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士人心中都蕴藏着知己意识的情怀,特别是怀有强烈入世观念的儒家知识分子。儒家知己意识发端于孔子,后经孟子和荀子以及其他先秦儒家的继承和发扬,并随着汉武帝以后儒学的独尊,逐渐内化为中国传统文人普遍的心理意识,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文学各方面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一、知己意识产生的溯源
1、封建体系的解体和士人地位的变化
知己意识产生的社会条件有两条:首先是宗法制度解体,士人从原有体制中被抛离出来;其次政治一元化的情况被打破,“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局面被改变,士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路径。在原有宗法制和分封制度下,人的身份地位较固定,人的一切社会属性已经规定好,这样就不可能有知己意识产生的土壤,如果整个社会只有一个政治中心,知己意识的产生也就无从谈起。公室的衰落,原有的世卿世官制也随之瓦解,郡县制和新的官僚制开始出现。伴随着县的出现,新的官僚制产生了。这种新的官僚不再依靠自身的贵族血缘,靠的是自己对君主的效忠和自身的行政能力,形成一种任用与效忠的关系。
相对原有的宗法制来说,这更适合君主的需要,因为官僚的生死、荣辱、富贵都系于君主一身,官僚相对于原来地方上的领主来说,更缺乏自由,实际上成了君主的工具。不过在当时这是有进步意义的,能使更多的人参与政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再受原有身份的约束。
到了春秋末到战国时期,士兵已经不再是原有体制中的一层。当社会发生变动之时,士所处的地位正好是上下层社会流动的中间,一方面是一部分上层贵族下降为士。贵族世系里只有嫡长子能继承爵位,别支最后演化的结果往往是由卿而变成士或是庶人,孔子先祖也是宋国的贵族,到孔子这一代地位已经为士。士已经由原来贵族之一部分而被赋予道德性的意义,也被赋予神圣之使命。士之使命不在于个人之得失,而在于继述先王之道,同时以王道来改变礼崩乐坏的现实政治和道德败坏的人心。这种使命感经过儒家的积极倡导,此后成为中国所有读圣贤书的读书人的最高理想,这种为了民族与社会安定繁荣的使命感也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而奋斗。
2、自我意识的觉醒
人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觉醒也体现在宗教中人文精神的增强。西周初年,宗教中的道德因素和人文精神逐渐显露。早在西周中后期,《诗经》里面就开始出现很多对天不满的诗句,甚至还有咒骂天的句子。到春秋时期,很多思想家已经开始大胆地展开对于传统天命观的怀疑。原来覆盖在上面的宗教的天已经动摇,人的理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开始从神秘主义中逐步解放,开始靠自身的智慧解释世界。
人也逐步从对自然,对上天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人们对天的认识由原始的宗教天道观,发展到了哲学天道观,或者叫做人文天道观。到孔子这里,要成就个体的自我,靠的已经不是对上天的祭祀,而是在人间的作为,和对自己的道德人格的完善。士志于道,人能弘道,成为很多人行为的准则。孔子的天命观更看重个人的努力,天命成为道德评判的载体和自身道德的来源。
体现在政治上是积极进取,在人间得不到知己的情况下,只有天能给予自己终极的人生关怀,唯天知己。正因为天是道德的源泉,所以每到孔子遭遇磨难的时候,天命总是让孔子得以战胜困难,磨练自身的武器。正因为如此,天命观念必然渗透于知己意识之中。
二、儒家士人知己意识的内涵
1、知己意识的特质
孔子多次强调“己知疗的重要性,他一再告诫弟子,不要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最怕的是自己没有能被别人了解的才能,即使自己不能为别人所了解,自己也要了解自己,修养自己,若求知己,则反求诸己。这是儒家知己意识的根本所在。只有认识了自身,才能修养自身,完善自身。既然儒家的立足点在于人生和政治,在于此世的奋斗,所以更要修养自己,使自己具备改变礼崩乐坏的现状的德行和能力,既使不能改变现状,至少也完善了自己的人格。
孔子及先秦儒家对于自身的认知,始终停留在此世,孔子对于死亡之后的来生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未知生,焉知死亡,更看重的是此世的存在。儒家认为人的道德和生命皆源自于天地,天有天道,有道德,孔子已经开始将天作为一种本体意义上存在,不仅仅是主宰性质的天。到孟子以后更认为天就在人的内心之中。所以先秦儒家认为人具有天的禀赋,天的道德,在人间要弘扬天道。人虽然渺小,但是却肩负着重任,通过修养,人要达到与天地合一的高度,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知己难遇
一个人的前途完全取决于君主的好恶,而且君主的好恶不可捉摸。以君主好恶来打动他往往不能奏效,更何况儒家一直坚持自己的理论。所以先秦儒家的政治实践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因为混乱的时代不可能有机会去实现崇高的理想,在那样的乱世,仁政终究敌不过刀枪的威力。先秦儒家的政治实践的失败是因为没有儒学生长发育适合的土壤,而不是个人的失败。相反,如果他们放弃理想的话,可能会使个人获得更丰富的生活资源,权力或者金钱。战国后期,很多士人为了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刻意迎合君主的口味,为君主服务,而不坚持道义,如苟子和他两个学生韩非、李斯的地位差别犹如天壤。
理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这是一个永恒的困境,现实和理想两难的选择此后一直困扰着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心灵。知己难遇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因为儒家对于自身道德和理想的坚持,不愿意随波逐流,迎合统治者的需要。儒家从政并非为了单纯的富贵,而是对于王道理想的追求。
三、儒家士人朋友观
1、天下以市道交
知己意识发于政治,达于天人,重在修身,下与儒家友道相接。知己之意后来也就演变为最好的朋友。这种朋友在先秦儒家看来就是道德上相呼应,情感上相通,志同而道合,能相互了解,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朋友。当时的时代,无论是原本温情脉脉,慈爱孝亲的家庭关系,还是君君臣臣的政治关系,都被利益所侵蚀。
人间本应最温暖的家庭关系也被利益异化成这样,其他的如君臣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无不如此,君臣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在儒家的思想里,君臣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君而臣臣,朋友作为一种平等的关系,其原则是“信,并不能为了利益而出卖这些原则。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两句话后来成为了一条古训,对中国人的影响很深,不管是为了求取功名的读书人,还是混迹于江湖的侠客:大到高官,小到百姓往往好像都注重报恩的精神.实际上最初这种观念的出现是因为士人要高扬自己的生命价值,体现出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这种奋斗是以牺牲个人的独立性为代价,也模糊了个人的道德感。一切都以知于自己的主人的意志为出发点。
主人给予恩惠,自己要报答,并且视恩惠的程度来计较报恩的程度。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这种报恩的思想却并不值得提倡,因为它完全抹杀了个人的独立性,仅仅因为别人的知遇和喜欢就牺牲自身的独立性,甚至是生命,这是不可取的。
2、以友辅德
处理朋友的关系时,其出发点仍然是落实在道德品行方面,孔子曾说过“毋友不如己者刀,这一句话历来争议很多,觉得这话在逻辑上解释不通,现实中也很难实现。实际上孔子的本意正是说的是道德水平和共同的理想,联系到知己意识,我们很清楚地明白,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的理解,相互信任,知己难遇,音实难知,如果道德水平相差太远,或是道不同者,根本无法成为朋友。这句话的原意就应该是不要和道德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结语:
知识分子往往怀抱理想,寄希望于找到能任用自己的的知己,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旦理想破灭,士人往往又在其他方面寻求精神的寄托。知己意识仍然只能蕴藏在士人的内心之中,仍然是士人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真正的儒家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知己,更多人得到的也只不过是赖以糊口的一份工作而已。
参考文献:
《成公十三年》
《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