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也是秦嬴*十年,秦國許多王公大臣聯合上書秦王,稱之:各國來秦之“客卿",皆為其主國之利而遊間於秦國,於秦國極為不利,請一概驅逐,即“逐客"。
李斯,楚國人氏,師從荀子學習帝王之術,學成之後,入秦為官,欲扶佐秦王一統天下。然而,如秦國採納眾王公大臣之議,下令把一切外來的客卿統統逐出秦國,身為楚國人的李斯自然在被逐客的名單之列。如是者,不僅自家地位難保,且扶秦一統天下的抱負亦付之東流。
見狀,李斯冒死諫言,上書秦王,即《諫逐客書》,力陳逐客於秦之不利。同時,該書也給世人留下一篇擲地作金石聲的千古佳作!文章開宗明義,“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認為“逐客"是不對的。接著圍繞逐客之議的錯誤這一主題展開。李斯文中由古及今,由物及人,列舉事例,大至歷代客卿為秦國富強建立殊勛,小至秦王眼前來自各國的聲色好玩,駁斥“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即一定要秦國所出產生後才可以使用的謬論,從而得出逐客必將導致“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影響一統天下霸業的結果。全文通篇不談客卿的利益所受之損,而著力於逐客置秦國處於危亡之際,秦王閱後幡然醒悟,遂收回逐客之令,恢復李斯之職。
後秦王嬴*,在眾客卿的扶佐下,“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賈誼),實現一統天下的偉業。
後人談到秦國統一中國偉業時,常會論及李斯的這篇文章,常會談到李斯的冒死直諫,認為秦國“多虧了有一個李斯",但我說,“多虧了有一個從善如流的秦始皇"。他能接受不同的意見,幡然醒悟,及時改進,實屬難得。兩千五百多年前的秦始皇,能夠納天下英才為己所用,終成霸業。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凡有所作所為、有所成就的國家和朝代,無不廣納人才,不拘一格。一個強大國家之所以強大,不僅在於他有豐沛的資源,更在於他有海納百川的胸懷。
兩千年之後的美國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頭號強國,與其開國先驅們所制定的開放、包容,廣納天下有才之人,有學之人不無關係。活躍在美國*治、軍事、科學和技術等領域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正是由於來自全球各國人士的努力,才能在短短兩百多年的時間裡造就了一個強大的國家。正如《紐約時報》所言:科學進步取決於開放、透明和思想自由流動,這些基本原則幫助美國吸引了全世界科技人才並從中受益。
當今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且複雜異常,它的研究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放眼望去,哪一項重大的科技發明與發展不是舉全球之力,共同研究而成。特別是現仍在肆虐的新冠病毒,它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目前全球染病者達餘萬,死亡達40餘萬。要戰勝新冠病毒,亟待全球的科學家攜手共進,團結合作。兩千五百年前秦嬴*放棄“逐客"廣納他國人才,最後成就霸業。
兩千五百年之後的美國卻要行“逐客"大棒。6月1日,美國發布一則《關於暫停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定留學生和研究人員以非移民入境的公告》,明確不讓中國這些留學生和研究人員進入美國學者和研究;同時還把數千正在美高校和研究機構工作和學習的中國科技人員“逐客"。這些“昏招"真使人大跌眼鏡。
時代潮流滾滾向前,凡順勢而為、海納百川者欣欣向榮;凡逆流而動、無容心窄者必失江山。
為此,建議美國的當權者讀一讀兩千五百年前中國*治家李斯的《諫逐客書》。
作者:吳泗宗先生
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市場營銷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技術經濟管理學會理事
上海市場營銷學會常務理事
以上文章只代表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集團立場。
乃富昌金融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