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哲学史真题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先秦哲学

《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有什么特色(浙大00)

简述老子的无为思想。(人大04)

老子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武大98)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及其贡献与局限(武大02)

老子“自然无为”的理论及其思想基础。(人大07)

试析老子的“有生于无”。

试论老子的“道法自然”。

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人大07)

老子的“道”与“德”的关系。(清华08)

老子在知识与智慧问题上的看法是怎样的?

试述孔子的“为*以德”思想。(人大02)

试述孔子的中庸思想。(武大04)(武大09)

试论孔子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

论述孔子“仁”的思想。(北师04)

试述孔子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及其现代意义(浙大00)

孔子是如何论述仁、知统一?

墨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厦大06)

墨子的兼爱思想(厦大0)

简要评述墨子尚同思想。

试论述墨子的哲学思想。(山大4)

《齐物论》的逻辑理路。(南开0)

试论“庄周梦蝶”的哲学意义。(北师02)

庄子论心与物、道与物以及物与物的关系。

庄子道论述评(吉大00)(北师09)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人大98)(清华04)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复旦99)

庄子如何对独断论进行批评?

分析、评价庄子齐是非的思想。(中大03)

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简)

庄子在天人关系上的基本看法是怎样的?

简论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人大99)(人大05)

简述老庄思想中自然主义特征。(中央民族05简)

庄子是如何继承和发挥老子的思想的?(中大0)(中大06)

简述孟子的仁*学说(人大00)

孟子是如何论证人性是善的。(人大06)

简论孟子的“四端”说。(人大0)

孟子与告子人性论比较。(人大08)(清华09)

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评述。(武大07)(北师07)

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人大97)

简述孟子哲学中与人性学说相关的修养理论的统一。

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分析荀子“化性起伪”的思想。

荀子是如何论证人性恶的?(人大04)

简述荀子的性伪学说。(人大07)

评述荀子的虚壹而静论(武大00)

荀况天道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价值。(武大99)

荀子的逻辑学理论以及对当时三大谬误的批判。

简述荀子对先秦哲学的总结。(南大08)(中大09)

试比较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之异同。(人大03)

试述孟子“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基本思想,并在两者的比较中说明各自的特点与意义。(武大07).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区别.(武大)

简析“白马非马”。

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

《周易》书名的由来与要义。(厦大06)

《易经》的性质及其三大原则(厦大99)

《易传》关于道的看法.

试论《易传》论体系。(北师09)

试论老子与《易传》天道观的异同。

试论法家学说产生的哲学基础。

试论法家学说的历史哲学思想。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北大0)

试析韩非子对早期法家思想的综合。(北大09)

荀子韩非子人性论。(北师2)

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

简述儒家与墨家的主要差异。(中社科院05)

试比较儒墨思想的异同。(中大2)

试比较孔子的“天命观”和墨子的天志、明鬼的区别。(北师0)

试分析孔子“仁”和墨子“兼爱”思想的同异。(人大06)(北师06)

“五行说”是如何起源及其演变的?(华侨08简)

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厦大99)

战国“百家争鸣”述论(复旦97)

先秦道家源流及哲学思想评诉(南开02)

试分析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人大99)(南开02)

简述先秦人性论思想。(人大04)

论先秦时期人性论的历史的与逻辑的演变。(中大02)

中国哲学中,“天人和一”论有哪几种理论形态?请分别予以评述。中大

比较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的*治思想。(北大4)

汉唐哲学

简述《淮南子》的元气论思想

简述《淮南子》对黄老学派气论的发展

简述《淮南子》的历史观 

《淮南子》和董仲舒各持何种学派立场,他们在哲学上的主要差异是什麼

黄老学派的思想及其主张。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南开00)

试析董仲舒的宇宙论思想。(北师09)

简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清华05)

董仲舒哲学的特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北师大0)

试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北师)

董仲舒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南开00)

简述王充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人大98)

试比较王充与郭象的“自生”理论。(人大02)

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及无神论思想。(南开00)

简述王充的认识论思想.

简述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思想.

评述《论衡》一书的思想学术宗旨及其思想方法

何谓"魏晋玄学"

简述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浙大99)

评述魏晋玄学所讨论的主要哲学问题.

玄学所代表和反映的主要哲学思潮是什麼其与汉代哲学有什麼根本区别

评述魏晋玄学的方法.

试分析魏晋玄学的“本体论”特色。(厦大0)

贵无论与崇有论在哲学上的根本分歧是什麼。

王弼的玄学观点与裴頠有何区别

简论玄学的以无为本思想(人大是97)

王弼在魏晋玄学中的地位。(厦大06)

评价王弼的一段话:“忘象者,乃得意者也;……而象可忘也”(中大02)

述评王弼的言意之辩。(人大0)评析王弼言意观点。(北师09)

王弼的“贵无论”评析。(武大05)(北师05)

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

简述裴頠的"崇有论"的基本命题和主要思想

何谓"独化于玄冥之境"

郭象如何理解"有无关系"

试述郭象"独化论"。(人大05)(清华08)(北大0)(北师07)

王弼与郭象思想的异同。(中大09)

简要评述魏晋玄学各派对自然与名教关系的看法。(简)(人大06)(清华05)

魏晋时期关于名教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有哪些理论(复旦99)

什么是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人大00)

何谓“烛火之喻”及其思想意义。(人大04)

试论葛洪对道家思想的改造。

简述葛洪丹道理论。(山大4)

慧能“本性是佛”说

慧远的“真如法性”说(厦大0)

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认为:“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智虽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这里得出了般若之“智”与常识之“知”的关系,试用佛教真俗二谛论的方法,阐述此篇论文的主旨。(复旦97)

竺道生对禅宗的影响(厦大99)

请说说范缜关于形神问题的看法。

范缜《神灭论》有何理论贡献(南开0)(南开02)

范缜《神灭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南北朝儒佛之争中的地位和影响.

韩愈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新解释。(简)

韩愈道经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儒学发展的意义

韩愈关于仁、义、道、德的论述

韩愈的道、德“虚位”说是什么意思?(人大05)

简述韩愈的道统说。(人大07)

韩愈为什么提出道统说?(南大02)

简析李翱复性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影响。(武大07)

论述天台宗的“三谛圆融”思想。(清华)

什么是禅宗的“无念”思想。(人大04)

简述禅宗自性是佛的理论

什么是法界缘起论?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中大0)

华严宗的“四法界”说述评。(清华05)(南大02)

述华严宗之“理事无碍”思想 

唯识“四分”的构成及说明了什么样的道理?(人大02)

禅宗“南顿北渐”说评析。(人大03)

范缜是如何论证形尽神灭的?

什么叫做转识成智?(中大)

评书柳宗元的"天人观"

简述刘的天人观(武大05)评述刘禹锡《天论》的现代价值(北师02)

柳宗元的历史发展观有哪基本内容(浙大00)

从荀子的《天论》到刘禹锡的《天论》。(南开0)

论述中国历史上的形神观。(北师大0)

如何理解和评价由魏晋至隋唐近五百年的思想文化发展.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这一名称指的是什么?“理学”一词有广狭二义,分别指什么?试说明之。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特点为何?

宋明理学一般分为几大学派?各自的特点是什麽(人大06)

试述宋明理学对于“格物致知”的不同解释及其思想倾向。(人大07)

宋明理学理欲观。(清华05)

宋明学理气论。(北师2)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的宇宙生化观。(厦大99)

试阐述程颐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北师)

简述“孔颜乐处”的思想。

张"太虚即气"思想评析.(北大0)(北师07)简述“太虚即气”(山大4)

张载的朴素辨证法思想述要。(南开02)

张载的理学思想。

什么是见闻知之与德性知之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人大02)

简述张载的“虚空即气”的思想及其理论意义。(复旦99)(人大06)

张载是怎样论证他的“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浙大00)

张载关于“民胞物与”的理论及其现代意义.。张载民胞物与述评。(南大03)

试论张载的气一元论为何在朱熹那里转化为理本体论。(30分)

张载的心性论论述。

张载的“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浙大98)

张载“一物两体”思想述评。(北师06)

试述张载哲学中人性论与认识论、伦理学的统一。

程颐对道与阴阳关系的论述。(简)

二程“天理”思想评述。(武大0)

试论二程思想的异同。

程颢和程颐人性论比较。(北大06)

程颐的“性即理”的内涵及其理论意义。(北师09)

试述朱熹的理气观。(人大03)(武大)(北师03)

论述朱熹本体论思想与儒释道三教的源流关系。(人大0)

请举例说明佛学、道教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影响。(南大3)

朱熹用月印万川的比喻说明什么问题?

简述朱熹“理一分殊”说。(北大08)

试述理一分殊思想(武大北师)

试论朱熹知行观理论价值

试述朱熹的认识论与知行观。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特点。(厦大06)

试析朱熹的心性思想。(吉大00)

为什么说朱熹是两宋儒学的集大成者?(中大)

为什说朱熹认为张程气质之学有益于前人又有补于后学?(中大4)

朱熹是怎样展开他的理学思想的?

陆王心学是如何论证心即理的。(人大06)

为什么说“心即理”即陆王心学的基本观点?(人大00)

象山“本心”思想评述。(武大0)

陆九渊的"心即理"与朱熹的"性即理"的区别。(厦大06)(南大05)

朱陆之争的内容及其意义。(中大0)(中大09)(中大06)

简述“朱陆异同”。简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武大0)(武大)

试述王阳明的格物伦思想。

谈谈你对“王门四句教”的理解。(人大07)

王阳明致良知述评。(南大02)(南大04)(武大09)

简述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南大07)

试论王阳明的知行关系学说。(北师03)

试述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想。(北师0)

试述王守仁的心本体论的基本内容与性质。

分析、评价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中大03)(武大08)

试论黄宗羲对王阳明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浙大00)

黄宗羲的学术史观。(南开00)

《明儒学案》中的学术史观对研治中国哲学的借鉴意义。(南开0)

方以智随泯统、交轮几的思想论述。

怎样评价王夫之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批评?(中大02)

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王夫之认识论述评。(武大04)

王夫之的历史观;(清华04)(厦大99)

王夫之的发展观(武大08)

王夫之“能”、“所”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价值。(武大08)

简述王夫之关于动静变化的理论。(人大06)

王夫之的知行观。(浙大0)

王夫之人性论的具体内容。王夫之人性学说评述。(北师06)

王夫之的主要著作与思想特点。(厦大06)

王夫之是如何论证理气关系?(中大2)

试论王夫之哲学中“道”与“器”的关系。

分析评价王夫之的“理势合一”思想。

试述朱熹、王阳明、王艮及颜元的格物思想。

比较朱熹、王守仁、颜元之“格物”说

比较罗钦顺、王挺相、王夫之、颜元的人性论

罗钦顺与朱熹理一分殊比较。

比较程颐、朱熹、王守仁和王夫之的知行观点。(北大4)

陈亮与朱熹在“王霸”、“义利”观上的差异。

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

戴震评价“以理杀人”的依据何在?你怎样评价这个问题?

戴震的理欲内容和意义。(北大09)

简述儒家心性学说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南大06)

儒家“中和观”简析。(武大06)

试述评儒家的“民本”思想在现代意义上的理解。(北师0)

近代哲学

.试述孙中山的民生史观。(人大0)

2.孙中山的知行观述评(武大00)

3.试述谭嗣同的“以太”说及其历史价值。(人大05)

4.试分析康有为天人学说的主要特色。(人大02)

5.康有为与公羊“三世说”。(厦大99)

6.试论康有为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

7.简述维新派的历史进化论及其对古代历史理论的批判继承。(人大97)

8.魏源的矛盾观。(南开00)

9.严复的经验论与孙中山的知行观之异同。(南开00)

0.论述严复的认识论

.简述严复的“开明自营”伦理观(吉大00)

2.谭嗣同的仁学。

3.严复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大00)

4.章太炎的学术史观。(南开02)

5.章太炎的“俱分进化”是怎样的一种观点?(人大05)

6.评价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

7.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哲学的中西体用之争。(人大04)

8.谭嗣同是怎样论述近代的西学东渐过程,并论述进化论对中国近代哲学的作用和影响。

9.从哲学上批判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复旦99)

20.试比较谭嗣同与王夫之的道器观的同异。(人大99)

2.试比较王夫之与孙中山知行理论的的同异。(人大98)

22.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概说。(厦大06)(南大03)(北师04)

23.中国哲学史上几种典型的矛盾观评析。(南开0)

24.谈谈你对当代新儒家思想的看法。(南大04)

25.试述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南大07)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