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荀子不要和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 [复制链接]

1#

人与人交往,难免遇到一些小摩擦,如果因为摩擦,双方互不相让,可能就会爆发争吵。虽然有些人并不排斥以争吵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人,他们更多不愿意与人争吵,而是期待以讲道理的方式来化解矛盾。

但是,“讲道理”真的可以化解所有矛盾吗?即便自己确实是“有道理”的一方,就能说服与自己争辩不休的对立方吗?不尽然。

以前听过这样一句话十分有道理,“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有时候,并不是说你口中的“道理”不合理,也不是对方不懂道理,而是对方“不想讲道理”。

不懂道理而不讲道理,尚且不算太恶劣,毕竟“无知者”的罪过,比“明知故犯”要小一些。但是,懂道理而不讲道理,这样的人,品行方面便有待商榷了。想必,当各位陷入一些无谓风波,尤其是关于“利益”的摩擦中,多少会遇到不讲道理的人吧。和这样的人纠缠,讲道理,无疑是自讨苦吃。

于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荀子”,在其论述中我们能挖掘一些关于与人“讲道理”时,要注意的技巧。其中,我们不难发现,荀子也在告诫我们,不要和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

有时候,读一读几千年前的古籍,大家会发现,这么些年了,时代变化如此之大,人性表现的一些不被夸赞的特色,却惊人地相似,科技在进步,人心呢?好了,这些感叹都是后话了,我们言归正传。

在《荀子》一书中的“劝学”篇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

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荀子”这段话比较接地气,值得一读,我们来细细品味一下。

所谓“有争气者勿与辩也”,便是在说,如果遇到一个人与你辩论,对方仅仅是为了争一口气,这样的辩论无意义,不要和其辩论。为什么不要和“争气者”辩论?因为对方争的,不是是非曲直,而是自己的好胜心,是在话头上不落后的一口气。这样的争辩,何其“无聊”。

所以,不要和“争气者”辩论,因为此类人大多不太在乎事情的对错,心量不大。和他们争辩也说不清,因为他们争的是气,所以不会和你讲道理。

而后,荀子又说“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这句话是说,如果对方是抱着求道的心思前来结交你,这样的人才可以与之交往,如果不是求道,就要回避他。如果对方礼貌恭谦、言辞和顺、脸上显露出诚意,便可以告诉其达道的方法,和对方谈道的极致。

也就是说,和一个人谈论,或者说与一个人结交,首先要知道对方的来意,如果对方抱着“求道”的名义来结交你,但实际却为了利用你达到某种目的,这样的人不可交,因为心思不纯。

如果一个人和你“求道”的时候,表现得比较恭敬谦逊,而且脸上的表情也比较真诚,如果从为人处事上说,这便表明这个人是真心来“讲道理”的人。道理,只能和想要讲道理的人,才能讲得清。而想讲道理的人,往往属态度谦逊,为人真诚的存在。

最后,荀子来了一个小小的总结,他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荀子这是在告诉我们,不能和对方说的,但是却和对方说,这便是急躁的表现;可以和对方说但不和对方说,这是隐瞒的表现;不看脸色说话,这便有些盲目了。君子往往是不急躁、不隐瞒、不盲目的存在,在言说方面会表现得十分谨慎。

荀子这个总结来得十分精妙。在争论的时候,如果对方不愿意讲道理,你还硬和对方讲道理,这其实也暗示了自己心中的急躁。道理,是理性的代表。明明知道道理说服不了对方,还去和别人讲道理,不仅无法缓和矛盾,可能还会让矛盾升级。同时,自己用道理当作争吵的挡箭牌,这何尝不是内心急躁的体现呢。

如果和对方交流,明明可以提点对方,但是自己却没有去做,这便是有所隐瞒的表现。至于隐瞒的原因,无外乎是“利”,或“私”,这是君子不为的事。

如果和一个人交流,不观察对方的脸色,随意说话,这样的行为,说得好听些是情商低,说得不好听便是有些个“自以为是”,不太在乎他人的感受。一个人的情绪,往往会通过表情来表达。在和对方交流的时候,察言观色,往往能够通过三言两语来达到比长篇大论更好的效果。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喜欢请点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