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到一则新闻:年6月27号,广东一女子穿着“恨天高”驾车,当街撞死一名女骑手,交警在给她做酒精检测时,这位女子还面带微笑。
用一句人性的泯灭与道德的沦丧来形容她,似乎还不足以释放一个正义之士内心的悲愤之情,这不禁让我想起儿时那句耳熟能详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其实早在儿时(大概是在我上小学一年级)我本人就深深怀疑过这句话,或者起码我认为是片面的。因为那时候我就见识过人性的丑恶,周围似乎有很多人的行为看起来都不是那么的“善”,但怀疑归怀疑,我是有自知之明的,一来是,知道自己年幼无知不敢不接受老祖宗提出的真理;二来是,如果我在卷子上面的填空题处写上“人之初,性本恶”三个字,不但会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狠狠的批评思想不正,搞不好还会挨一顿毒打(那个年代老师打学生是家常便饭),甚至还要被“叫家长”,而家长来了也没什么好处,反而会偏向于老师,那个年代的家长很奇怪,好像天生跟自己孩子有仇,主动把孩子送到老师面前交代:“老师,你该打就打,狠狠地打!”,这句话给原本就“性不太善的老师”打了一针强心剂,更让老师肆无忌惮地把毒打一词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基于以上两点,我把这点怀疑深深地埋没在心底……
直到后来,大概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学到一篇课文《科学家的问题》,课文的详细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依然清楚地记得里面一句核心的精华:“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正确”,这句话似乎又给了我一些“怀疑的勇气”。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科学家几乎是每个同学的偶像,这让我沾沾自喜了许久,仿佛一时间得到了偶像的力挺。但我依然没敢站出来提出“怀疑”,因为即便是我拿着这篇课文给老师看、给家长看,他们也会说我理解有误,会说老祖宗一定是正确的,会说你这小孩思想不端正之类的话语。
就这样,我上完了小学。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是在一片“浑浊之中”上完的小学,每天怀着忐忑、怀疑、憋屈的心情度过的,但那个时候年纪太小,即便思想再超前,其学识程度还远不足以表达出来一些什么观点。
直到我读到初中二年级,那时候校园暴力正是流行,古惑仔黑帮文化席卷整个校园,什么陈某南、山鸡、野鸡、包皮、果皮、瓜子皮之类的人物被奉为偶像,导致校园内三五成群约架群抠时有发生,操场私约某个角落单挑也是常事,这更让我怀疑人性本善的片面!
后来有一天,我终于学到了《荀子·性恶》这篇文章,瞬间让我豁然开朗,如同醍醐灌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压抑心中已久的怀疑终于被二次证实,这位可不光是位科学家,而是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老祖宗,怹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
原文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释义: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人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
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所以一定要有了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仪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遵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
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荀子·性恶》这篇文章里的每一句话,似乎与我心中压抑多年的观点高度吻合,当时只怪自己才疏学浅写不出来如此至理篇章,当然曾欲与老祖宗比肩,实为东施效颦之举!
从此这篇文章被我视为人生圭臬,以至于我后来用文中所写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我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原因。
如今成人,步入社会这所大学参加工作已十年有余,见识过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形形色色、世态炎凉,他(她)有哭的、有笑的、有醉得,有闹的、还有此刻这般“杀了人后露出了微笑的”!正如荀子老祖宗所说: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人之初,性本善,或许在静态上没错,但在动态上已经作恶,人性本恶,因不在恶,而在于不识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