀夫人:“在野地里搭起高台子,摆上风、云、雷、雨各路神仙的像,供上最好的供品。官员请来巫师,口念咒语,老百姓都跪在地下,向老天爷磕头求告,一直到天上下雨为止。”
幽兰:“哎呀!那得跪到什么时候呀?”
荀夫人:“求雨嘛,就得心诚。”
幽兰:“求下雨来了吗?”
荀夫人:“没有。”
幽兰:“那还求它做什么?”
荀夫人:“不求老天爷下雨,谁能给下雨呢?”
幽兰:“那……,你说我爹能求下雨来吗?”
荀夫人:“谁知道呢?……”
李斯走进荀子书斋:“老师唤我?”
荀子指着几案上的诏书,冷冷地说:“楚王来了诏书,让我代他祭天求雨。”
李斯:“啊!老师,楚王关爱百姓,果然英明!”
荀子:“荒唐,荒唐呀!”
李斯惊异地:“老师,您为何生气?……”
荀子:“兰陵已经大旱三年,今天是六月初五,还没有下一滴雨水,百姓人心慌慌,我们设下祭坛,让百姓都在祭坛下面跪地求雨,大王坐在王宫中就可以心安了吗?”
李斯不解地:“老师以为……”
荀子感慨地:“愚昧!愚昧呀!君王用愚昧教导百姓,百姓因愚昧而贫穷。如此,楚国何日才会富有,才会强盛?”
李斯:“老师,弟子认为,既然大王有诏书到来,作为县公,就应当按诏书行事。”
荀子:“这诏书下得对吗?”
李斯:“弟子认为,楚王下诏书祭天求雨,为的是百姓,没有什么不对。”
荀子:“天上的雨是求下来的吗?”
李斯:“这……,老师,您不是常说要正名份吗?老师如今的名份是楚国的县公,县公就应当遵从君王的敕命。”
荀子:“是的,我如今是楚国的县公,是楚王的臣子。然而,怎样做一个臣子,你明白吗?一个臣子,遵从有利于君王的命令,那叫做顺君;遵从不利于君王的命令,那就叫做献媚。不遵从君王的命令,而做有利于君王的事,叫做忠臣。不遵从君王的命令,去做不利于君王的事,那叫做暴臣。不体恤君王的荣辱,不顾及国家的得失,偷合苟容以保持自身的禄位,拉拢私*,那叫做国贼。你说,让我做个什么样的臣子?是做一个忠于君王的臣子,还是做一个献媚君王的臣子?”
李斯:“学生浅见,还是老师想得深远。不过,假如不遵从楚王的敕命,楚王若怪罪下来……”
荀子:“一个真正忠心于国家的臣子,应该不盲目迎合君王的命令而违背国家的根本。这叫做从道不从君。”
李斯恭谨地:“啊,……是。”
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这是人之最高德行。李斯呀,人世间如果一切能以礼义来规范言行,而不是以君王或者是父母的话语来规范言行,那么儒道就完备了,即便是尧舜也不能比之更好!”
李斯:“是,老师说得对。”
师徒二人沉默了。
面对楚王的诏书,李斯问:“老师,这件事现在该如何办呢?”
荀子:“不去管它。如今天旱无雨,百姓种不上庄稼。我身为县公,只能够让百姓摆脱愚昧,变得聪慧。绝不能用愚昧去误导百姓。”
李斯:“老师想……”
荀子:“我要想办法为百姓找水,让百姓种上庄稼。”
李斯:“找水?……”
荀子:“对!找水。”
李斯:“我们到哪里去找水?”
荀子:“到山里去。”
李斯:“老师,到山里找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如找到了,远水也不解近渴呀?”
荀子坚定地:“就是找来一滴水,让百姓多种上一棵庄稼,也比做祭天求雨的蠢事好!”
县丞走进来:“荀县公!”
李斯说:“啊,县丞大人来了,请坐。”
县丞坐下说:“荀县公,什么时候设坛呀!”
荀子:“设什么坛?”
县丞:“代大王陛下祭天求雨呀?”
荀子半晌未语,拿起诏书,看了看:“若是求不来雨呢?”
县丞:“那我们也是遵照大王的诏书办了。”
荀子:“我不愿做这种愚弄百姓,劳民伤财的事。”
县丞:“荀县公,倘若不按大王诏书行事,大王怪罪下来,你我可都吃罪不起呀!”
荀子想了想说:“这诏书你拿去。”
“哎……”县丞不知道荀子何意:“荀县公,这诏书是给你的,我哪有资格代大王祭天求雨呢?”
荀子:“那就不要管它。”
县丞试探地:“荀县公!你,你真的不愿意代大王祭天求雨?”
荀子看了县丞一眼,未予回答。
县丞轻声问李斯:“李斯先生……”
李斯不语。
县丞求之不得地:“那,那,……我,我就冒昧代替您了,行吧?”
荀子:“不是代替我,是代替大王。”
县丞:“对,是代替大王!”县丞十分荣耀地将诏书双手捧起:“那我……,我就代大王求雨了?……,啊,好,我代替大王求雨!我代替大王求雨!”
县丞高兴地来到屈光住所:“屈少爷!好事!好事!”
屈光:“什么好事?”
县丞:“那位荀老夫子果然是个书生,不懂得事理。大王下了诏书,让他代替大王祭天求雨,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呀!可他不愿意。”
屈光:“哈哈!什么荀老夫子?老糊涂,老蠢货!”
县丞:“这份光彩,他不愿意做,我来做。”
屈光:“哈哈!那你可是要风光风光了!”
县丞:“你也风光呀?我搭起求雨台,请你这位都城来的大巫师登上台去。假如求下雨来,你就是兰陵的救星,兰陵的神灵!”
兰陵县城街头。
兰陵的百姓组成求雨的队伍锣鼓喧天,笙竽齐奏。因为黑色与五行的水相对应,所以,他们高举着黑色的旗帜,列队行进。
四个粗壮的汉子为一组,各抬着风伯、云君、雷神、雨师四种神的塑像走在队伍的前面。楚人心目中的神与夏人不同。无论神鬼都是美男美女,有人情味儿。所以,百姓抬的神像,可仿照北方的神像手中拿着表示神力的道具,但脸面、衣着美丽鲜艳。
神像的后面,女巫披发跣足身穿黑衣。男巫也身穿黑衣,头戴怪兽、鬼魅面具。男女一同载歌载舞。乐曲以鼓为主,巫师们踩着鼓点舒喉而歌,拂袖而舞。
最后的几辆车马上载着铜鼎、猪、牛、羊头等祭器和祭品。
队伍由闹市走出城门,走向郊外。
荀夫人担心地问荀子:“你真的要进山去找水?”
荀子:“对!”
幽兰:“爹!你这么大年纪了,跑到哪里去找水呀?”
荀子:“我既然做了兰陵的县公,就要为兰陵百姓做事。”
荀夫人:“你不听大王的命令,大王不怪罪吗?”
幽兰:“是呀?大王怪罪了,那可是了不得!”
荀子:“圣明的大王应当知道,什么样的臣子才是在真诚做事。”
幽兰:“那他若是不圣明呢?”
荀子:“……”
荀夫人:“兰儿,快别说了。给你爹收拾进山的衣服。我来准备干粮,让你爹多带上一些。”
幽兰:“哎!”
在荀子官邸门外,李斯、陈嚣和几个衙役正往车上装着干粮、水和衣物等。
荀夫人和幽兰把荀子送出府门。荀夫人向荀子嘱咐:“你今年都五十六了,不年轻了,要知道自己爱惜自己!”
荀子:“哎!”
幽兰向李斯、陈嚣说:“斯哥,陈嚣,一路照顾好我爹!”
李斯、陈嚣答应:“哎!”
荀子登上车,向车夫挥手:“走吧!”
车子启动。荀夫人突然想起了什么,向幽兰:“兰儿!快叫住你爹!”
幽兰喊:“爹!我娘叫你!”
荀子向车夫:“停一下!”
荀夫人赶到车前去,又嘱咐道:“你找到水源就快一点回来,找不到水源也要快一点回来,啊!”
荀子:“好。”
车子启动,向前走去。荀夫人与幽兰一直望着荀子一行在远处消失。
在县丞府中,巫婆和县丞的爱妾为县丞穿衣打扮。
巫婆:“祭天求雨,要感动上苍。无论是祭礼筹办,还是举行仪式,还是身上衣着,都得表现出诚心来。”
爱妾:“哎!您看他这身穿戴行不行?”
巫婆端详着:“还差不多。”
县丞认真地:“哎!不能差不多。本县丞代替大王陛下祭天求雨,乃是一件无比荣耀无比圣神的大事,非同小可,要一点不差!否则,老天怪罪,求不下雨来,那还了得!”
爱妾又为县丞仔细做整理,问巫婆:“行了吧?”
巫婆又端详了一番:“行了。”
县丞:“还是差不多?”
巫婆:“不,一点不差!”
县丞:“巫婆,你再看我走上两步是否得体?”
县丞神情紧张,身体僵硬地手捧诏书走得十分蹩脚。县丞爱妾和几个衙役看了止不住吃吃发笑。
县丞训斥道:“笑什么?如今我是代替大王祭天求雨!我应当像大王一样。不,如今我就是大王!”
县丞又僵硬地演习走路,人们强忍住笑,谁也不敢出声。
荀子乘车,李斯、陈嚣和几名衙役跟在后面,急急在荒野之上行进。
在兰陵县城郊,搭起一座高高的祭坛。祭坛周围竖立着八面黑色的旗帜。
风伯、云君、雷神、雨师四种神的塑像一字排开,放置在祭坛上,坛前摆着猪、牛、羊头等祭品。青铜鼎内烈焰熊熊,香烟氤氲。
祭坛下黑压压跪满了男女老少虔诚的求雨人群。老族长、季伯、季仲、灵儿与奶奶都在其中。他们口中不停地念叨着:“天帝开恩,给下点雨吧!下点雨吧!下点雨吧!”
巫婆焦急地催促:“县丞大人!祭坛都准备好了,就等你登台祭天了!”
县丞:“屈大巫师呢?”
巫婆:“就是他让我来催你!”
“好!”县丞欲走,又止:“哎!我怎么觉得不合适呀?”
巫婆:“哪里不合适?”
县丞:“大王的诏书上写的是让荀县公代替他祭天求雨,我来祭天,这合适吗?”
县丞爱妾:“哟!你怎么又后悔了?”
县丞:“不是后悔。大王的诏书上明明写的是荀县公,我去,这,这不合适。大王如果知道,怪罪下来,我担待不起,我担待不起。”
县丞爱妾:“哼!想吃肉,还又怕烫嘴。”
县丞:“你住嘴!”
巫婆:“荀县公他不去,你就去吧!”
县丞:“不行!”
巫婆:“那该怎么办?台子都搭好了,谁来登台祭天?”
县丞想了想:“找他,还是让他去。”
县丞爱妾:“你知道他在哪儿?”
县丞:“无论他在哪儿,也得找到他。”
荀子一行正在荒野行进,县丞乘车赶来:“荀县公!——”
荀子闻声让车子停下。
县丞赶上来,下了车,跑到荀子的车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荀县公!……”
荀子:“何事?”
县丞:“祭坛备好了,单等您代替大王登坛祭天求雨呀!”
荀子:“不是你去吗?”
县丞搭讪一笑:“我,我没有那个资格呀!”
荀子:“你有。”
县丞:“大王的诏书上写得是您哪!”
荀子:“你应承下来了,你就去。”
县丞:“还是您去吧,我不够那个格儿。”
荀子:“你够。”
县丞:“这……这不合适。”
荀子:“合适。”
县丞:“这……”
荀子:“还有事吗?”
县丞:“代替大王祭天,这是天大的事儿,你……”
荀子:“天大的事儿是为百姓找水种田。我走了。”
县丞:“这……”眼望着荀子的车子和李斯等人远去。
巫婆在县丞府等得着急:“眼看祭天的时辰就到了,这,这县丞大人怎么还不回来?”
县丞爱妾:“他是又想吃肉,又怕烫嘴。”
县丞风尘仆仆走进门来。
巫婆急问:“哎呀!县丞大人,你可回来了。找到荀县公了吗?”
县丞:“找到了。”
巫婆:“啊,找到啦?祭天的时刻马上就到,赶快请荀县公登祭坛吧!”
县丞:“他不来!”
巫婆:“哟!闹腾半天,他还是不来呀!……”
县丞得意地:“看来,这件代替大王祭天的大事只能由我来承担了!”
县丞爱妾:“看美的你!”
县丞:“这是福气!人一辈子能有几回这样的福气?”向巫婆命令:“走,登坛!”
县丞爱妾:“慢走,再换换衣服!”
县丞:“不是刚刚换过吗?”
县丞爱妾:“看你出去跑一趟,里外都脏了。老天若是怪罪,你受得了吗?”
县丞:“好,换!”县丞向巫婆:“你去告诉大巫师,我一会儿亲自去请他!”
巫婆:“你快一点!我这就去。”
屈光正在给四个衣衫褴褛的穷汉猪肉块子:“吃吧!吃饱一点。灾荒年,能吃饱肚子不容易。”
四穷汉不说话,只是大口大口地吃肉。
屈光又拿了一块肉给一个穷汉:“给!吃!”
穷汉接过去,继续大口大口地吃。
屈光指着屋子里的东西:“你看,这些肉、粮食、金子、玉璧,都是你们的。不过,你们要听我的话。”
四穷汉:“好!”
屈光:“今天你们装扮成来自四方的旱魔。每个人必须爬到刀山顶上。”
四穷汉点头。
屈光继续说:“上到刀山顶端之后,赶快下来。不要怕人们喊叫抓你们。我会安排人把你们接走,让你们拿着这些宝物远走高飞。”
四穷汉:“好!”
屈光看着他们吃肉的样子,既鄙视又想笑:“哎哎!不要光吃。要记住,必须爬到刀山顶上去。上到刀山顶上,就赶快下来,我派人接你们。”
四穷汉:“哎!”
屈光:“去吧!”
四穷汉离去。
县丞进来拱手:“本官迎候屈大巫师!”
屈光:“都准备好了吗?”
县丞:“本官按照您的吩咐,已经传令下去。兰陵的男女老少一齐出动,县设大王祭天台,村设乡里祭天台,家家户户都设祭天台。面向东方,跪地求雨,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直到天帝开恩,降下雨来为止!”
屈光:“好!”
县丞:“请屈大巫师上车。”
屈光:“好!”
屈光身穿黑色的大巫师法衣,端坐在豪华的车子上,县丞亲自驾车,在街头行进。
兰陵郊外的祭坛上,巫婆高声喊:“午时到,祭天!——”
巫婆手举祭旗,挥舞三下,台下鼓乐一起奏响。
戴假面的众男女,排成队形,踏着节秦,舞动身躯。台下数千百姓和着巫师的歌声一起高唱。
在祭坛对面立着一座用木杆搭成的刀山,雪亮的铁刀横插在木杆上,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把把铁刀闪着耀眼的光。
四名女巫手捧酒尊,走到神像前,跪下。
屈光站在台子的中央,威严做法,而后对天呼唤:“祭坛高耸,万民祈祷,楚国大王,亲祭天神,祈求上天,普降甘霖!尚飨!”
县丞头顶诏书,俨然就是楚王,登上祭坛。
巫婆高呼:“敬酒!”
屈光:“敬酒一尊,祭于风伯。风为雨兆,尊神驾临!”
县丞行至风伯像前,接过女巫手中的酒尊,双手举过头顶。
屈光看见县丞扭捏作态的样子,心中好笑。
更多《荀子》小说
请访问: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