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笔记回顾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先看导图,精华收好了~
01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
/p>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阶段性
/p>
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不平衡性
/p>
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相一致地匀速运动,在不同的时间里,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
互补性
/p>
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差异性
/p>
指不同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存在着速度和水平的不同。
02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
(1)单因素论
单因素论,即单因素决定论,指认为人的发展被某一种因素所决定的观点。
①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孟子(“性善论”)、柏拉图(自然素质决定)、荀子(“性恶论”)、高尔顿(优生学)等。
②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等。
(2)多因素论
多因素论,即多因素决定论,与单因素论相对。多因素论强调多种影响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作用大小的不同变化,以及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生影响的关系。
03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体看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
(1)遗传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环境
①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限制性。
②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最终取决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内涵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②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所以,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幼儿教师(3月9日笔试)
2科4本领券购买享低价93元
包含4本:
综合素质×1、教育知识与能力×1、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2(2本含16套真题+16套模拟)
免费赠送:
幼儿备考攻略PDF、幼儿教学设计PDF、幼儿思维导图PDF、幼儿主观题PDF、APP免费节微视频课程
适合人群:
0基础幼儿教师资格考生、有志于从事幼儿教师的备考人员
小学教师(3月9日笔试)
2本4科领券购买享低价59元
包含4本:
综合素质×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2(2本含16套真题+16套模拟)
免费赠送:
小学备考攻略PDF、小学教学设计PDF、小学思维导图PDF、小学主观题PDF、APP免费节微视频课程
适合人群:
0基础小学教师资格考生、有志于从事小学教师的备考人员
中学教师(3月9日笔试)
2科4本领券购买享低价93元
包含4本:
综合素质×1、教育知识与能力×1、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2(2本含16套真题+16套模拟)
免费赠送:
中学备考攻略PDF、中学教学设计PDF、中学思维导图PDF、中学主观题PDF、APP免费节微视频课程
适合人群:
0基础中学教师资格考生、有志于从事中学教师的备考人员
抢购方式
打开“手机淘宝”APP,搜索“duia图书旗舰店”进店咨询。
添加到我的小程序
下次学习更方便哦
-end-
资料来源:教师帮官微等,内容仅做交流分享之用,侵删。
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备考资料,尽在教师帮APP,点阅读原文即可下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