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金庸古龙的都清楚武侠小说的几个套路--男主人人爱,掉下山崖死不了,女扮男装看不出,师出同门必相残。前三个不好说,但最后一个,确实在历史这个大舞台上,同门相残的悲剧总是在上演,而且斗争双方可能到死也不清楚是什么把彼此变成了这副模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千百年后的我们今天就拿历史长河中比较耀眼的两个案例来看看为何古人师出同门总是拔刀相向。
《史记》中有记载:“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作为同门师兄弟的他们就是我们要谈论的第一个案例。在鬼谷子门下学习时,孙膑为兄庞涓作弟,两人情谊深厚。但两人出师之后的结局我们这些后人都知道了--齐魏交战中,庞涓在孙膑的步步设计下终自刎于马陵道,临死前仍不忘骂一句:“遂成竖子之名!”从前的称兄道弟到最后的剑拔弩张是什么促成这种局面?要我说啊,就是庞涓自掘坟墓。
据史料记载,这个庞涓啊深山学习不认真受不住魏国的诱惑,便辞了师父和师兄去魏国实现他的宏图伟志了。这个鬼谷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厉害那可是相当的厉害,就算庞涓未能学得功德圆满,但也能在魏国大展身手拿下了军师之位。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庞涓出山后可谓名利双收,但蜗居于深山里的孙膑却也由于他的诚挚正派学习到了鬼谷子秘藏的《孙子兵法》,而此时的孙膑和庞涓的实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阴差阳错中孙膑也来到魏国效力,两位师兄弟又共事了一位君主。相逢时的美好总是短暂的,庞涓逐渐也认识到孙膑现在是自己难以望其项背。看着孙膑被魏王一点点看重起来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嫉妒逐渐战胜理智,庞涓终于向自己的师兄伸出了黑手。在他的一手操纵下,孙膑最终失去了魏王的信任还搭上来自己的双膝。瞧瞧庞涓做的这些事,诬陷欺骗迫害,对自己同门师兄还真是一点都不心软,把小人之事做了个遍,这也难怪孙膑在后来的马陵之战对他步步紧逼。
上一对师兄弟关系的大起大落让人扼腕叹息,而接下来讲到的这一对,由于史料对其同窗时的关系记载的较少难以分析他们是否有过深情厚谊,我们就单刀直入了。
荀子门下的李斯与韩非子本是同窗之谊,可他们的结局也是不尽如人意。《史记》对这场悲剧有明确记载:“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显而易见,韩非死于李斯与姚贾之手,那么又是什么让李斯和姚贾狼狈为奸对与自己无过节的同窗狠下杀手?
韩非来到秦国后受到秦王的重视而在此之前李斯已在秦国受重用,所以许多人一拍脑袋就下结论是李斯就是嫉妒韩非。李斯杀韩非是否就是单纯的嫉妒所驱使的吗?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如果真的只是嫉妒,庞涓的行为才是最应该采取的,让韩非失信于秦王即可又何必在秦王下令后再先斩后奏呢?提醒一句,我们千万不要忘了韩非子的身份,他不仅仅是李斯的同窗而且更是韩王送来的人。如若真的受到秦王的重用难保一统六国进程中不会受到韩国的牵绊,但送回韩国又是把人才拱手让人,两难之境下李斯才不得不出此绝技。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同门之争的导火索不同但都绕不开权与利。庞涓害孙膑因为他的权与利受到了威胁,李斯杀韩非也是为了国家的利和个人的权。由此可见,同门之争说穿了也就是权与利的斗争。其实哪里来的同门之争,不过是人与人之间权与利的较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