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荀子日课丨礼是一种自我修养,能让你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趁早治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638309.html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日我们进行《荀子日课》第16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荀子2.1)

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配尧禹。

全善之法,由礼而行。以之调理元气来养生延年,就能使自己的寿命仅次于彭祖;以之修身自成其名,则可以与尧、禹相媲美。

无论心中有什么抱负,先养好身体再说。没有健康的身体,谈什么修养、事业?彭祖,姓篯,名铿,尧封之于彭城,传说他经历了虞、夏、商、周,活了八百岁。

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

修身的关键在于礼义和诚信。做到这二者,既适宜于显达时立身处世,又有利于在穷困中立身处世。杨倞注曰:

信,诚也。言所用修身及时通处穷,礼诚是也。《孟子》曰: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为什么礼对修身如此重要?荀子认为: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

大凡在动用感情、意志、思虑的时候,遵循礼义就和顺通达,不遵循礼义就颠倒错乱、懈怠散慢。勃,通悖。提僈,弛缓,怠惰。僈,通慢。王先谦注曰:

不由礼则血气强者多悖乱,弱者多弛慢也。

遵循礼,就是掌握分寸,不至于劳心费神,让自己的精力透支,或者散漫无度,让自己闲成一个废人。

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

在吃喝、穿衣、居住、运动的时候,遵循礼义就谐调适当,不遵循礼义就会触犯禁忌而生病。

饮食方面,三分醉,七分饱。穿衣也是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小孩的毛病都是悟出来的。居住之所,不奢华也不过于俭朴,以舒适为佳。运动时,要动静结合,运动本来是为了健身,倘若运动锻炼后,反而伤痕累累,岂不有违初衷。

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

在容貌、态度、进退、行走方面,遵循礼义就显得文雅,不遵循礼义就显得鄙陋邪僻、庸俗粗野。

学礼者多有教养,言行举止,优雅大方,不拘谨、不粗野。

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人没有礼义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义就不能办成,国家没有礼义就不得安宁。《诗经》中说:礼仪完全合法度,言笑间都合时宜。”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卒,尽,都。获,得时,得当。

礼,即原则、规范。学礼,能让一个人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当下所谓的自律、收纳,其实都是礼的一种表现。

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的生活状态,只是文人的臆想。倘若真的相信,遵而行之,恐怕不仅难以成事,也寿不永也。

与孟子的养气养心相比,荀子学礼的修身途径,更加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也更加切实可行。

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荀子日课》《家塾教学法》正式开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