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金句bull荀子不法 [复制链接]

1#
最全母婴护理技能知识 http://www.anxixianga.com/ycjy/7005.html

编者按:里的这些句子,是两千多年以来,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那些人们反复读过的;是两千多年以来,我们的列祖列宗们反复读过的。何为“道”?前人反复走过的路,就是道。所谓不离道,沿着道走,就是这个意思。

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

《荀子·礼论》

“法”,依法、取法、遵循;“足”,充分、重视。不遵循礼,不重视礼,这样的人称为无方之民。“方”,规则、原则;“无方之民”即不讲规则、没有底线的人。做事遵循礼、重视礼,这样的人称为有方之士,即有原则、守底线、讲规则的人。本条经典金句出自于《荀子·礼论》。

荀子曰:“礼之理诚深矣,‘坚白’、‘同异’之察入焉而溺;其理诚大矣,擅作典制辟陋之说入焉而丧;其理诚高矣,暴慢恣睢(sui)轻俗以为高之属入焉而队(注:同“坠”)。故绳墨诚陈矣,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注,同“悬”)矣,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设矣,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于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故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人道之极也。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无方之民也。”

荀子说:“礼”里面的道理是很深的,那些分析“坚白”和“同异”的,在“礼”的面前就微不足道而被淹没了;“礼”里面的道理是大道理而不是小道理,那些自创律典制度的学说与“礼”在一起就显得偏执孤陋而无法立足;“礼”里面的道理是很高的,那些把粗俗傲慢情况轻浮放荡的习俗作为高尚的人在“礼”的面前显得堕落。木匠的墨线一旦拉起来,就不可能在曲直上搞欺骗;枰一旦挂起来,就不可能在轻重上搞欺诈;圆规矩尺一旦用上,就不可能在方圆上出偏差;君子一旦在礼上审慎起来,就不可能用诡诈来欺骗他。墨线是最直的;枰是最公平的;圆规矩尺画出来的是最标准的圆方;而礼,来说社会最好的规范。(后略)

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经典金句”印章为专属印章,有版权,他人请勿使用。

(中国文化书院王守常院长题字)

编者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文化书院秘书长、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什刹海书院教授。

苑天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