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儒家文化思想脉络 [复制链接]

1#

儒家思想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原本是百家思想之一;

孔子一直到死都未谋取到文化正统地位;

他是抱着遗憾离开人世的。

但他的核心思想理念,仁、礼、教等丰富而厚重!

而后,孟子在仁与政方面大作文章,发扬光大;

同时,荀子在礼与乐方面继承发展,建树颇丰;

儒家思想在百家争鸣中逐渐脱颖而出。

汉朝的董仲舒是儒家走向正统的开山鼻祖;

他将诸子百家的许多要素融于儒家思想体系之中。

从此,道、德、仁、义、礼、乐形成系统;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下一统成为正统;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构成;

仁、义、礼、智、信五常铸就;

三纲五常成为中华正统文化意识纲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最大的历史贡献;

汉朝开始再没有文化意识的纷争与探讨;

三纲五常、四书、五经、六艺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思想。

文化教育、思想管理与社会治理初步形成体系。

孔子由此而成为万世师表。

从董仲舒开始儒家思想跨越千年而不变;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文化奇迹。

期间道教的发展、佛教的流行不断冲击儒家的正统;

儒家思想体系必须进行完善提升。

唐朝的韩愈首先提出复兴,至宋代形成理学思想理念。

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容佛道学说;

程颢、程颐首先提出天理理念;

天理即有道的含义又包含了儒家的仁义道德。

朱熹结合天理进一步阐述了儒家经典思想;

理学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适应性调整完善。

历史的延续、社会的发展,总是要推动思想的进步;

儒学、理学同样需要持续发展以适应新思想潮流。

陆九渊的心学理念,将天理融入人心;

王阳明将心学提升至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高度。

从儒学到理学至心学,儒家思想体系也在持续发展。

近代,由于全球思想意识的传播与交流;

同时,由于儒家思想意识的固化、僵化;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三纲五常伦理的真理性。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都有批判的言论;

但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华文化核心的史实,无法否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