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尤袤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1.当下的“读书”
在《读书读书》中,金克木就《谈读书和“格式塔”》提出一个现象:书越来越多,到底该怎么读?
这对于致力于终身读书的人兴许并不构成问题,他们终将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也算不得什么问题,他们读书多半靠别人引导;老年人则可能还有那么大的好奇心和读书兴趣的怕也不太多,读书能力,至少是目力和记忆力,到老年也会大不如前了。
所以,金克木总结道:“书读不过来的问题只怕主要是从二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以知识为职业的人的烦恼。实际上,范围恐怕还要小。”
当然,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可能又有所不同。现在的人读书的条件好多了,不仅有人“引读”,还有各种“拆书稿”,现在的读书的人也多了,能读到的书就更多了。
甚至除了读书,还可以看电视剧,通过书籍改编而来的影视剧、通过书稿改编而来的纪录片,又或是“听书”等等,在读书的形式上越来越多元化了。
所以,“书越来越多,到底该怎么读?”,我想关心的这个问题的还是大有人在。
不过,也可以想象,书越来越多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更为主要的是对高效、常识、知识的需求,以及不得不读的书都有哪些,这些才是更为大众所关心。
我就常看到有列出“不得不读书目”的文章,通常它们的阅读量都不低。而其依据,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比如评分、口碑、趣味性或是知识性,又或是谈资等等。各有标准,各持所需,大家或多或少害怕错过这样的内容,或者说资讯。
但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去读了原书,把表单里的书都给读一遍的,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这样的表单可不少。
我想,其主要原因,可能还在于大家的业余时间并不多,精力有限,以及快节奏的时代特点。再加上进入大学或出了大学,渐渐感觉到读书并非那么迫切了。反而是赚钱养家,学技能,以及积累社会经验等等,这些才更为急需要解决。
2.“不得不读书目”
“读书,无论在什么时代,总有他的目的性。”
这话与当代人读书的图景应该是“相适宜”的,目的性,重要性,甚至越来越多的写书人也抱着这样的观念,他们认为书就是商品。这样的思维在一些成名已久的作家眼中,也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
事实上,编辑、运营、出版工作者、“拆书稿”、“腰封”,以及书本身,也日渐形成了这样的趋势,即将书当成商品来贩卖。之前不是有什么“知识胶囊贩卖者”,还有什么“贩卖焦虑者”,说白了,这其中运用的都是运营思维。
大众也是乐于接受的,毕竟,大多数人对“效率”的要求都还挺高的。当然,这样的“读书方式”有利有弊,且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书籍。
诚如某人所说:
“知识虽然可以带来幸福,但假如把它压缩成药丸灌下去,就丧失了乐趣。当然,如果有人乐意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不是我能管的事,我只是对孩子表示同情而已。”
因此,有些书还是得读本书才行。
就如《读书读书》中东方望就《“书读完了”》所举的例子来说,只读过《红楼梦》本书可以说是知道一点《红楼梦》,若只读“红学”著作,不论如何博大精深说来头头是道,却没有读过《红楼梦》本书,那只能算是知道别人讲的《红楼梦》。读《红楼梦》也不能只读“脂批”,不看本文。
就以这个例子为例,说到底,《红楼梦》就是一切有关它的书的基础,离了本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积累起来的。
因此,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者说必备的知识基础。
又比如文学作品,它同样不适于被拆分开来,非读原书不可,译本也行,决不要满足于故事提要和评论。
否则,若不读原书,无直接印象,虽有“常谈”,听过了,看过了,考过了,随即就会忘的。
还有一类书同样不得不读原书,那就是“跳不过”的书籍,即你不读原书,后面的书也就理解不透了。
譬如读文学总要先读第一部总集《文选》,如不大略读读《文选》,就不知道唐以前文学从屈原《离骚》起是怎么回事,也就看不出以后的发展。
又譬如《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这十部书若不知道,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阳明)的书都无法读,甚至连《镜花缘》、《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里许多地方的词句和用意也难以体会。
当然,我也知道,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有一种方式能总揽全局,最好是用一种符合当下时代的读书方法可以更快更有效更加便捷地读任何书籍,但为了更好的理解透,有些书是必须要读的。
就像一点不知道“经”是什么,没有见过面,又怎么能理解透鲁迅那么反对读经呢?
读到这,我想很多人可能会有所疑惑,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呢?即我们怎么知道该怎么读才能更好的读透一本书,比如要读哪些书才能更好的理解透另一些书?
说到这,不由的想起以前上学时背诵的那些内容,以及考试时的考点了。比如作者生平、简介。
这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去了解更多关于影响作者的书籍。即他们的思想是继承了“何门何派”,他们是属于哪一类型的作者,以及这类书籍要怎样去读的通用方式,还有该如何理解这类书籍的表达方式等。
比如康德、黑格尔的书籍是比较难读的,主要是不懂他们论的是什么问题以及他们的分析推理逻辑和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就是借鉴批注了。现在的很多书籍都会有批注一栏,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或是出处,借鉴了哪本书,借鉴了什么理论,批注大多都会写出来。还有一些是后来者在编辑时和译文时,也会作出批注。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部分,按图索骥找到原书去读。
3.该怎么读书?
关于“该怎么读书”,其实我很想说因人而异,但这样说和没说又有什么差别呢?
正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定位自己,才问的啊!我想有人会这么想吧。
但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肯定是没有的。
不过,还是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作家所说的,毕竟,从某种程度上讲,要输出价值,你得学会吸收知识,说浅显点就是说,你得会读书。甚至,有时候懂得鉴赏书籍比学会写作更难,也更珍贵。
有句话不是说,“手里拿个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
这是说,人的先入为主,偏见,执念,以及或多或少的自以为是。这样读书无疑是缺乏分析和批判的读书,这将很容易导致,固执己见,或是看到的极其有限,不够深远。
所以,还是那句话,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个人很喜欢这段见解。诚然,我们读书也是一样的,并非无书可读,也并非没有好书,重要的是能够懂得如何读书,该怎样读书,读各种类型的书。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人们读书是带匠气的,大多数读者都是如此。比如以“有用论”为依据,故而寻求解决方案。生搬硬套,不懂变通。又比如,读完一本书之后,却毫无所得,既没有自己的感受,也感受不到书中所传达的信息,所表达的情感。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又或者,人云亦云,囫囵吞枣式的阅读,这也是常见的。
所以,该怎么读,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真的很重要。
在这里,我推荐两本书,一本就是《读书读书》,其中精选了大量作家关于读书的见解,如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等知名作家,他们论读书,也谈古论今,关于读书的种种或多或少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学习。
另一本书则是刀尔登所著的《不必读书目》,书中讲述到了大量传统书籍,说是经典书籍也丝毫不为过。比如,不读《老子》、不读《论语》、不读《庄子》等。虽名为“不必读书目”,实则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合作者的心得体会,用慧诘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传统文化,也是和现代的碰撞。
当然,与之类似的,还有傅雷、蒙田、毛姆,他们本身就作家,读书的方式也独具特色,颇有借鉴价值。在审美和鉴别上私认为应该是高于一般人的。
当然,如果你问我,我大概会说,在适当的年龄读适当的书,就挺好。
依据是,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各有差别,但从年龄去算,大致上差别不至于太大。该有的肯定得有,就像必须读书目还是得读是一样的。至于其他的,如有必要,或有兴趣,再去读也是有所增益的。
可能个人还是倾向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吧。
而如果你觉得我应该补充点什么,那么我会说,也许我们还可以这样读,先读个“通识”,即什么类型的书都读读看,尝试着去总结这些书的规律,比如散文,重要的是抒发情感,又比如文学,它涉及美学、人性,又比如哲学,它涉及思辨,以及注重提问和逻辑,还有语言。了解它们的特点,再去读书,我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和收获。
4.作家怎么读书?
除此之外,也还有诸如:
“我要是喜欢一个作者的书,会尽可能把他的主要作品都找来读。再找他喜欢的书和作者来读,这样一直读下去,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会分出许多枝杈。”
又或者:
“兴味到时,拿起书本来就读。”(《读书的艺术》,林语堂)
或如老舍读书那般:“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读书》)
又或如鲁迅就曾区分两种读书方法:“一种是‘看非看不可的书籍’,那必须费神费力;另一种是‘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随便翻翻》)
诸如此类的读书方法在《读书读书》还介绍了许多。
又如周作人借“书外”解读“书里”:“翻开旧纸,与活人对照,死书就变成活书。”(《闭户读书论》)
总之,且不论哪种读书方法更好,在我看来,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诚如罗曼·罗兰所言:“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根据这个说法,我们还可以衍生出,比如带着思考去读书。
这也是我读书常用的方法之一,遇到什么不懂的,就去找答案,从书中找答案,找各种不同的答案。然后再做比较。
鲁迅就曾在《随便翻翻》中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
读书,也是如此。同一个主题可以进行比较,同一种题材可以进行比较,同一种写作手法也可以进行比较,甚至表达方式,措辞造句,意义或内涵等等。
就如鲁迅在《随便翻翻》中的举例,“我看现在青年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方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
说到底,谁也没办法一开始就给你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唯有多读书,多尝试读各种书,慢慢地你识得了真金,也就知道哪些书该读,值得一读再读了。
最后,用林语堂的话来说,就是“天下读书成名的人皆以读书为乐”(《论读书》),能不能品味到读书之乐,是读书是否入门的标志。
你呢?
读书是否入门了?
你最近在读什么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