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提问诸子百家为何纷纷争相事秦秦统一后 [复制链接]

1#
北京都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文/微历史看客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式微,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各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大肆招揽人才,让原本没有资格参与政治的庶民可以入朝为官,公开发表自己的政见,打破了原有的贵族政治体系。

面对社会剧变,很多人转而开始思考“天下兴亡”的道理,由“处士横议”取代了“庶人不议的”观念。在人们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天道”,开始思考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诸子”,“百家”则指这些学派。

何为诸子百家?

前面我们提到,所谓诸子百家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学术流派和其创始人的统称,其代表的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大爆发,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诸子”是指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庄子等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而“百家”指的则是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术流派。“诸子”很好理解,但是“百家”则很多人都有疑惑,当时的学术流派真的有这么多种类吗?

在中国学术界,人们通常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思想文化的大爆发,故而将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或者“百家争鸣”时期。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数得上名字的流派有家,著作篇,而《四库全书总目》记载的“诸子百家”实际上有上千家,但最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

其实历史上关于“百家”的划分也有很多,最早的定义来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刘歆以司马谈的划分为基础,在《七略》中新增“纵横、杂、农、小说”四家。

后来班固在《汉书·文艺志》中袭承刘歆的观点,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去掉了小说家)”。而现如今人们通常以吕思勉的“十二家划分”为标准,他在《先秦学术概论》中写道:“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诸子百家为何争相“事秦”?

前些年热播的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清楚地讲述了秦国是如何从一个边缘小国、弱国一步步强大起来,变成一个让魏、楚心惊,让三晋胆寒的霸主级势力。看过的朋友们应该都记得,秦国的崛起就是始于孝公的一则“招贤令”。

在秦孝公之前,秦国先后经历了几代的政治动荡,国力衰微,强大的魏国趁火打劫,强占了河西之地。秦献公时期数次东征,想要收复河西失地,但致死也没能实现。孝公继位之后,立志于继承父愿,谋求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因此他的第一则诏令就是“招贤令”。

“招贤令”开篇写道:“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之所以这样写实属无奈,因为在孝公之前的历任君主之中,也只有穆公的功绩拿得出手,如今重提此事就是为了激起民众的斗志,另一方面也给想要入秦的人才信心。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则是在反省过去秦国所犯下的错误,给人一种痛定思痛的印象,表明改过的决心。

最具吸引力的是最后一句:“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在古代这句话可不得了,标志着有了裂土封侯的资格,这对出身那些平民学者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因此在“招贤令”之后,东方列国的人才如过江之卿,纷纷争相入秦,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法家代表商鞅、纵横家代表张仪,二人为秦国的崛起立下了不朽功勋。

诸子百家为何骤然消失?

不得不说秦孝公的“招贤令”成绩斐然,不仅在最短时间内为秦国招揽了商鞅、张仪等名士,还让秦国迅速的成长起来。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的“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使秦人拱手而取河西之外”都是“招贤令”带来的好处。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诸子百家中入秦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墨家巨子相里勤、纵横家代表人物张仪、兵家代表人物尉缭、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等,尽管这些人结局并不尽如人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对秦国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今有人提出,秦统一六国之后,百家争鸣的进程被打断,诸子百家骤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为什么当时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呢?毫无疑问,这得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而秦一统六国之后,诸如兵、法、纵横等派则成为了一种技术工种,逐渐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兵”就安稳的带兵打仗,“法”就是法律制度的制定,而不再被贴上明显的派别标签,因此也常被人误以为“消失”。

另外,先秦时期是思想大爆发时期,况且当时分科跟我们现在稍有不同,只要是当时比较有学术地位的人提出的思想都算是一家学科。而这些人提出的思想一旦与时代脱钩会怎么办呢?那就只有“消亡”和“融合”两条路。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的“诸子百家”都是经过上千年的修饰、融合得来的,虽然有所改变,但从根源上它一直存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