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白癜风能治愈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18/4310398.html人性有「纯善」,但是也有「修恶」
法藏法师
孟子与旬子曾经辩论过:「人性是本善,还是本恶?」
佛法认同「人性本善」而无「性恶」,本性的善,也就是「佛性」。
但虽无「性恶」,却有「修恶」。
因此佛陀不会说众生「本来」是佛,如果本来是佛,那为何我们现在却是众生?
佛法会说:「人性本质纯善」,但缺乏修善来加以显现。
反之,却也有被修造出来的修恶,被国家、社会等组织共业所影响、创造出来的恶来遮障佛性」因为:宿缘、教育、环境、愿心…等等不好,所以造出「恶法」,这就是「修恶」。
比如:一个人没有受好的教育,就会造恶;没有受到适当的教导,再加上遇见过去的恶缘,不明原因的就想去伤害与欺骗对方。
应缘对机之后,而产生恶,这叫「修恶」。
断除修恶,增加修善,以显现本具的「性善」,这就是大乘的修行。
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吗?
圣严法师
这是中国儒家思想中的问题,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
究竟那一个的主张较对?大致上,后人喜欢靠在孟子的一边,因为孔孟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
因此,也可以说佛教是主张人性本善论的。
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众生皆有佛性,是性善论;众生皆由于无始以来的无明覆障而致尚未成佛,这是性恶论。
因为,性善论者可以防恶而还归于善,性恶论者则可以去恶而成其善;两者观点不同,目的却是一样。
所以,佛教可以左右逢源而适其所适。
若从根本上说,儒家的性善论也好,性恶论也好,他们都是仅仅讨论当下一生的本性问题,说性本善与性本恶,是从哇哇墜地时算起的,今生以前的善恶行为──业,他们没有能力追究,今生死后的善恶行为,他们也无从再追究。
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著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其实,他们都只看到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
从这一点上说,佛教既非性善论,也非性恶论。
因为,佛教看众生,是从无始以前看起,一直看到最终的目的达成──成佛,从当下的一生根本不能论断善恶;
在众生来说,善的佛性与恶的无明,根本就是难兄难弟,分割不开,有佛性的时候,就已有了无明,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在生死,是无明,出生死,是佛性。
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
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注十)
照这么说来,佛教是同于扬雄的善恶混合论了?
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
在生死的凡夫位中,烦恼是恶,佛性是善;一旦证了菩提,入了涅槃,根本也没有善恶可言。
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
其实善恶问题,纵是世间法中,也是没有绝对的,正像毒药可以毒死人也可救活人,良药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一样。
因此,圣位的佛菩萨,他们本身固然没有善恶可言,他们看众生也没有善恶的区别,唯有如此,才能怨亲平等而来普度众生。
善与恶,不过是凡夫众生的自我执著而已。
但这也不同于公孙子的无善无恶,因为在现实世间的凡夫位上,人性并非没有善恶,出世之后,才没法加上善恶的名目。
正因为佛教的善恶观念,是没有永恒性的,是要彻底废除掉的,如果一定要给佛教加上一个关于人性的甚么论,那就只好勉强地叫做善恶解脱论吧。
注十:佛祖统纪卷三十五(大正藏四十九册三三六页)司马君实注扬雄之性善恶混,亦谓孟荀各得性之一面。
相关信息
佛教的苦相当于基督教的罪吗?
佛教的生命观符合科学吗?
佛教崇拜神鬼吗?
什么叫业力?
苦的来源
婴儿可以信佛吗?
如何亲近善知识?
佛教相信阎王吗?
佛教布施的深义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
现在学佛迷信的人多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佛教对神秘现象的看法如何?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佛教相信在劫难逃、在数难逃之说吗?
合掌的方法
上香诵经持咒、打坐念佛等有禁忌吗?
佛珠的意义、功德和使用方法
做事在“人”,成事在“缘”
‘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
自度为主,度生随缘
事在人为的意涵
随缘等于包容吗?
广结善缘的意涵
随缘的意义
缘分的深义
佛法中的感恩
佛法中的感动
随喜的意义
怎样“修学佛法”才有成就?
超越自己的经验理性
解行并进的重要
如何在红尘修菩萨行?
遇到逆境怎么办?
人情与佛法,你会把握吗?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你理解对了吗?
诵经与修行
修行之路
增上修道
修行功夫
修道的要求
修行的意涵
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遇境如何修心?
利益众生应有的心态
我慢贡高,法变毒药
什么叫老实修行?
学佛人的日常用心
怎样才算真修道人?
如何正确的精进学佛?
如何真正自利利他?
怎样才算合格的弘法人?
如何才能常保持正念?
跳出框框看世界
大方是因为有钱吗?
福慧双修,自他两利
佛教提倡素食的意涵
佛教是重男轻女的吗?
佛教对于女性地位的看法如何
私心为己,不得实益
有心于事;无事于心!
知识不等于智能,学位不等于学会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如何实践?
才华会害死修行人,你信吗?
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学着跳脱现状,独立思考
牛悔前世,没有听劝修道!
佛教如何解释天堂与地狱?
佛教对世界末日的看法如何?
佛教的厌世与出世,你明白吗?
衣食中无道心,道心中有衣食
佛教称为无神论的意思是什么?
法藏法师谈:唯心与唯物
“汉传佛教”的定义、内涵与特色
大德所说的一切都对吗?
佛教咒语能不能翻译?
“一切唯心造”的意涵
从信佛到成佛需要多少时间呢?
真正的忍耐是要学“垃圾焚化炉”
个人自修和集体共修有什么不同?
让觉悟的人生意义,成为生命的一部份
持,不拘泥于「一师一道」
略谈佛法修行与佛教学术的分野
如何理解“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解读“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信息分类
基础佛法
因缘果报
戒律学处
家庭教育
念佛法门
狮子吼
佛法荟萃
佛教故事
佛教历史
菩提花
经忏佛事
佛教动画
照灯比丘?公众平台
恭敬惭愧忏悔感恩
正信正解修福修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