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荀子:"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人要有很多重要的贵人,都还是从自己的恭敬、谦卑态度感召来的。这对自己的一生非常重要。"
??
当出现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或者评论时,不少情况下,第一反应很可能就是去为自己辩解。
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故意抬杠以此为乐,简称杠精(杠精指经常的通过抬杠获取快感的人、总是唱反调的人、争辩时故意持相反意见的人。杠精往往不论他人说的是什么是否正确,往往无视忽略曲解原述逻辑,对人不对事针对性反驳,仅为反对而反对,通过针对性反驳惹翻他人,进而达成目的。“杠精”出招时,是利用人类情绪上的弱点和思维逻辑弊端,一时间刺得他人无话可说,基本上能成功惹翻他人)。
另一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意见,表明自己的情有可原和正确性。
通过回溯自身事件,我得出以下结论:除了和朋友开玩笑,抬杠逗趣故意为之以外,若是放在请教或者出现问题的时候,无论是哪一种,都将不利于自己的成长。
第一件事是前几天,有一场会议需要在2点30分开始,虽然自己中午已经到了,但由于会议室2点30分才开门,所以没办法调试到设备。2点30分老师到场,便问到"之前没有准备吗?如果没有准备的话就直接把U盘拷到屏幕,不要用电脑了。"我当时的回答是:"因为2点30分才开门,所以没办法调。”
会议结束后,细思极恐。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反驳和为自己找理由,然而,这个解释本身是不成立的,一个是既然中午不能开门,为什么不能早上来?第二个是为什么中午来才知道中午不能开门,不就是因为自己准备的不够提前和充分吗?第三个是这个解释对帮助设备调试并没有什么用。老师当时为我着急,不但没有责怪,而且还提示并且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我听话照做就是最快的办法。
虽然事实也是按照老师的方法迅速调整,但是解释的这个动作已经浪费了几分钟的宝贵时间。
第二件事是上个月,和Z聊起来最近的收获和新体验。我只说了一半,只是提到了一点,还没说到重点,她就开始插话,不停的疯狂输出自己的见解。我当然是没办法继续说自己的分享和干货了,于是变成了听她讲。
虽然这个并不是请教或者其他,而是普通的聊天,也让我get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当想能真正得到别人的指教时,一定要保持恭敬和谦卑,认真听,及时并且适当的回应,不要抢了别人的话头。
一般来说,人都是说自己认可,认知正确的话,当和自己的结论不同的时候,不要急于反驳,而是去了解对方的出发点和自己的出发点才能看到事情的全貌。另一个,比自己厉害很多的人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千万不要急着先为自己辩解,后面容易自己打脸。
不好好过脑子就为自己辩解,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局面,断了自己向前走的路,将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5月也要加油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