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荀子经典第十五篇议兵节选二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荀木白引言

《荀子》经典被称为帝王之术,治国、益民、合生活。在当时战国末秦国初,礼崩乐坏,战乱不断,恶欲膨胀,各种不符实际的百家学说蹦出世面,儒家思想已经岌岌可危,荀子思想犹如一道光,受命于乱世之际,传承儒家,合并百家,形成一套“荀学”治世经典。其弟子李斯和韩非子,得其真传精髓。李斯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中国集权管理制度;韩非子创立法家,奠定了中国法律根基。

临武君曰:不然。兵之所贵者埶利也,所行者变诈也。善用兵者,感忽悠闇①,莫知其所从出。孙、吴(注:孙武、吴起)用之,无敌于天下。岂必待附民哉?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者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埶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②,君臣上下之间涣然有离德者也。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传而一③。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④,婴之者断⑤;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圜居而方止⑥,则若盘石然,触之者角摧,案角鹿埵、陇种、东笼而退耳⑦。且夫暴国之君,将谁与至哉?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而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兰,彼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雠仇;人之情,虽桀、跖,岂又肯为其所恶,贼其所好者哉?是犹使人之子孙自贼其父母也,彼必将来告之,夫又何可诈也?故仁人用国日明,诸侯先顺者安,后顺者危,虑敌之者削,反之者亡。诗曰:“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此之谓也。孙卿子曰:“不然。臣之所道,仁人之兵、王者之志也。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所行,攻夺变诈也:诸侯之事也。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直者也,君臣上下之间涣然有离德者也。故以桀诈桀,犹巧拙有幸焉;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故仁人上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扜头目而覆胸腹也;诈而袭之与先惊而后击之,一也。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用百里之国,则将有千里之听;用千里之国,则将有四海之听;必将聪明警戒,和传而一。故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圜居而方止,则若盘石然,触之者角摧,案角鹿埵、陇种、东笼而退耳。且夫暴国之君,将谁与至哉?彼其所与至者,必其民也;而其民之亲我欢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兰,彼反顾其上,则若灼黥,若仇雠;人之情,虽桀、跖,岂又肯为其所恶、贼其所好者哉?是犹使人之子孙自贼其父母也,彼必将来告之,夫又何可诈也?故仁人用,国日明,诸侯先顺者安,后顺者危,虑敌之者削,反之者亡。《诗》曰:‘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此之谓也。”

——出处《荀子·议兵》

注释:

①感[hàn]忽:模糊不清,指难以捉摸。悠闇:悠远昏暗,指神秘莫测。

②路亶[dàn]:通“露瘅”,羸弱疲惫。

③传:通“抟”[tuán],聚结。

④延:延伸,伸展。

莫邪[yē]:传说中的利剑。

⑤婴:通“撄,[yīng],碰,触犯。

⑥圜[yuán]:通“圆”。

⑦案:语助词。

角:衍文。

鹿埵[duǒ]:通“落拓”、“落托”、“落度”、“落魄[tuò]”,是叠韵联绵字,形容零落衰败潦倒的样子。

陇种:通“龙钟”,叠韵联绵字,形容衰败的样子。

东笼:同“笼东”,与“陇种”通,或为衍文。

译文:临武君说:“不对。用兵所看重的,是形势有利;所施行的,是机变诡诈。善于用兵的人,神出鬼没,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孙武、吴起用了这种办法,因而无敌于天下。哪里一定要依靠使民众归附的办法呢?”荀卿说:“不对。我所说的,是仁德之人的军队、是称王天下者的意志。您所看重的,是权变谋略、形势有利;所施行的,是攻取掠夺、机变诡诈:这些都是诸侯干的事。仁德之人的军队,是不可能被欺诈的;那可以被欺诈的,只是一些懈怠大意的军队,羸弱疲惫的军队,君臣上下之间涣散而离心离德的军队。所以用桀欺骗桀,还由于巧拙不同而有侥幸获胜的;用桀欺骗尧,拿它打个比方,就好像用鸡蛋掷石头、用手指搅开水,就好像投身水火、一进去就会被烧焦淹没的啊。仁德之人上下之间,各位将领齐心一致,三军共同努力,臣子对君主,下级对上级,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弟弟侍奉兄长一样,就像手臂捍卫脑袋眼睛、庇护胸部腹部一样;所以用欺诈的办法袭击他与先惊动他之后再攻击他,那结果是一样的。况且仁德之人治理方圆十里的国家,就会了解到方圆百里的情况;治理方圆百里的国家,就会了解到方圆千里的情况;治理方圆千里的国家,就会了解到天下的情况;他的军队一定是耳聪目明,警惕戒备,协调团结而齐心一致。所以仁德之人的军队,集合起来就成为有组织的队伍;分散开来便成为整齐的行列;伸展开来就像莫邪宝剑那长长的刃口,碰到它的就会被截断;向前冲刺就像莫邪宝剑那锐利的锋芒,阻挡它的就会被击溃;摆成圆形的阵势停留或排成方形的队列站住,就像磐石一样岿然不动,触犯它的就会头破血流,就会稀里哗啦地败退下来。再说那些强暴之国的君主,将和谁一起来攻打我们呢?从他那边来看,和他一起来的,一定是他统治下的民众;而他的民众亲爱我们就像喜欢父母一样,他们热爱我们就像酷爱芳香的椒、兰一样,而他们回头看到他们的国君,却像看到了烧烤皮肤、刺脸涂墨一样害怕,就像看到了仇人一样愤怒;他们这些人的情性即使像夏桀、盗跖那样残暴贪婪,但哪有肯为他所憎恶的君主去残害他所喜爱的君主的人呢?这就好像让别人的子孙亲自去杀害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一定会来告诉我们,那么我们又怎么可以被欺诈呢?所以仁德之人当*,国家日益昌盛,诸侯先去归顺的就会安宁,迟去归顺的就会危险,想和他作对的就会削弱,背叛他的就会灭亡。《诗》云:‘商汤头上旗飘舞,威严恭敬握大斧;就像熊熊的大火,没有人敢阻挡我。’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木白引申

这段经典继续阐述了临武君和荀子的不同用兵方法。

附:

荀子简介

荀子(约前~前),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治家,时人尊称为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酒。因遭谗而适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令。以后失官家居,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培养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思想上,与孟子“内省”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积”。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其教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荀子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的恶性,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君子,因为人性是随着环境和教育而向多种途径发展变化的,其关键在于人本身的主观努力,这就是所说的“积”。在荀子看来,无论是知识还是道德,都是由于积累而成的。荀子在重视主观上“积”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这就是他所说的“渐”。他认为,通过主观的“积”和环境的“渐”,能够使人的本性发生根本的变化。

荀子教学特别重视对学习态度的培养,他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总之,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

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之兴衰,原因在于,“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是治国之本,而教师正是传授“礼”和实行“礼”的关键。

荀子提出“性恶论”,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省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积说”,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他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学习过程、教师地位与作用的阐发都颇具新意,予人启发,其中不少主张对历代封建教育与*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荀子在兰陵收徒授业,传《五经:诗、书、礼、乐、春秋》之义,授“帝王之术”,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把《诗》传给弟子毛亨和浮丘伯。

把《书》传给了弟子韩非和李斯。

把《礼》传给陆贾。

把《乐》传给公孙尼子。

把《春秋》传给弟子张苍(再传弟子贾谊)和陈嚣。

1、毛亨:战国末年鲁国人,隐居今沧州市河间市),整理《诗经》。

2、浮丘伯:齐国思想家,楚元王刘交的老师。

3、韩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名非,韩国人,著有《韩非子》。

4、李斯:法家思想,楚国人,吕不韦门客,丞相。

5、陆贾:西汉思想家、*治家﹑外交家。著有《新语》。

6、公孙尼子:乃荀子弟子,有《公孙尼子》二十八篇。

7、张苍:西汉初丞相,活了一百多岁,整理了《九章算术》,弟子贾谊(思想家)。

8、陈嚣(xiāo):西汉扬州人,孝成皇帝刘骜的老师,官至太中大夫。

一门两子家,两相两帝师。

两子:韩非子,公孙尼子;

两家:诗家毛亨,思想*治外交家陆贾;

两相:秦相李斯,汉相张苍;

两帝师:楚元王师浮丘伯,汉孝成帝师陈嚣。

《荀子》

荀子第一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三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四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五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六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七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八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九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一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二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三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四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五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六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七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八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十九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一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二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三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四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五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六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七篇——大略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八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二十九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三十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三十一篇——原文及白话文

荀子第三十二篇——原文及白话文

END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