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物盘点#
荀子,名况、字卿。他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却也是百家争鸣时期的集大成者。
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荀子像
荀子虽是儒家学派,但是他的两个弟子李斯、韩非却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所以后世的儒家学者对于荀子多有批判,甚至有部分学者认为荀子是不是儒家学者。
荀子曾游学到秦国,对秦国的政治制度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荀子的基本思想是“礼”“法”,他认为应该礼法并行,重视社会上人们的行为规范。他认为人性本恶,如果放纵人的本性,就一定会发生违反礼仪制度的事情。
对比与孔、孟而言,荀子的思想更偏重于现实思想。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此,被这里的人称为“后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