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子张向他请教,怎样管理政事让人信服你,听从你?孔子给子张开菜单,他说拥有5种美德就可以从事管理了。
子张问哪5种美德?孔子说:“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但是子张并不太明白,又向孔子请教,孔子对这5种美德进行了一一解释,怎样才能做到这5种美德。
01惠而不费
“惠而不费”,惠,实惠、好处。费,耗费。这是成语“惠而不费”的出处,现代的意思是给了别人好处,自己也没有什么损失、耗费。《论语》中孔子所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他的意思是能给大家带来好处,却不过分耗费。
孔子注意到“小人怀惠”,对于普通的人来说,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多得一些实惠,作为一个组织的主管,就要多为大家谋利益,这是职责所在。
不但要给人以实惠,还要不过多耗费。创业不易,守业更难,一个组织要想发展壮大,既要开源,又要节流。如果挣一个钱,却能花两个,再大的农业也会败光。既能为大家谋福利,又不大手大脚浪费,这是两全其美。
如何做到“惠而不费”呢?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意思是根据百姓所处的有利条件因势利导,顺着百姓所向往的利益,能引导他们得到所希望的利益。
作为一个组织管理者,要根据组织所处的有利条件因势利导,既要考虑到组织的发展,又要切实从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各种实际要求,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孔子说,“惠则足以使人”,给人带来好处,才能去使用人。这说明,你要用人,就有足以打动人的报酬,如果所做的事能带来切身利益,人们何乐而不为!
02劳而不怨
“劳而不怨”,让人干活,还没有牢骚,也就是说人们甘心情愿听从安排,任劳任怨。
人性中都有利己性,被人指派干活,难免有怨言。怎样才让人干活没有怨言呢?孔子说“择可劳而劳之”,就是选择合理的劳作方式,人们自然无有怨言了。
《荀子·哀公》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定公手下有名叫东野毕的人,很会驾驭马车,定公就向颜渊说道:“东野毕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驭手了吧?”颜渊听了却不冷不热地回答道:“驭术是很高,不过他的马很快就要逃跑了。”定公对左右说:“原来君子也会说人坏话!”
3天以后,养马的官员报告说东野毕的马逃跑了。定公立刻把颜渊召来,问他怎么知道马会跑跑?颜渊回答:“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前,圣王舜善于使用民众,好驭手造父善于驾驭马匹。使用民众不穷尽其力,民众就不会离去;驾驭马匹不穷尽其力,就马匹不会逃跑。而东野毕驭马时,不留丝毫余地紧赶慢赶,马力已经全发挥出来了,却还要马儿跑个不停。据此断定他的马一定会逃跑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用人不能无限地去索取,也要考虑员工的身心健康,工作强度要适度,能为人所承受,不要强迫超时间超强度地从事工作,这样,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就会“劳而不怨”。
03欲而不贪
人生而是有欲望的,这是人性,不可能泯灭,但是欲望要有度,不能贪得无厌。孔子说,“欲而不贪”。孔子不主张无欲,但是要克制欲望,要让自己的欲望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贪婪。
鲁国权臣季康子为盗窃事件多发而苦恼,来向孔子求教,孔子对他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孔子告诉他,作为为政者,如果自己不贪求太多的财物,即使奖励人们去偷,他们也不会干。
怎样才能“欲而不贪”?孔子说,“欲仁而得仁”。意思是自己想要行仁德,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博爱民众。
仁最本初的意思就是爱人,爱亲人,爱民众。组织的管理者不能只满足于把组织做大做强,让组织走得远,同时还要爱护自己的员工,帮助他们发展。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人”,把自己与群体融合在一起,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让他人一起通达。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又有谁不愿意与你共事呢?又有谁不愿意听众你的领导呢?
04泰而不骄
“泰而不骄”,就是为人安泰而不骄横,不骄傲凌人。孔子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他认为,泰而不骄是君子的行为,这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君子之傲在于傲骨,因为心有定力,与人相处才会不卑不亢,泰然自若,即使能力超群也不会表现出骄矜之态;小人之傲在于傲气,一朝得志,盛气凌人,打击别人提高自己,缺乏气定神闲的从容。
怎样做到“泰而不骄”?孔子说,“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无论财富多少,无论势力大小,既不趋炎附势,也不盛气凌人,正如子贡说,“贫而不谄,富而不骄”,对谁都不亢不卑,始终保持一种安宁的心境。
05威而不猛
作为上司,就要树立威信,在管理下属、发号施令时才有影响力。孔子认为,对人应该“威而不猛”,有威仪而不凶猛。
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的做。他的学生曾经这样评价他:“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温和而严厉,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而安详。孔子的这种气质,是其内心修养的体现。
如何才能“威而不猛”?孔子说,“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衣冠整齐,容貌端正,目不斜视,按照规定的礼仪做事说话,庄重中用透着严肃、威严,让人望之而产生敬畏之心。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的神态有3种变化,远远看去,觉得他十分庄重;接近他以后,觉得他十分温和,和蔼可亲;听他说话时,又觉得他严肃。
而有的人,有了一定的职位特别是较高的职位时,很难做到威而不猛,随着职务的升迁,自以为自己了不起,有了骄傲的资本,待人接物已经没有了平常心,矜己傲物,盛气凌人,对人是指手划脚,气使颐指,使下属不敢亲近,心生恐惧,远远躲开。
管理者应该时刻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言行举止,庄重得体,只有严格律己,为下属作榜样,才能赢得员工由衷的敬畏,而不是简单粗暴,通过压服的手段让下属因恐惧而服从他。
结束语
一个领导者要想领导别人,让下属心甘情愿地听众领导,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才能树立起威信,才能具有影响力和领导力。
好的上司,要施惠于人而不浪费钱财,用人得当而不会引起怨恨,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贪婪,对人态度安泰而不摆出高傲的姿态,庄严让人尊敬而不凶猛得让人畏惧。
唯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品德,才能增强领导的魅力,才能增强领导力,才能让下属甘心情愿服从领导,这样的上司才是好上司。
#论语#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尧曰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