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春秋五霸。
2.战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政治特征:诸侯纷争,政治秩序动荡;兼并战争,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4.华夏认同:春秋时期,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2.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郑国渠,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3.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4.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二)变法运动
1.背景: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2.目的:富国强兵。
3.成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在各国建立。
4.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年。
②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③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和老子
(一)孔子
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
3.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推行“仁政”,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4.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5.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6.整理六经;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
(二)老子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3.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4.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四、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1.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士人阶层崛起。
2.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
3.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二)百家争鸣的内涵:
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百家争鸣是战国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三)各家的主张:
1.儒家的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他们的学说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2.道家的代表是庄子,他的思想比老子更加消极、保守。
3.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4.法家则适应专制集权的社会趋势,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反映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
5.研究逻辑学的名家。
6.探讨军事理论的兵家。
7.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阴阳家。
考点一:儒家
1.与“君使臣有礼,臣事君以忠”主张较为契合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B
根据材料可知,君主使用臣子时要以礼相待;臣子侍奉君主时应该忠诚勤勉,这是儒家思想的体现,B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排除D。
2.“仁者,爱人”在孔夫子看来,“爱人”应始于爱
A.君主 B.父母 C.兄长 D.夫妻
B
结合所学可知,孔子认为仁就是关爱他人,而孝悌为仁之本,故“爱人”应始于爱父母,故B项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3.近年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核心是
A.“仁” B.“仁政” C.“法治” D.“无为而治”
A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故“这位哲学家”指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故A符合题意;B是孟子的观点,C是法家学派的观点,D是道家学派的观点,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二:法家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翟 D.韩非
D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可知此应为法家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进行变法的思想。A、B、C、D四项分别为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本题应选D项。
2.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对统治者最有利,其原因不包括()
A.适应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B.符合当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有利于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D.被秦始皇采用,完成了国家统一
D
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答题的能力。法家思想中“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制”等主张适应了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故A、B、C三项的表述正确,均与设问要求“不包括”不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实行皇帝制,自称“始皇帝”,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战国时期”,故D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D项。
1.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A.“齐物”;“逍遥”B.“天行有常”;“仁政”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D.“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指的是荀子的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指的是孟子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D项正确;A是道家的,排除A;天行有常没有突出人的地位,排除B;C是法家与墨家的主张,不符合题意。
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B
根据材料“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墨子强调百姓利益,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即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代表下层平民利益,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墨子主要强调广大人民百姓的利益,没有体现要恢复前代礼乐制度的主张,A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墨家学派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不强调社会等级和谐,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社会等级和谐的信息,C项错误;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没有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D项错误。
3.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无礼义,则上下乱”,韩非子认为“义者,君臣上下之事”。他们所说“义”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 B.衡量道德修养的标准
C.统治阶层的行为规范 D.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
D
根据题意可知,孟子认为有了礼义能稳定社会的上下秩序,韩非子认为义能够维护君臣之间秩序,由此可知他们都认为义能够起到稳定秩序,维护等级的作用,故选D;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所以他们所说的义不是中央集权政治的准则,排除A;他们所说的义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工具,而不是侧重于道德层面,排除B;义不仅仅用来规范统治阶层行为,也涉及到被统治阶层,排除C。故选D。
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5.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A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A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B项;没有交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D项
1.《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孔子关于“孝”的思想
A.旨在强调赡养父母的重要性 B.淡化了道德教化的作用
C.重在宣扬人伦等级的合理性 D.有助于提升个人的修养
D
据材料可知,孔子强调的“孝”是不仅要赡养老人,更要不违逆老人,不顶撞长者,这有利于个人修养的提升,D正确;材料中孔子强调的“孝”是不仅要赡养老人,更要不违逆老人,A片面;材料虽然强调的是“孝”,但如何做到“孝”,更能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B错误;材料未涉及“人伦等级”,C错误。
2.君子一词在孔子之前,都是指贵族男子。而在《论语》中,孔子给君子规范了很多道德标.准,像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不论出身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就是君子。孔子的主张()
A.有利于冲破原有等级界限B.体现其对克已复礼思想的坚持
C.融合了道家、法家的思想D.使儒学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A
据题意可知,君子由贵族男子的代名词发展成为具有很多道德标准的人物名词,这就减弱了出身的影响而强化了道德标准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冲破原有的等级界限,故选A;综上所述可知BCD都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
3.司马迁作《史记》追述夏、商、周、秦的先祖,最后归之于黄帝;西汉文学家刘向作《高祖颂》也采取同样的做法使刘邦的先祖追溯到了黄帝。他们的做法
A.旨在加强刘汉政权的合法性B.现西汉黄老治国的核心思想
C.反映出对现实政治状况不满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强化
D
据材料,司马迁和刘向追祖溯源的做法,有利于使传说中的黄帝成为中华民族认同的祖先,这种认同意识进一步巩固了秦汉时期形成的“大一统”国家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中,司马迁追潮“夏、商、周、秦的先祖”,与刘汉政权无关,故A项错误;司马迁、刘向的做法并非强调“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和“恭俭朴素”等黄老之术,且与时代特征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司马迁、刘向对现实政治状况不满,故C项错误。
4.孔子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人",后来他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提高,要被学生培养成"君子"。下列观点中,对应"成人"和成"君子"的是
A."德治";"有教无类"B."独善其身";"仁义礼智"
C."己欲立而立人";"兼济天下"D."弱者道之用";"忧道不忧贫"
C
根据所学,"成人"不仅要自己成人,还要"己欲立而立人"。君子不仅要有独善其身的修养,还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故C项正确;德治与成人并没有直接关系,"有教无类"与君子也没有关系,排除A;"独善其身"是指君子,排除B;"弱者道之用"是道家的思想,排除D。
5.宣公十一年冬季,楚庄王趁陈国内乱,灭陈置“县”,将陈国置于自己的直接统治之下。但此举遭到了楚大夫申叔时从道德层面的批判,楚大夫申叔时劝楚庄王尊周礼,于是楚庄王“乃复封陈”,中止了陈县的设立。据此可知,该时期
A.楚庄王推行县制实现了中央集权B.周礼有效规范了诸侯国间的关系
C.县制成为诸侯国扩张的主要形式D.分封制维系的统治格局遭到破坏
D
楚庄王灭陈置“县”的行为虽然被制止,但是其本身说明当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下降,诸侯国之间发生了攻伐,分封制维系的统治格局遭到破坏,D正确;楚庄王的做法被制止,排除A;B与题干现象相反,排除;题干没有对诸侯扩张的其它方式进行罗列,无法得出比较结论,排除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