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公教师—
国编交流群:(最新)
教资交流群:(最新)
更多报考*策、备考策略,欢迎进群咨询
咨询(24H)
教育与教育学每日一练
1.教育史上第一个被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生活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
B.恩格斯
C.沛西·能
D.孟禄
3.教育的()认为人类教育是在继承了动物界已存在的教育形式后,使其获得了某种新的性质的一类社会活动。
A.心理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宗教起源说
4.教育的生活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利托尔诺
C.孟禄
D.凯洛夫
5.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一把“金钥匙”的是()。
A.劳动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经验类化说
6.文字的产生与应用是学校产生的()。
A.历史基础
B.客观条件
C.重要标志
D.前提条件
7.以下教育名言警句的出处不正确的是()。
A.《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B.《学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C.《中庸》:“修道之谓教”
D.《说文解字》:“养子使作善也”
8.史书记载,我国学校教育形态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西周
9.“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源于()。
A.《论语》
B.《荀子》
C.《孟子》
D.《道德经》
10.我国的学校很有可能萌芽于()。
A.夏代
B.殷商
C.西周
D.东周
11.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提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2.孔子与苏格拉底采用的教育方式具有某些共同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思辨教育
B.启发教育
C.推理教育
D.无为教育
13.关于亚里士多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观点
B.肯定了教育与*治之间的紧密关系
C.提出教育应该受国家控制
D.提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
14.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统一的过程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15.提出“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盈科而后进”的是()。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庄子
16.属于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人物是()。
A.孔子
B.墨子
C.柏拉图
D.斯宾塞
17.下列教育家及观点说法正确的有()。
A.孔子明确提出了“因材施教”四个字
B.孟子主张“教亦多术”
C.老子主张“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D.老子是“亚圣”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价值的人
B.第斯多惠对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做了论证
C.梅伊曼和拉伊是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D.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福禄贝尔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以下属于荀子的观点的是()。
A.有教无类
B.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C.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D.“性恶论”,化性起伪
2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属于不良行为的是()。
A.携带管制刀具
B.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C.打架斗殴、辱骂他
D.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答案解析
1.B教育史上第一个被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生物起源学说。
2.D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孟禄。
3.C人类教育是在继承了动物界已存在的教育形式后,使其获得了某种新的性质的一类社会活动是生物起源说的观点。
4.A教育的生活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5.A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一把“金钥匙”的是劳动起源说。
6.C文字的产生与应用是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
7.B“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出自《荀子·修身》。
8.A《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由此推断,我国学校教育形态最早出现在夏朝。
9.C战国孟轲在《孟子·尽心上》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0.A我国学校的萌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可能出现了。《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由此推断,夏朝很有可能出现了尚未发展成学校形式的非专门的教育机构。
11.C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是目的是培养人才,其首要任务是培养美德。
12.B孔子与苏格拉底都主张启发式教学。
13.A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观点是苏格拉底。
14.A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15.A孟子提出“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盈科而后进”。
16.ABC斯宾塞是学科独立及开始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
17.BC孔子并没有明确提出了“因材施教”四个字,是后世的朱熹总结孔子教育方法的时候说“夫子施教,各因其材”,A错误。孟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不是老子,D错误。
18.ACD乌申斯基对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做了论证,提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状、眼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不是第斯多惠,B错误。
19.CD荀子主张“性恶论”,化性起伪。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荀子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20.ACD选项B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让我们一起踏上教师之路
从现在开始备考
年上榜的就是你啦!
??
最高优惠来袭,火热预约中
1
限时优惠9月12日前预约
协议班:优惠元
非协议班:优惠元
2
其他优惠不限定时间
①团报优惠
3人团,每人优惠元;
5人团,每人优惠元;
②老学员优惠
老学员优惠元,老学员推荐优惠元
注:团报优惠和老学员优惠不可同时叠加
↓预交定金,锁定优惠↓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