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以是否会说场面话,来评判一个孩子以后会不 [复制链接]

1#

经常会听到老人说这个孩子嘴皮子溜,长大一定会有出息,哪个孩子内向一些,就觉得不行。老人这种场面话,会是评判孩子以后是否有成就的标准吗?

《荀子》中写到: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也就是说:

嘴里能讲出来,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讲,但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重器;嘴上讲得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能为国家所用;嘴上说得漂亮,而行动上则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

里面能言的占三种,国宝,国用,国妖。有人可能会说那个国器排名第二,可是不要忘了,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只做不说,是需要别人发现认识的。人生时机很重要的,也许就是在伯乐甄别的那个期间,位置就被别人坐了。这种事情现实中太多了,那么多人反应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老人这么推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你可以选择用实际表现打回去,也可以继续保持然后多年之后感叹一下不听老人言有时候不只吃亏在眼前啊。

什么叫会说话,有什么用?

普通人说一大堆废话,和言简意赅的以一当十,哪个厉害?

不过虽然这部分是老年人偏见,但也有一定道理:

1、会说话表示沟通能力强,有共情力,能察言观色,具有观察力;

2、会说话表示具有一定的演讲能力,老年人根据生活经验可能认为“领导都会说话”,从而倒退“会说话具有领导范儿”~

归根到底,内向不代表不会沟通;外向不代表真的会说话。

说话是为了解决问题。

只要能解决问题,管他内向外向。

能一句顶十句,才叫“有出息”。

老人们所说的“会说场面话”实则是指为人处世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外圆内方”,既能坚持自我的原则又能尊重别人;

2.团结别人,人各有长,唯有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并学会运用它才能有好的发展;

3.换位思考,思维多元化;如此可以不树敌并能吸引其他力量与自己共同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